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穆胜

穆胜企业管理咨询事务所创始人;胜宴私董会创始人、总裁教练;Thinkers 50思想实验室(中国)秘书长。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博士后,同时拥有管理学博士(企业管理专业,战略管理方向)、管理学硕士(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人力资源方向)、法律硕士(经济法专业,反垄断法方向)、经济学学士(金融学专业,国际金融方向)学位。
真正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跨界人”,不仅拥有在实体企业的丰富任职经历(会计师事务所、大型服务企业、咨询公司),当前更作为顾问辅导了几十余家企业的商业模式、生产模式和组织转型项目,担任中兴通讯、华夏航空等知名企业的常年管理顾问或独立董事,担任海尔研究院商业模式转型领衔专家,也是几个互联网公司的天使投资人。
《中外管理》、《中欧商业评论》、《北大商业评论》、《清华管理评论》等国内一线商业媒体炙手可热的特约专栏作家和特约撰稿人;长期在电视媒体上担任独立财经评论员。
著有《叠加体验:用互联网思维设计商业模式》(机械工业出版社)、《云组织::互联网时代企业如何转型创客平台》(电子工业出版社)、《人力资源管理新逻辑》(新华出版社)、《私董会2.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交流邮箱:[email protected]

绩效管理:打开潘多拉的魔盒(四)


绩效管理:打开潘多拉的魔盒(四)

文/穆胜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博士后

抱歉,到现在为止说了三期绩效管理的凶险,是否几乎都让您彻底失望,准备放弃这个几乎看似不可推翻的管理逻辑(按劳分配)?当潘多拉的魔盒释放了无数的魑魅魍魉,您是否已经忘记了它还留下了一件东西——希望!

回顾一下前三期的文章,我说过,绩效管理因为三大原因搁浅:第一,绩效管理的测量工具不完善;第二,绩效管理实施者没有领导力,无法为不完善的测量工具“补漏”;第三,绩效管理实施者自身有私欲,使其不愿意做这个“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

Read more

绩效管理:打开潘多拉的魔盒(三)


绩效管理:打开潘多拉的魔盒(三)

文/穆胜重庆大学管理学博士

本专栏的上两篇文章里,我提到绩效管理系统本身的不精确和管理者领导力的孱弱是绩效管理失败的两个原因。那么,假设满足了这两个条件,绩效管理是否就能够顺利推行?

我的一项案例研究可能初步回答了这个问题。这项研究跟踪了一个企业的绩效管理项目从充满希望地启动到彻底失败的全过程(历时两年)。当项目被放弃后,我询问管理者们“如果绩效考核能够在不增加部门工作负担的基础上客观反映被考核者贡献,您是否会坚持推行?”这即是假设有一个无比精确的低成本绩效管理系统。但是,居然有70%以上的管理者选择放弃绩效管理。而...

Read more

新效能型幸福组织


新效能型幸福组织

文/穆胜重庆大学管理学博士

近年来,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两大热词是“人力资源效能(Human Resource Effectiveness)”和“员工幸福感(Employee Well-being)”。两者似乎是一对矛盾:前者关注的是组织获得的回报,关注如何用最少的人形成最大的产出;后者关注的则是员工获得的回报(心理、生理、社会感受),关注的是如何使员工在最少的投入中获得最大的收益。

那么,企业应该往左走还是往右走,如果不选择一边而想兼顾,两个看似矛盾的诉求在实践中能够和谐统一吗?

关注效能or关注幸福?...

Read more

绩效管理:打开潘多拉的魔盒(二)


绩效管理:打开潘多拉的魔盒(二)

文/穆胜重庆大学管理学博士

绩效管理是一台如此精密的仪器,以至于任何环节的问题都会导致整体失效。无数企业的失败已经佐证了这一机理。这些失败也触怒了原来笃信绩效管理逻辑的实践者们,使他们开始质疑这一逻辑。

2007年1月,索尼前常务董事天外伺郎在媒体上发表了《绩效主义毁了索尼》一文,使得对于绩效管理的质疑达到高潮。他在文中炮轰索尼因为实施绩效管理,使员工丧失了工作的激情,追逐眼前利益,团队横向合作(部门之间)和纵向合作(上司和下属)的氛围遭到破坏。整篇文章伴随着对于绩效主义批判,同时也伴随着对于索尼创始人井深大时期看似传统却异常实用的&ldq...

Read more

绩效管理:打开潘多拉的魔盒(一)


绩效管理:打开潘多拉的魔盒(一)

文/穆胜重庆大学管理学博士

再也没有如绩效管理一样让人看不懂的人力资源管理工具。一边是深信不疑的专家和HR们,另一边却鲜有成功案例。无数企业雄心万丈地启动了绩效管理,但不同的起点却走向了相同的终点——失败。老板说,中国企业的文化就是搞不了绩效管理,是HR们引错了路;HR们却说,中国企业文化里的老板就搞不了绩效管理,是他们带错了队。

于是,文化的阻力成为了最好的接口,HR和老板们对于绩效管理的迷恋被降至冰点,如分手的恋人一样不愿再见。近年来,绩效管理几乎成为了国内企业的雷区,再新的方法也被他们避而远之。他们确实是因为不...

Read more

人力资源管理的效能钥匙


“人力资源新逻辑”专栏

编者按:新竞争的时代,新的管理环境越来越挑战我们的现有认知。HR们逐渐发现,人力资源管理选、用、育、留几大模块的标准化操作已经不再适用组织需求,甚至这些逻辑本身也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洗涤出了问题。我们一直以为的道理,也许是错的;我们一直使用的工具,也许根本没用,甚至还有负作用。从本期开始,长期跟踪人力资源管理先锋实践的穆胜博士将为我们带来“人力资源新逻辑”专栏,介绍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新进化,重新锚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代逻辑。

人力资源管理的效能钥匙

文/穆胜重庆大学管理学博士

HR们不得不承认,老板们已经越...

Read more

人力资源管理将死?


人力资源管理将死?

文/穆胜重庆大学管理学博士

先说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最近连续发表了一些有关人力资源管理的文章后,微博上不少人开始“粉”我。有意思的是,不少人的名字都有“HR-”的前缀。而联想起从事企业管理实践的朋友中,HR们(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总是容易形成小圈子,大家乐于在圈子中谈谈薪酬、绩效、培训、岗位评估…...我猜想,“HR”一定是从业者们很愿意为自己打上的标签。

另一方面,相对于HR们表现出的强烈自豪感,我却越来越发现了他们心中的一些迷惘。在无数次的企业调研中,不止一个HR朋...

Read more

泛人力资源中心:成为真正的战略合作伙伴


泛人力资源中心:成为真正的战略合作伙伴

文/穆胜重庆大学管理学博士

海拓集团人力资源部经理陈志宇最近有点“大起大落”。

作为这家以运输业为主多元经营的大型民营集团企业的人力资源部负责人,他凡事力求严谨、事无巨细。他的部门似乎也是最繁忙的团队,总是忙于无休止的审核计划、视察考核、纠偏执行……但细致的工作换来的却是抱怨,业务部门埋怨政策愚蠢,管得太死,没有考虑实际情况。更悲催的是,在老板张浩然的心中,人力资源工作就是一个普通保障职能,和战略根本没有太大关系。尽管如此,此时的陈志宇也算是大权在握。

最近,陈志宇更是彻底失了...

Read more

虚拟货币池:打造组织能力的新引擎


虚拟货币池:打造组织能力的新引擎

文/穆胜重庆大学管理学博士

王栋深耕人力资源专业二十余年,任职民营零售业巨头天和集团人力资源总监近十年,可以说是HR圈子中的老江湖了,可老江湖偏偏遇到新问题。原来,天和集团的年轻CEO韦立凡新官上任,外请咨询公司主导了一次人力资源队伍的全面审计,结果让他颇为纠结。

咨询公司的审计结果表明:天和的人力资源“硬件”相对合理,人员数量、素质、结构几方面都处于业内领先水平;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天和的人力资源“软件”却让人担忧,典型的问题是组织的价值观涣散,组织的运转规则模糊。换句话说,天和集团是抓...

Read more

合围对手:ebay和Google的不同逻辑


合围对手:ebay和Google的不同逻辑

文/穆胜重庆大学管理学博士

 

    一般的战略思维认为,核心竞争力(技术厚度)决定了企业的市场空间。当对手过于强大时,只有寻找一个狭小的利基市场,进行“非同位”的竞争。但是,如果企业意在“同位竞争”,是否就毫无办法?换句话说,企业面对强大的对手,应该如何弯道超车呢?

 

    eBay最近的表现也许为这种竞争探索了一种新模式。强大的亚马逊是eBay的宿敌,其从图书起家,一直表现强劲,占据了电商市场的大半...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