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冯学成

.

易经片鳞 第十二讲、九卦之德的修养系统


易经片鳞 第十二讲、九卦之德的修养系统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易经》六十四卦,每卦都有每卦各自的妙处,从而可以使之成为大人君子的学问,作为进德修业的依据。在《易经》系辞下传第七章里面,就以九卦之德,来说明君子进德修业的系统理路。下面我就在最后一讲里,给大家重点介绍一下。先看原文:

系辞下传第七章:易之兴也,其於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是故,履,德之基也;谦,德之柄也;复,德之本也;恒,德之固也;损,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履,和而至;谦,尊而光;复,小而辨於物;恒,杂而不厌;损,先难而后易;益,长裕而不设;困,...

Read more

易经片鳞 第十一讲、从文言中再看坤卦之德


易经片鳞 第十一讲从文言中再看坤卦之德

 

地发杀机,龙蛇起陆

 

    下面我们来看坤卦的文言:

文言曰: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坤其道顺乎?承天而时行。

 

“坤至柔”,乾以刚健为美,坤以柔顺为美。坤卦六爻皆阴,是至柔之相。用大地来比喻,则是至静、至顺、至柔。大象可以在大地上踩来踩去,野猪可以在大地上到处乱拱,人类可以为了开采资源而在大地上到处乱挖,蚂蚁老鼠等可以在大地上乱打洞,等等,可是大地从来就没有发表什么不满的意见,完全是承受这一切,生发这一切。

“而动也刚”,坤,大地是至静的...

Read more

易经片鳞第九讲、对乾卦爻辞的进一步认识(二)


易经片鳞第九讲、对乾卦爻辞的进一步认识(二)

 

可能性与必然性

 

    再来看下面一段的原文:

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君子以成德为行”,不管是时乘六龙以御天,还是“初﹑二﹑三﹑四﹑五﹑上”,关键的是我们纲举目张,均以成德为行。如果离开了成德,就会失去乾龙的这么一个身份。作为君子只有与时俱进,自强不息,才能每天看到自己在不断地向上前进,在不断地成就,且永无止境。佛教之中有“一切智智”的说法,就是圆满一切智慧,什么东西都要知道,什么东西都要成就,亦即大圆满。但是...

Read more

易经片鳞 第十讲、厚德载物的坤卦精神


易经片鳞 第十讲、厚德载物的坤卦精神

 

乾坤二卦的关系

 

前面我们对《易经》乾卦进行了一番学习,下面开始来学习坤卦。从严格意义上讲,坤卦比乾卦更难讲解,很多解易的书对此都是含糊其词。在这里,我们在学习坤卦的时候,必须要站在乾卦的立场上来谈坤卦,不能纯粹地以坤卦谈坤卦,因为坤卦是不能脱离乾卦而单独存在的。如果脱离了乾卦,那坤卦也就不存在了,说得再多也没有任何意义。

这里,我们先说说乾坤二卦之间的区别。乾是一种能,即我们的主观能动性,这个主观能动性必须有一个对象或对应的事物,才能成立和存在。那么,它对应的事物是什么呢?我们都知道阳的对立面是阴,乾对应的就一定是坤,...

Read more

易经片鳞 第八讲、从文言来看乾卦六爻(一)


易经片鳞第八讲、从文言来看乾卦六爻(一)

 

潜龙是什么状态

 

    下面我们通过文言,来具体学习乾卦的爻辞。

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而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乾龙也。

这一段是文言对乾卦初九爻辞的注释。我们已经反复谈论过《易经》六十四卦的每一卦中六爻之间的关系。初九是第一爻,是事情的起点。对于人,初九就像是人的婴幼儿阶段。尽管婴幼儿是纯阳之体,朝气蓬勃,前途无量,然而在此阶段的人是不可能有什么作为的。因此我们要明白,初九是事物发起的初始阶段,所以称之为...

Read more

易经片鳞第八讲、从文言来看乾卦六爻(二)


易经片鳞第八讲、从文言来看乾卦六爻(二)

进德修业才能无咎

 

前面我们对九三爻的文言进行了一番论述,明白其所包含的危险性。下面我们将论述的九四爻就更具有危险性,九三还只是在下卦的上位,尚未进入上卦,九四则是已经进入了上卦的地带,在上卦的下位,可以说是古代的宰相,也可以说是现在的部长﹑副书记﹑副市长等等。它不是某个具体和特定的位置,是相对而言的,是在一个具体的权利机构中,针对某一个具体的位置来确定九四的位置。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乾卦九四的文言: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何谓也?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

...

Read more

易经片鳞 第七讲、乾道四德的力量


         易经片鳞 第七讲、乾道四德的力量

 

根本就在乾坤二卦

 

前面我们已经对《易经》系辞的部份章节进行了阐述,下面我们将对《易经》的乾坤二卦作一番讨论。一谈到《易经》,就肯定离不开阴阳八卦,而阴阳八卦的根本就在乾坤二卦上。《易经》六十四卦,以乾坤二卦为卦首,所以学六十四卦的前提,就是要先对乾坤二卦的道理有一个基本的理解,把乾坤二卦的原则贯穿到其后的六十二卦之中。如果不能理解乾坤二卦,那对其它六十二卦也就无法明白了。

在《易经》六十四卦里面,只有乾坤二卦得到了特殊对待,配...

Read more

易经片鳞 第六讲、效天法地与变化灾祥 (二)


易经片鳞 第六讲、效天法地与变化灾祥 (二)

系辞对爻辞的妙解

 

下面我们来看第八章的原文:

系辞 第八章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

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恶也;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

“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

Read more

2011年05月24日


 

易经片鳞 第六讲、效天法地与变化灾祥 

 

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在前面我们已经论述了《易经》系辞的前五章,下面我们将暂时把第六章放在一边,先讲第七章。原文如下:

 

系辞 .第七章

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义之门。

 

“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这里就直接点明了什么是《易经》的意义。“易其至矣乎”,是指《易经》是天地之间最终极、最为深刻的道理,其意义就在于“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在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