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数据宝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共有492家企业在A股成功挂牌,同比增长24.87%。合计融资达到5371.33亿元,同比增长14.30%。两者均创出历史新高。融资额创新高,既是资本市场融资功能得到发挥的体现,也是资本市场助力实体经济的体现。个人以为,在新股IPO再创佳绩的同时,两大问题也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文章归档:曹中铭

不可只偏重一面,公募基金须规模与业绩并重
2021年已经收官,公募基金也开始像往年一样按收益率进行排名。2021年度,有三只公募产品业绩实现翻倍,分别为前海开源公用事业基金、前海开源新经济A基金,以及宝盈优势产业A基金。与公募基金业绩一样受到关注的还有其规模。根据基金业协会日前公布的2021年11月份数据显示,公募基金规模已从2020年末的19.89万亿元上涨至25.32万亿元,创出历史新高。个人以为,对于公募基金行业而言,需要平衡好规模与业绩两者之间的关系,仅仅偏重规模的增长显然是值得商榷的。
新股超募再成常态,强化监管非常有必要
近期,有着“最贵新股”之称的科创板新股禾迈股份再次受市场关注。其一是因上市首日股价出现大幅上涨,弃购的投资者白白错过了超过10万元的新股红利。其二则是禾迈股份发布公告称,拟动用不超过45亿元的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理财。而这45亿元的闲置募资,属于超募资金。
帐户出借被处罚,将产生震慑效果
日前,因将自己的证券帐户出借给他人炒作股票,投资者李某被上海证监局处以5万元罚款的处罚。这是A股市场首个个人出借股票帐户被处罚的案例,个中的意义显然是不一样的。个人以为,此举将在市场上产生一定的震慑效果。
从严打“假”,净化市场环境的必然之举
日前,证监会就修改《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若干规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投资者依法享有通过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买入的股票的权益。并表示沪深股通投资者不包括内地投资者,且将对“假外资”从严监管。个人以为,严打“假外资”,有利于净化市场环境。
花样保壳不再靠谱,退市新规将催生三大变化
每年年底,都会迎来披星戴“帽”簇的保壳季。据统计,在目前A股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106只个股中,触及财务类退市指标的有87只。而在这87家上市公司中,有49家触及了“扣非前后净利润为负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的条款。显然,这些上市公司如果不积极应对,将存在退市的风险。
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将重塑资本市场生态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要抓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这或许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注册制有望在A股市场全面铺开。个人以为,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将重塑资本市场的生态。
破净发行+罕见弃购,市场无形之手发挥作用的结果
近期,IPO市场再受关注。一是兰州银行的新股发行价格低于每股净资产值,也成为首只破净发行的银行股;二是禾迈股份网上申购出现高比例弃购现象。个人以为,这些现象的出现,正是市场“无形之手”发挥作用的结果,也凸显出市场的进步与理性。
近百只基金下调费率,投资业绩才造就核心竞争力
随着日前东方红产业升级基金等基金发布公告称将下调管理费费率,据统计,今年以来已有51家基金公司的98只基金产品下调管理费率。其中,债券型基金以50只占据半数,混合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分别有29只和16只,股票型基金有3只。从幅度上看,半数基金的下调幅度超过50%。个人以为,公募基金下调费率或是大势所趋。
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将产生多方面的积极效果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要抓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这也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股票发行注册制将要在A股市场全面铺开。个人以为,这将产生多方面的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