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力:收紧土地收购政策 中心地带加紧运作


 

菊黄蟹肥时,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事实证明富力已经走在前头。在广州大张旗鼓推出138个城中村改造计划时,富力已将猎德、同和、杨箕三大村落纳入囊中,“我们还没有经验或优势可言,遵循市场的选择,”面对记者的问题,刚刚发布年报的富力显得相当低调。
“广东地产五虎”之一的富力开始向300亿销售冲刺,而正在2010~2011年,富力早期投入的商业地产也渐渐进入收获季节。

 

博弈广州城中村改造
虽然在年报中,富力管理层谨慎地表示“收紧土地收购政策”,然而在其核心利润城市广州,富力仍在加紧动作。
目标锁定在城中村改造。

在2009年富力业绩发布会上,董事长李思廉表示,已确定同和村与杨箕村的改造计划,“富力还在积极参与广州更多的城中村改造项目的前期接洽,在未来的时间内,富力将会更多参与旧改项目。”
记者了解到,在广州市2010年5平方公里的土地出让计划中,通过城中村改造出让的土地面积有将近1平方公里。参与城中村改造成为开发商进入广州市场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这显然只是一个起点,根据广州市政府规划,广州将用10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城市建成区范围内138条城中村整治改造,用3~5年完成其中52条,在2010年亚运会之前清拆9条,广州城中村改造步入“急行军”时代。
而据广州国土局初步统计,改造将盘活低效用地达74平方公里,仅未来5年就可以腾出28平方公里低效用地,这将超过广州十年的住宅土地供应量。
“开发商谁能抢得先机,谁就能在未来的广州市场占据有利位置。”接受记者采访时,杨箕村一位村委对于保利、富力等开发商争抢城中村改造表示理解,“况且拿下改造可以和政府打好关系,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他介绍称,为加速城中村改造进度并筹措资金,2009年广州市白云、越秀等多个区都曾主动邀请开发商现场考察,等到政府放手改造的意图明确后,反而是开发商开始主动上门,“恒大、富力、合景泰富,这些大佬都在暗地里较劲。”
一轮博弈之后,富力占据了上风。2007年与新鸿基、合景泰富合作拿下的猎德村项目已经列入富力2010年新开售项目的列表中,这个位于广州CBD珠江新城的旧改项目如今已是潜力尽显,而2009年先后与同和、杨箕签下改造协议,富力更是在白云区和越秀区抢占了高地。
“富力总裁张力原先在天河区政府任职,并且参与了90年代广州对旧工厂的改造,积累了不少资源和经验。”合富辉煌首席市场分析师黎文江告诉记者。

 

“卧薪尝胆”的商业发力
如果说参与旧改是富力为日后发展寻求土地,那么其在商业地产上的前期投入,则将成为公司未来现金流的重要保障。
与万科当初“做减法”专攻住宅地产不同,富力当初的思路是学习香港企业,以投资性物业稳定的收益来增加集团抗风险能力,所以一直崇尚的是“住宅+商业”的模式。
“2009年推售及交付的商业物业富力盈丰广场以及富力盈泰广场的余下部分营业额合共25.02亿元,超过广州营业额的三分之一。”富力方面回应称,未来商业物业继续完工结算,将为公司带来稳定的现金流。年报显示,住宅物业占协议销售总额的83%,而其余17%则来自商业物业销售。
实际上富力很难忘掉2008年的艰难岁月,其时,富力的实际销售额远远低于其预定计划。大量资金囤积在商业地产造成公司现金周转困难,被认为是富力2008年频传资金链条紧张的原因。最终李思廉在2008年业绩发布会上承认“2008去年富力走了极端,一下子有太多商业物业落成,大量资金被冻结。”
急需资金的富力2009年选择“断腕求生”,5月国家开发银行以近5亿元进驻富力盈泰广场、7月无限极以3亿元购下富力盈悦国际半栋写字楼、9月浦发银行也以4.2亿购下富力盈悦剩余项目。
即使是在最低迷之时,李思廉在广州连续4个酒店开业后表示,到2010年富力地产计划将商业地产的面积扩大至约200万平方米,形成以顶级酒店、度假村为龙头,包括数个大型购物中心等形态的产业链。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