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李计广

李计广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博士专 业: 世界经济研究方向: WTO与中国经济;欧盟经济贸易

WTO的现代化改革方向


 

  面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的持续威胁,已多年裹足不前的世界贸易组织(WTO)真正到了危机的时刻。2018年8月12日,WTO总干事阿泽维多说,这个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WTO。欧盟在分析WTO面临困境的原因时指出,世界变了,而WTO未变。幸而,国际社会对于WTO改革正在凝聚共识,WTO现代化改革已提上议事日程。对于中国而言,形势同样发生了变化。入世17年后,中国在世界市场上从打工者变成合作者、竞争者,在全球贸易治理中从学习者变成参与者、谈判者,对全球经贸规则由调整适应转向主动合规、积极重构。特别是面对美国的贸易霸凌行为,中国进一步认识到基于有效规则的国际秩序的重要性,也...

Read more

“G时代”:中国结盟还是不结盟?


    一、全球治理“G时代” 

    “G时代”正逐渐成为全球治理中的新现象。在联合国框架下,有著名的“争常”联盟G4,在人权领域有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相同理念集团”,在气候谈判领域则有“伞形集团”、“基础四国”以及“三大新兴国家G3”。在全球经济治理领域,除了传统的G7/G8,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G20成为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美国总统...

Read more

解读中美全面互利的经济伙伴关系


    2011年1月19日,中美两国在华盛顿发布了《中美联合声明》,宣布建设全面互利的经济伙伴关系。其关键词有三个:全面、互利、经济伙伴。其隐含的意思可解读如下:

    全面:中美均为大国,在贸易、金融、投资、气候变化等诸多领域有着共同的威胁或利益,中美之间并不是只有贸易不平衡和汇率问题;在WTO、IMF、WB、G20等全球经济治理框架中,双方博弈的空间很大;双方交集甚多,撕破脸皮的可能性在降低。

    既然全面,说明双方可交换的东西甚多。但每次大家谈的东西都差不多,无非是...

Read more

WTO的未来改革


  

    WTO 被认为远远不能担负与全球治理相关的更大责任。它的透明度-监控-监测机制作用有限,需要进一步改进。即使结束多哈回合谈判也改变不了对WTO 进行改革的需求。[1] 因而, 必须加强WTO 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 WTO 必须进行改革, 必须走出“光荣孤立” (splendid isolation) 状态。[2]

    1. WTO治理范围的讨论

    关于WTO 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定位, 有人认为WTO 运行良好, 无需进行体制改革,...

Read more

贸易顺差的性质与原因


    关于东亚国家以及我国的贸易顺差问题已经在国内外学术界热烈、认真的讨论的许多年了,牵扯面甚广,现从我国的视角(研究的立场),从贸易顺差的性质与原因的角度,再略说一二。

    1.贸易顺差的“发展性”

    若干年前世界银行专门撰写报告倡导东亚“出口导向”发展模式,以为可以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所借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对此模式又转向谨慎。不论学术讨论及其结果如何,以出口带到经济增长的模式,是迄今为止发展中国家成功发展的基本模式,也差不多是...

Read more

中国对美国铜版纸“两税并罚”案提起WTO争端解决


      2007914,中国向WTO争端解决机构提出磋商请求(WT/DS368/1, G/L/826, G/SCM/D77/1, G/ADP/D72/1),以解决美国初裁对自中国进口的铜版纸课征反倾销及反补贴税的质疑。中国要求与美国进行争端程序的磋商过程中,主要讨论美国在铜版纸案的初始调查中未遵守WTO规则的质疑,若双方分歧未能于60天内解决,中国可以请求设立专家小组,由该小组做出裁决。
  本案是中国对美国发起的第二次争端案件,起始于美国New Page公司提出申诉,指出由于中国造纸企业受到中国政府的补贴,使New Page公司...

Read more

全球金融危机带给中国的旧命题,新反思


    肇发于美国的金融危机正席卷全球,引起了各界热烈的探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实,金融危机从来并不是什么坏事,关键是怎么看。就好像人大病了一场,靠自身的免疫力坚持度过,反而对自身有利。但从短期来看,确会产生阵痛。对于中国而言,在危机中的账面损失并不大,但需要进行的反思却是战略性的。事实上,对于全球经济失衡的讨论由来已久,金融危机正是植根于世界各国尤其是大国之间的相互依赖,而依赖的非对称性或称不平衡性是导致危机的根本原因。简言之,本次危机是由全球分工体系和资本流动体系所决定的。以中美为例,分工大致为中国负责制造并创造财富,当然这种财富是美元财富,而美国则...

Read more

不看好区域经济一体化


    不可否认,区域经济一体化(现阶段主要是RTA和FTA)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正呈卷席全球之势,各国纷纷主动或被动地采取“战略性”的一体化政策。然而,本人并不看好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如下原因:第一,区域经济一体化雨声大、雷点小,成效有限。很多协议无疾而终或不了了之,取得较大成效的不多。严格来说,欧洲一体化和北美自由贸易区成效较大,像东盟之类的则基本没什么成效。欧洲的一体化较特殊,启动时更多的是政治考虑和安全考虑,一体化确实推动了经济的增长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但目前一体化的深化确障碍重重,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诸多深...

Read more

WTO需要中国,中国需要WTO


WTO需要中国,中国需要WTO

     WTO第七届部长级会议将于2009年11月30日至12月2日召开,不过会议的主题并非讨论目前限于僵局的多哈回合谈判,而是讨论全球经济环境和如何走出经济危机。当WTO舍弃“主题”而开始“言他”之时,充分显示出WTO本身所面临的巨大的危机,来自于自身的生存危机和价值危机。

    WTO的最大价值在于推动多边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各成员的经济贸易发展,确保较为公平、公正的国际贸易环境。然而,WTO正在迷失方向,也面临...

Read more

摸着石头过河,望着灯塔过河


摸着石头过河,望着灯塔过河

    三十年来,中国对外开放进程最大的特点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其含义如下:

    第一,对对外开放的好处不明确,有好处也有风险,好处多还是风险大?不明确。

    第二,石头多,向左摸,向右摸,还是往后退,不明确。

    第三,31驾马车,后来是32驾。赶车人松开了缰绳,尽管都是往前走,但有的在跑,有的在走,有的不想走但被拖着在走。

    经过三十年,经验如下: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