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说庄子·逍遥游
第三讲 一定要知道自己的局限性
上一周我们谈到了“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这属于哲学认识论范畴里的东西。在我们日常生活之中、生命之中,实际上我们每天都处在“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这么一个状态中。有的人很能干,但他只是在某个行业戓者某个门道很能干,换一个行业,换一个门道,他就没用了。以前有一部美国片子《Cast Away》,译名之一《荒岛...
作者文章归档:冯学成
禅说庄子·逍遥游
第三讲 一定要知道自己的局限性
上一周我们谈到了“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这属于哲学认识论范畴里的东西。在我们日常生活之中、生命之中,实际上我们每天都处在“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这么一个状态中。有的人很能干,但他只是在某个行业戓者某个门道很能干,换一个行业,换一个门道,他就没用了。以前有一部美国片子《Cast Away》,译名之一《荒岛...
禅说庄子·逍遥游
第四讲 尧舜禅让天下的故事
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
在上古三代是禅让制度,尧舜禹三代都是禅让,所以这方面的故事也特别的多。特别在《庄子》里多次谈...
禅说庄子·逍遥游
第五讲 给中华民族一个更大的精神空间
当然接舆说的这些话,肩吾不明白,他认为是狂言而不信。连叔就明白这个道理,就对肩吾说:
“然,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是其言也,犹时女也。之人也,之德也,将旁礴万物以为一,世蕲乎乱,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
禅说庄子《天地》
第一讲:事心之大,犹如虚空
今天我们来学习庄子的《天地》篇。《天地》、《天道》、《天运》也是《庄子》三十三篇里面的重头戏,庄子在他的专著里面为什么会把“天地”作为一个题目呢?因为道家是谈自然的,讲“道法自然”的,而道法的流通就在天地里边。离开了天地,哪会有大道运行?哪会有我们人?所以把《天地》单立一篇还是很有味道的。
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人卒虽众,其主君也... |
|
禅说庄子《天地》
第二讲 旺德之人,抱朴守素
夫子曰:“夫道,渊乎其居也,漻乎其清也。金石不得,无以鸣。故金石有声,不考不鸣。万物孰能定之?夫王德之人,素逝而耻通于事,立之本原而知通于神。故其德广,其...
第三讲黄帝及尧舜禹的几则故事
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离朱索之而不得,使喫诟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象罔得之。黄帝曰:“异哉!象罔乃可以得之乎?” |
修道的过程与本钱
“黄帝游乎赤水之北”,我们知道中国的方位,东方青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赤水就是南水的北边。
“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黄帝回老家的时候,掉了一颗“玄珠”。这个“玄珠”就是“抱朴守素”的那个“朴”、“素”。要知道我...
第五讲:把各种修为层次都请出来表演
将闾葂见季彻曰:“鲁君谓葂也曰:‘请受教。’辞不获命,既已告矣,未知中否,请尝荐之。吾谓鲁君曰:‘必服恭俭,拔出公忠之属而无阿私,民孰敢不辑!’”季彻局局笑曰:“若夫子之言,于帝王之德,犹螳螂之怒臂以当车秩,则必不胜任矣。且若是,则其自为处危,其观台多,物将往,投迹者众。” |
螳臂挡车与政治哲学
将闾葂、季彻两位是鲁国...
第六讲 社会性、自然性和精神性
谆芒将东之大壑,适遇苑风于东海之滨。苑风曰:“子将奚之?”曰:“将之大壑。”曰:“奚为焉?”曰:“夫大壑之为物也,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吾将游焉。”苑风曰:“夫子无意于横目之民乎?愿闻圣治。”谆芒曰:“圣治乎?官施而不失其宜,拔举而不失其能,毕见其情事而行其所为,... |
第七讲 现在是否仍如庄子所言
大声不入于里耳,折杨皇荂,则嗑然而笑。是故高言不止于众人之心,至言不出,俗言胜也。以二缶钟惑,而所适不得矣。而今也以天下惑,予虽有祈向,其庸可得邪!知其不可得也而强之,又一惑也,故莫若释之而不推。不推,谁其比忧!厉之人夜半生其子,遽取火而视之,汲汲然唯恐其似己也。 |
&...
禅说庄子《天道》
第一讲:新陈代谢就是“无所积”
今天我们一齐来学庄子的《天道》。这篇较为简短精炼,不像《天地》的文章长。《天地》、《天道》、《天运》这三篇,在庄子里面有它的特殊地位。《天地》已经讲了,就是怎样效法天地。那么怎么效法天地呢?这就有一个“道”字,所以这里就又讲“天道”。天道自然而然,法尔如是,它该怎么运行就怎么运行,因缘本就,一切现成,这就是讲天。
天的存在——我们眼耳鼻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