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机客狂吃八成“俏”房源 全民炒房会战武汉



  编者按/  四月初,各地楼市销售和成交量猛烈回升,房地产市场再现小阳春。来自不同地区的投资客们出现在武汉、成都,投资客一路追涨,成为此轮上涨行情的最新动因。显然一线城市楼市增值空间已经让投资客却步,而二三线城市却炙手可热。当各路资金汇聚市场,中国房地产市场何去何从,再次成为中国经济的焦点。

 

 

  四月天,孩儿脸,一成不变的是武汉楼市近乎疯狂的价量齐涨。
  4月5日,春日暖阳,陆梅和朋友最终敲定了武汉“未来城”三套39~53平方米精装小公寓,总价接近190万元。据武汉房地产市场信息网统计,5日武汉市销售商品房311套,成交均价6524元/平方米。
  4月6日,骤雨,气温陡降,在酒店打完保龄球,王学宇看到朋友一条微博:“今日武昌再入两套”,王迅即回复“你真勤奋”。这一天,武汉最终成交量仍有491套,成交均价6556元/平方米。
  4月7日,阴天。陆梅和王学宇先后出现在武汉三环之外,分别签下当代国际花园和万科城市花园一套二手房,均价6500元/平方米左右。是日,官方统计的全市商品房销量为653套,成交均价6661.7元/平方米。
  来自不同城市的投资客在3月底、4月初聚集在汉口——这个武汉CBD中心和住宅、商业最成熟的区域,几乎汇聚了全市所有涨幅最高的楼盘。“由于投资客的一路追涨,武汉现有单价过万元的楼盘达到31个,这是历史最高水平。”中国指数研究院华中分院首席分析师李国政对此开始忧心。


陆梅的投资经


  站在销售中心沙盘旁的陆梅比划着什么,一口正宗的武汉话,她手上几个亮闪闪的戒指和脚下趿拉的皮鞋显得颇不搭调。
  “我们是看着武汉城市圈扩展开来的,还用问为什么投资江夏吗?”陆梅相当生硬地回答投资郊区的初衷。她已然是江夏纸坊一带售楼部的热门人物,相传至少在该区域“扫”下6个项目的13套房,并且每次都是全额付款。
  陆梅是土生土长的汉口人,后来到外地发展。她对于城市发展印象最深的是,儿时称为乡下的徐东一带如今已划在武汉一环线内,当地房价更是以几何级速度,从2001年不足2000元/平方米攀升至均价8000元/平方米。
  “成熟的市场,只有少数人能赚钱,”陆梅也曾跟随朋友到过上海和深圳,自称当了两年学徒,师父教导“少‘粘’新房,跟住有潜力的郊区,保证资金快速流动。”如今成果显现,其在深圳布吉投资的一套房产,2009年初65万元买进,4月刚刚以90万元出手。
  陆梅很少出手一手新房,“新楼盘从买了到入住,大概要6到20个月,要等楼盘成熟又得两年时间,期间如果有什么变化,也不方便回流资金。”
  如今杀回武汉,她却频频出手这些“投资周期长、压资金”的新项目,甚至尝试了“未来城”这样的小公寓。
  “2008年武汉土地出让相当低迷,这会直接导致今明两年供应量不足,而这两年投资的人蛮多,即使新盘都很快(有人)接手。”陆梅的底气源于对武汉市场的熟络,2009年下半年以来,她接触的买房人群中,80%都是为了投资,尤其是汉口老城区手头有闲钱的人,投资首先考虑的是买房,“全民炒房”态势明显。
  “谁说郊区没潜力?三周时间每平方米就涨了600元,这就是武汉速度。”陆梅跷起了二郎腿,等待售楼部经理过来签约。


王学宇:不赚钱的事不投机


  虽然一直秉持“不熟悉的市场要谨慎”的原则,王学宇仍然在春节前加入了“武汉购房联盟”,这个来自各地的12人小团队有着规律的研讨计划和敏感的政策触觉。
  “中央的调控政策似乎很强烈,判断年后就会被各地方慢慢消化。而在南京、杭州、重庆多地考察后,最终将投资地点选在武汉。”王学宇透露,湖北12万亿元投资的消息他们早已得知,“当时武汉和其他城市一样,都在观望期,我们讨论过是否该赶在政策出来前出手。”
  王学宇们的炒房路径更为复杂,如何确定区域找到好房子,再跟中介谈判做高贷(高额贷款),试探银行是否能做零首付,“简而言之,就是用最少的现金买到最好的房子,方便一有风吹草动时,立马出手。”
  这个曾活跃在深圳的团队运用零首付和高贷将深圳7个楼盘多个单元持续倒盘,最终逐一成功脱手。而在武汉,这次他们的目标直指中心区高价豪宅和别墅项目,“毫无疑问,武汉如今利润最高的项目都集中在高价盘。”

  “2008年汉口房价峰值(每平方米)只有7600元,轻而易举就上到9300元,这是我们重点关注的区域。”当然,王学宇的前提是,能最大限度减少前期资金投入,“高价格往往意味着高风险,必须要将风险降低。”
  正如他们判断,更多的资金在向高端项目聚集。据中国房地产指数研究院数据显示,武汉7000元/平方米以上楼盘成交套数占总量的比例,2010年前3个月分别是20.12%、27.65%、30.46%。此外,第一季度140平方米以上户型成交套数占总量的比例,也由此前10%以下,稳定提高到13%。
  在王学宇看来,温州、北京、深圳等地的投资资金今年以来向二三线城市分流的迹象明显,“他们动用上亿资金扫楼的能力都有,抬高房价岂不是轻而易举?”
  “我们只是在整个产业链上投资机会而已,你说投机也可以。”谨慎的王学宇始终没有透露他们在汉口锁定的“投机”项目,并婉言拒绝了记者提出的旁听他们每周定期的“项目动态评估会”的要求。


游资暗流激涌


  3月8日,国务院批复武汉城市性质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从此“锁定”了武汉作为中部地区龙头城市的地位。与此同时,湖北12万亿元投资建设3.7万余个重点项目的规划也水落石出,一时间,武汉俨然成为各路资金炙手可热的追逐者。
  3月底,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公开宣称,将组织温商结成房地产投资联盟,以基金的方式运作,规模在100亿元以上,参与全国各地的项目投资。
  而当时,被誉为温资代言人的周德文正在武汉考察项目,周德文上一次代表温商看楼,是2001年在杭州。他回去后,200亿元温州游资陆续进入杭州楼市。其间,杭州主城区楼市均价由每平方米4000元涨至15000元。
  周德文介绍称,温资最高峰时有2000多亿元在全国楼盘流动,其中上海、北京占了一半。“一线城市楼市增值空间已趋饱和,且受政策调控影响更大,与之相比,二线城市楼市更具升值潜力。武汉主城区楼市均价每平方米8000元,还有上升空间,3年内达到每平方米15000元应不是问题。”
  4月2日,武汉某楼盘在温州国际大酒店推介项目,结果推出的48套180平方米大户型江景豪宅,一小时内被抢购一空。
  温商的大手笔令武汉各楼盘兴奋异常,某高档项目营销经理向记者透露,公司已开始具体分配前往温州卖楼的团队人员,先在温州做前期储客,“五一”黄金周同时启动温州和武汉“双联展”。
  据她结合官方数据统计,汉口近期销售的高档住宅中,将近78%的房源被投资客拿走。“去年自住与投资的比例为—半对—半,现在投资买房占据了绝对优势,所以公司对异地推广很有兴趣。”
  “武汉不少项目在异地推广,吸引了包括温州在内的各地投资者,他们对于城区和近郊的项目都有出手。”李国政介绍称,虽然数量不多,但“温州炒房团”效应不可低估,有一些楼盘已经借势涨价,出现炒作苗头。
  武汉现代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王涛也表示,随着通货膨胀预期加重,很多改善型和投资型群体、包括外资纷纷涌入武汉楼市。多方面资金缓慢汇聚的力量,将会在未来逐渐体现。

  (应采访者要求,文中投资客均为化名)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