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张鸿举

姓名:张鸿举职业:房地产开发、营销策划年龄:40位置:中国,大连个性介绍:一个有点文采且幽默、积极面对人生的老男人

张鸿举:关于鞋子的记忆


    




张鸿举:关于鞋子的记忆

前几天美女A君来公司,也顺便介绍一个营口的客户给我认识,因为客户是做园林景观的,我也说了自己对房地产行业园林景观的认识,客户对我提出的“春有鲜花怒发;夏有绿荫乘凉;秋有果实可摘;冬有绿意可看”大为认同。主宾谈笑甚欢,合作事宜也初步达成。第二天A君给我发了个短信,信中说一切聊的都很好,只不过鞋子和衣服有些不搭,建议换一双鞋子,云云。
忽然就很想写一个关于鞋子的文章,也算是为自己正在逐步逝去的青春岁月做个祭奠。关于鞋子,记忆中最深刻的是母亲做的棉鞋。小时候家...

Read more

张鸿举:天下浪子不独你一人 ——2011年春节回乡探亲随笔


    

张鸿举:天下浪子不独你一人
——2011年春节回乡探亲随笔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好像是一首歌的歌词,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火遍了大江南北。我应该算是没钱那伙人的,但是年迈的父母和亲人都远在东北腹地的吉林省松原市,所以在公司放假的第二天,也就是农历腊月二十七日,我开车开始了我的探亲之旅。一路很顺利,大约800公里的路程,我花了9个小时的时间。
我的家乡所属松原市前段时间在网上特别有名,一个是震惊全国的高考舞弊案,另外一件事是逮捕了某黑社会首脑。其实松原市近年来发展迅猛,以盛产粮食和原油著称,这...

Read more

张鸿举:就大连而言,房产税要比限购令“好用”得多


    

张鸿举:就大连而言,房产税要比限购令“好用”得多
更严格的调控政策会在今年出台是意料中的事情,但是没有想到这么快,看来地方政府和开发商不给总理面子是要付出惨重代价的。早上跑步回来看到央视《朝闻天下》的新闻后,上班时许多媒体朋友打电话来询问我的想法,在这里一并回答如下。
                  国八条意在打击炒房行为,换句话说,是在剥离...

Read more

张鸿举:从“两个黄鹂鸣翠柳”看我国绿色环保住宅的建设


    

张鸿举:从“两个黄鹂鸣翠柳”看我国绿色环保住宅的建设
我们小时候的课本里都读过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当初阅读和背诵时并没有觉得这首诗的意境如何,而在环境日益恶化和城市交通拥堵中的今天,我们不难想象一下杜甫老先生笔下的情景:因为小区绿化率非常高而且有高大树木,所以才有鸟儿自由地歌唱;住宅的西北有高山而且终年积雪,冬季刚好挡住寒冷的西北风;门前的大河顺畅通达,随便你坐船到海角天涯。这幅情景,按照现在的话说,就是一个绿色环保住...

Read more

张鸿举:关于雪的回忆


    

张鸿举:关于雪的回忆
天气预报说午后有中雪,而且是今年最大的一场雪了,果然三点钟一过,西北角大面积的彤云开始压上来,去瓦房店的同事来电话说那里已经开始飘落雪花了。
忽然就很想写一篇关于雪的文字,为自己,也为那些逝去的青春岁月和那些纷纷扬扬的雪花。在我的记忆中,大连的雪还算是小的,和我老家相比,那些漫天飞扬的、洋洋洒洒而铺天盖地的场面来说,大连的雪实在是太温情,像极了这个城市许许多多阳刚不足的男人们。我的家乡是一马平川的松嫩平原深处,下雪的时候多伴着大风。家乡人不大懂得“北风卷地白草折”这样的诗情画意,只用一句简单的...

Read more

张鸿举:“人在江湖”之“上海一瞥”


    

张鸿举:“人在江湖”之“上海一瞥”
说老实话,上海是我一个不大喜欢却又不得不佩服的一个现代化都市。之所以不喜欢,是因为这座城市过于繁华而且人情味儿淡薄;之所以佩服,是它的发展迅速而且是中国最具国际化色彩的城市。据说上海去年的GDP逼近15000亿元人民币,首次超过了香港。前段时间查阅文革的历史资料,才知道文革期间,也是上海这座城市几乎供养了全中国。
此次来上海出差目的很简单,一个是参加Y集团在大连的项目研讨会,一个是约了山东某项目的股东见面谈谈合作事宜。出了浦东机场看到磁悬浮的标志叫做&ld...

Read more

张鸿举:回首2010,“笑落酒杯,怜入诗句”


    

张鸿举:回首2010,“笑落酒杯,怜入诗句”
看了一下日历表,还剩下一周的时间就进入了新的一年,2010年的三百多天就这样悄无声息地从我身边滑落而过。国人都是习惯了总结和展望的,我亦未能免俗,也以此文给逝去的一年做结,给新的一年寄语吧。
2010年有两个关键词汇对我是个真实写照,一个是“责任”,一个是“感恩”。
先说责任。2010年在我的人生履历中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我四十周岁,第二次下海创业。和第一次懵懂之中不同,不再是孤身一人独自闯荡江湖,是带了二十几个弟兄...

Read more

张鸿举:科技以“钱”为本? ——论高科技在豪宅中的应用


  

科技以“钱”为本?
——论高科技在豪宅中的应用
国人对于豪宅并不陌生,尤其是那些好莱坞影星们无论是在银幕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中的那些豪宅,但是对于现实中的高科技豪宅,第一次引起国人极大兴趣的,应该是比尔.盖茨那栋位于美国梅迪纳华盛顿湖畔“183573rdAveNE,Medina,WA98039”地址的高科技豪宅。随着我国胡锦涛总书记的做客,国内多家新闻媒体也把目光对准了这座神秘的豪宅。据有关媒体报道说,这座历时四年,前后花费6000万美金(一说花费7500万美金)的豪宅把高科技应用演绎到了极致:...

Read more

张鸿举:关于肠胃的记忆


    








张鸿举:关于肠胃的记忆

“肠胃是有记忆的。”这话不是我的原创,是我熟悉的一个好友F君,他在我的文章《向北向北再向北》一文中多次出现过,这话也是那次出差时在路上说的。现在想来他的话是对的,我的肠胃就有记忆。
很长时间以来,我一直想写一个关于吃的文章,但是迟迟没有动笔。民以食为天,尽管现在大家生活条件都好了,我们每天大鱼大肉地饕餮。但是那些少年时的记忆,那些关于吃的种种细节,却仿佛就在昨日,这些记忆如同不易被消化的食物一样,偶尔浮上来,令人酸楚不已。
小时候家里很穷,我们弟兄姊妹多...

Read more

张鸿举:房子和尊严无关


   

张鸿举:房子和尊严无关
两会在人们的热议中结束了,据说有半数以上提案和房价有关系。这其中有两个观点要值得我们注意,一个是说四十岁后再买房,一个是说人们如何活的更有尊严。前者任志强说过,这次也被一些政府官员重提。后者是温家宝总理的原话。更有消息说,“阳光”、“尊严”等成为人们最热门的话题。第一个观点我尚且不论正确与否,我只是反复和朋友们探讨一个问题,那就是你有了房子,你就有尊严了么?
一说有。因为在目前的中国,房子不仅仅是房子,房子更和城市户口、孩子入学等公众资源因素相关联。有多人认同这样一个观点:在一...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