作者文章归档:沈丁立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全球化是人类不可逆转的大势


  本文谈四个方面:第一,全球化是人类趋利行为,无法阻挡;第二,中国与全球化以及中美关系;第三,全球化存在负能量的传播,这需要予以纠正;第四,最近美欧出现的“黑天鹅”事件,其本质是纠偏(但可能矫枉过正),而非逆全球化。

  第一,全球化是人类趋利行为。自从地球上出现人类之后,世界各地的人类出于生存与发展的天然需要,都有一个自发地了解自然、拓展生存空间的过程。这就造成各自的活动空间扩张,并进而与附近的人类群体相接触。这是早期全球化的雏形,但还远非现代意义上的全球化,因其延伸能力还十分有限,谈不上真正“全球”程度的伸展。

  当人类进入封建...

Read more

交友不慎,菲律宾在南海陷窘境


  本月,国际仲裁法庭将对菲律宾就南海争议起诉中国一案做出裁决,在这之前,多国纷纷表态支持我国的立场,一时形成景观。

  目前,表示理解中国相关政策的国家正在掀起一个高潮,已有十多国相继明确表示支持我国。这些国家有着相当的代表性,譬如俄罗斯是欧亚大陆的世界级大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印度是仅次于中国的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也是金砖国家中目前发展势头最为快速的国家。波兰则是北约成员,也就是美国的盟国。算上中亚、东盟以及南亚的诸多国家,中国诸多近邻已经支持我国。

  在南海争议问题上支持我国,是因为中国主张的争议解决方案更讲道理,更有说服力,更具双赢多赢可能。

  在南海...

Read more

无论美国是否接受,中美关系要从成熟走向更成熟


无论美国是否接受中美共建“新型大国关系”的论述,中美关系应该而且只能是新型的大国关系。当代中美关系不是大国与小国的关系,不是主从式的不平等关系,而必须是协商合作的良性伙伴关系。这同传统的支配与被支配、主导与反主导式消极竞争关系根本不同,与人类历史上无数的大国恶性竞争不同,与冷战期间的美苏对峙也完全不同。

当代中国持续三个多年代的改革开放,就是中国虚心学习、锐意改革的进程。没有哪个国家逼迫中国改革,开放是中国的自主选择,合作是中国实现国家现代化、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积极措施。最近三十多年来中国事实上采取的新三和主义,即和平发展,和平崛起,和平竞赛路线,反映了中国转变中...

Read more

世界欢迎更多女性政治家


  朴槿惠被选为下届韩国总统,开创了韩国历史的新篇。在整个东亚,女性在当代出任国家元首的情形,这还是首次,人们有理由感到新意。让我们为朴槿惠提升韩国女性的政治地位向她表示尊敬。

  在世界范围内,女性参政并不新奇,但进入政治顶层的确实少见。也许北欧与南亚是少数例外,但真正能够做到男女在国家政治中的参与相对均衡的,恐怕还只是在北欧。南亚地区的女性参政,更多具有家族悲情,因而难以具有可持续性,至少是在目前。

  作为客观事实,世界多数地区的政权仍由男性主导。虽然这有多种原因,但人类发展必然朝着性别差异不应成为他(她)们在获得政治权力方面有着显着差别的方向前行。东亚地区随着经济发展...

Read more

自由资本主义的复合性危机


  资本主义正面临深刻危机。2011年,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资本主义进入了复合性的严重危机阶段。

  这种危机完全来源于资本主义体制内部。资本扩张的内生涌动与全球化带来的扩张机遇之结合对当代资本主义制度提出了严峻挑战,资本主义社会随着投资者财富的扩大,正陷入产业空心化以及产业工人相对贫穷化的境遇。

  资本主义国家面临的普遍困境,本身并非全球化之错。资本主义社会当前面临的真正危机是:在国家财富增长的同时,其全体国民是否同步取得经济机会?或是深化了富者愈富、贫者更穷的两极分化?现实的答案指向后者。西方社会出现的金融危机,鲜明地指出了当代资本主义的严重弊端。在任何一个市场经济环境中...

Read more

2012:中国眼中的美国与世界


  2012年,中国对美国的感知,与他国对当今美国的认识恐怕相差无几,即美国正处在四大困扰之中。

  其一,全球化时代,美国与西方的金融力量在重组世界制造的同时,也在逐步抽空美国等国的国内制造业,造成这些国家难以挽回的就业流失以及与此相伴的财富分配更加不均。

  其二,美国的生活与消费方式已长期预支其财富与繁荣,因此造成其民众与国家惯见的财政赤字与日益高涨的国家债务,这已严重影响美国的经济健康与它对世界的政治影响。

  其三,美国因政治内耗而难就财政平衡达成共识。受选举政治的压力,美国两党在财政平衡问题上既难以就增税开源达成一致,又难以脱离各自党纲就优先节流项目取得妥协...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