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李碧

.

试水房地产信托 中国建筑金融梦破题


 
  2008年找钱,2009年找地,2010年找托。
  此“托”为信托,这个段子早在去年年末已经开始在地产圈子内流传。可是监管层春节前后的一纸禁令,让今年房地产的信托融资变得艰难了许多。当年曾救过无数房地产商的房地产信托,又被戴上了金刚箍。
  当然市场从来都是悲喜交集,有人捶胸悲鸣,就有人掩嘴窃笑。中国建筑(601668.SH)恐怕就是后者了,在将深圳中海投收归旗下后,这个建筑与房地产业的龙头企业成功地将枝叶延伸到金融领域。一直被监管层严防的“地产+金融”向中国建筑开了一个口子。


收购 再收购


  “以这种形式增加资产将会是未来的方向。”孔庆平显得意气风发,这位中...

Read more

流量控制 回补库存万科“逆势”增加开工



 
  最新出炉的2009年年报显示,万科成为国内首家销售金额突破600亿元的房地产公司,并继2008年后继续蝉联全球住宅企业销售冠军。借助2009年地产市场的一波行情,万科已然站到了更高处。
  2009年市场的爆发性增长将公司的存货几乎消化殆尽。如今去存货化仍在加速。为了迅速将土地转化为可销售存货,万科已大幅增加开动工面积,虽然今年的房地产市场前景非常的不明朗。


900亿存货


  “公司近月的可售资源确实比较少。我们一般是确保库存量控制在3~6个月的销售量。”3月2日的网上投资者大会上,万科执行副总裁王文金如是答复投资者质疑。
  万科3月1日公布的年报显示,截至...

Read more

业绩平平 佛山“低碳三宝”反遇爆炒


 
  广东佛山,照明之都,而随着低碳经济的盛行,佛山也成了低碳之都。
  佛山照明、雪莱特、佛塑股份更是被称为佛山“低碳三宝”,在低碳经济成为经济重头的利好政策之下,这三只股票无一不被爆炒,然而其2009年业绩却平淡无奇,雪莱特2009年净利润更是下滑超过25%。
  “有一定炒作成分,但更多的是对他们低碳概念业务的期待。”深圳一位私募人士如此评述。


转型低碳


  佛山照明,曾经只是个白炽灯泡厂,1993年上市,16年来连续分红,累计红利早已超过募集资金总额,被誉为“现金奶牛”。
  但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其2008年年报显示:佛山照明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19亿元,同比...

Read more

难脱囤地嫌疑 港企“储地生金”模式遇政策紧箍咒



 
  编者按/    港资房地产企业通常注重土地储备。低价拿地、缓慢开发、等待升值后再发售是港资房地产企业擅长的模式。一方面是土地供应紧张,另一方面却是土地滞压于发展商之手。但在高房价成为最重要的民生话题之际,囤地捂盘行为已经到了政策的风口浪尖上。

 

 

  香港盈科集团北京“囤地”遭遇政府510万元的罚款之后,港资房企惯于大幅储地等待升值的模式再次处于内地整顿土地的风口浪尖。
  这同样是恒基地产李兆基的心头大石。一方面他计划在5年内将恒基地产打造成“香港房企在内地拥有土地储备量最大的公司”,截至2009年6月底,其...

Read more

新版“穗七条”谋变土地出让困局



  3月25日,广州市国土局率先出台“国19条”——全国首个地方性房地产调控政策,业界誉为新版“穗七条”。
  在供地节奏上,建立用地预申请制度(俗称“勾地”制度),根据市场需要来确定土地出让的时序和价格。同时,2010年重新推出限价房用地,计划至少供应用地40万平方米。而“单宗出让面积不得超过20公顷”更是遥遥呼应国土部2009年末对大型城市宗地出让面积的限制。
  2007年广州曾出台调控房价过快增长的“穗七条”,其时房价疯涨戛然而止,如今政府慢火熬制的新版“穗七条”在直接指向土地出让“困局”。
  2009年再现“地王”频出的疯狂局面,政府主导的保障性住房也在商品房价格压制下...

Read more

富力:收紧土地收购政策 中心地带加紧运作


 

菊黄蟹肥时,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事实证明富力已经走在前头。在广州大张旗鼓推出138个城中村改造计划时,富力已将猎德、同和、杨箕三大村落纳入囊中,“我们还没有经验或优势可言,遵循市场的选择,”面对记者的问题,刚刚发布年报的富力显得相当低调。
“广东地产五虎”之一的富力开始向300亿销售冲刺,而正在2010~2011年,富力早期投入的商业地产也渐渐进入收获季节。

 

博弈广州城中村改造
虽然在年报中,富力管理层谨慎地表示“收紧土地收购政策”,然而在其核心利润城市广州,富力仍在加紧动作。
目标锁定在城中村改造。

在2009年富力业绩发布会上,董事长李思廉表示,已确...

Read more

投机客狂吃八成“俏”房源 全民炒房会战武汉



  编者按/  四月初,各地楼市销售和成交量猛烈回升,房地产市场再现小阳春。来自不同地区的投资客们出现在武汉、成都,投资客一路追涨,成为此轮上涨行情的最新动因。显然一线城市楼市增值空间已经让投资客却步,而二三线城市却炙手可热。当各路资金汇聚市场,中国房地产市场何去何从,再次成为中国经济的焦点。

 

 

  四月天,孩儿脸,一成不变的是武汉楼市近乎疯狂的价量齐涨。
  4月5日,春日暖阳,陆梅和朋友最终敲定了武汉“未来城”三套39~53平方米精装小公寓,总价接近190万元。据武汉房地产市场信息网统计,5日武汉市销售商品房311套,成交均价6524元/平方米。...

Read more

屠龙刀与倚天剑


 

在金庸的江湖里,有“武林至尊、宝刀屠龙”一说,而唯一能与之抗衡的只有倚天剑。
2010年暴涨的楼市江湖中,似乎缺少了一把能镇住群雄的好剑。且看最新统计的数据,3月绝大部分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环比上涨,平均涨幅达90.04%;30个重点城市中,6座城市环比增幅超过100%,其中深圳位居涨幅榜首,环比上涨185.96%,其次是武汉,上涨153.55%。
不能不感叹国人对于住宅的热衷程度,在政府持续不断的政策压力之下,自住+投资的“刚性需求”仍然勾画出一幅房地产价量齐升美景。
身边的朋友再也无心抱怨房价高企,而是默不吭声地开始四处筹钱步入房奴行列。另一方面,面对阴晴不定的股市,缺...

Read more

武汉:土地持续升温大型房企加速布点



  经历了“两会”后的静默期和“小阳春”行情的持续走好,开发商们终于沉不住气了。
  2010年以来,万科、华侨城、万达等地产大鳄轮番拿地,4月更是有世茂股份、卧龙地产相继杀入,2009年温吞平静的武汉土地市场正在加速升温。而其背后的大背景则是,各路房企加快布点二三线城市的节奏,意欲在新一轮土地战中抢得先机。


群雄逐鹿武汉土地


  4月9日晚间,世茂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武汉世茂嘉年华于4月8日以5.66亿元竞得武汉蔡甸区四地块,合共85.66万平方米,规划用途均为商业、居住、公园用地。
  而在同一天,卧龙地产亦发布公告称,已与武汉市汉阳区江堤街渔业村签订了意向合作协议...

Read more

武汉:多空混战开发商出货保资金



  “你们楼盘降价没?”武汉洪山区一高端楼盘,前来看房的人第一时间总是如此询问销售人员。与月初时人群蜂拥而至的抢购潮相比,如今多是些有自住刚需的老面孔,听说并未降价,往往扭头便走。
  中央打压楼市的政策传导如此迅猛,令身居二线、意欲看看四大城市变化后再做打算的武汉楼市猝不及防。投资和投机性购房由“多”转“空”,大量房源涌入二手市场抛售,而在多空角力中,想搭上政策末班车的购房需求再度将楼市成交推上新高,“空头”们则持币远观,等待调控效果显现。
  开发商同样对后市犹疑不定,江城多个楼盘负责人告诉记者,无法估量“史上最严厉”政策对于楼市的打压力度,“调低预期”成为开发商们普遍心态。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