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潘石屹、时寒冰之间的PK,本来以为是一场轻松的show,现在看来双方都动真情了,来真格的了。
关于房价的pk,只要持续下去,结局必定是抓对厮杀。为什么?两种不同价值,水火不相容。这不是说理、叙事、表达、讨论、演出那么简单,最后决不会是温良恭敬让,而是东风压倒西风抑或西风压倒东风的问题。
关于房价的pk,易宪容是比较从容的。他是在充当一个角色,舆论领袖的角色,关键是“说&...
作者文章归档:朱志砺
这次潘石屹、时寒冰之间的PK,本来以为是一场轻松的show,现在看来双方都动真情了,来真格的了。
关于房价的pk,只要持续下去,结局必定是抓对厮杀。为什么?两种不同价值,水火不相容。这不是说理、叙事、表达、讨论、演出那么简单,最后决不会是温良恭敬让,而是东风压倒西风抑或西风压倒东风的问题。
关于房价的pk,易宪容是比较从容的。他是在充当一个角色,舆论领袖的角色,关键是“说&...
顾雏军的罪错与功绩
作者:朱志砺 应《凤凰周刊》之约而作
2006岁末最抓人眼球的新闻,无疑是顾雏军出庭受审。
在法庭上,顾雏军推翻了所有指控,坚称自己有功无罪。
而民间舆论对顾雏军也分裂为三类:一类认为顾雏军罪有应得;另一类认为顾雏军情有可原,只是做了政治牺牲品;还有一类则比较偏激,认为顾雏军是英雄。
那么,我们该如何评价顾雏军呢?
在我看来,顾雏军的罪错是铁板钉钉,异常清晰的。但是,顾雏军却以独特的方式,为转型中国做出了贡献。
拉开距离看,若干年后,当我们回顾中国改革史时,一定会感念顾雏军曾经...
难得去阿里巴巴网站浏览。今天通过一个链接,很意外地去阿里巴巴的“管理资讯”频道看了看。
见到《石匠寓言与经理人目标》这个标题,老朱心里窃喜,呵呵,老朱多年前的文章又再度流行了。对了,这篇文章还做过MBA联考的范文呢。
可点进去一看,作者名无。
石匠寓言与经理人目标 链接:
http://info.china.alibaba.com/news/detail/v5003013-d6034366.html
没过一分钟,又发现了我的<企业家本份>也在上边挂着呢。一看,好家伙,又是没作者。
从顾雏军看企业家的本份  ...
大企业病的前世今生
作者:朱志砺
《红楼梦》里有一句经典格言,叫“大有大的难处”。这话本来是说贾府家大业大,人口众多,管理难度大。用在企业管理上,这话同样成立。企业规模大了以后,很容易罹患“大企业病”。
“大企业病”通常来说是一种慢性病,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能消解企业的创业激情,怠懈意志,使企业浮肿嬴弱。而一旦急性发作,症状则表现为:企业的组织、业务、投资、财务等等全面失控。这就到了企业不得不做经营变革,解决哈姆雷特难题——“生存还是死亡&r...
烂在周厚健锅里的顾雏军的肉
朱志砺
大约一年半以前,证监会完成了对顾雏军虚假注资与挪用上市公司资金的调查,把案子移交广东警方后,顾雏军的命运就已经注定了。没有人保他了。他该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了。
最终,在顺德地方政府、海信和顾雏军的三方交易中,海信与顾雏军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顾雏军把他名下持有的占科龙总股本26%的股票转让给海信,可以获得9个亿。
按照顾雏军一厢情愿的想法,只要把科龙卖了,把窟窿堵上,他也就清白了、没事了。
格林柯尔控制的科龙,变成了海信控制的科龙。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在交易双方之间,周厚健是强势,而在看守所里签署转让协议的顾雏军,类似于签订了一份城...
前几天,接到D的电话,颇感意外。
2001年,我给一个MBA班做企业战略讲座,D是听众之一。当时,他是某大药厂的中层管理人员,读在职MBA。
一晃5年多时间过去了,D已经独自创业2年多了。做药品分销业务。今年,他的公司销售可望突破6000万。
D有个想法,准备收购一家药厂,涉足药品制造。希望听听我的看法。
我当然是支持的。
我的理由:
1、 现在的药厂,经营好坏,与技术的关系并不大,国内药厂都是研发投入不足,都是拿来主义,靠仿造为生。经营成败的关键,在于市场,在营销这一块。
D已经初步建立起了自己的渠道优势,依托渠道优势,销售不难。
2、 从竞...
按:顧雛軍案開庭審理后,有人在為顧某鳴冤叫屈。舊文再發一遍,看看顧到底值不值得可惜。
从顾雏军谈起
《董事会》杂志2005年第9期
从顾雏军谈起
朱志砺
2001年11月,顾雏军收购科龙20%的法人股,入主科龙,从此成为媒体热点人物。
不到4年时间,顾雏军在中国资本市场上攻城掠地,出事前,已经形成了包括科龙、美菱、襄樊轴承、亚星客车等5家上市公司在内的所谓“格林柯尔系”。
随着证监会结束对顾雏军的调查,并把案件移交公安机关,顾雏军事件已经基本定性,即:“挪用上市公司资金”。
尚未得到证监会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