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火、谈判、妥协,是一场进入敌对力量平衡、僵持状态下的战争的最佳出路,特别是对平民百姓来说。然而问题在于目前利比亚战争是否处于一种力量平衡状态下,各方的战争目标是否已经达到。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和谈的前景似乎并不乐观。
从双方力量对比来看,目前存在着双重的不平衡对比:一方面卡扎菲对北约而言处于...
作者文章归档:郑若麟
停火、谈判、妥协,是一场进入敌对力量平衡、僵持状态下的战争的最佳出路,特别是对平民百姓来说。然而问题在于目前利比亚战争是否处于一种力量平衡状态下,各方的战争目标是否已经达到。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和谈的前景似乎并不乐观。
从双方力量对比来看,目前存在着双重的不平衡对比:一方面卡扎菲对北约而言处于...
日前澳大利亚《每日电讯报》报道,澳大利亚国会高官们使用的电脑遭到黑客入侵,包括总理吉拉德、国防部长史密斯、外长陆克文在内的十多名政府高官的数千份电邮有可能被非法下载。据说这一消息还是美国情报机构透露的!该国媒体还广泛引用一名匿名的政府官员消息称,这次非法黑客入侵事件从2月份就已经开始,迄今为止已经持续一个多月;媒体还引用来自“官方”的消息称,根据从4个来源的情报依据,中国被列为怀疑对象之一。
无独有偶,法国财政部不久前亦透露,该部近两个月来遭到“大规模网络攻...
利比亚战争如果久拖不决,将会使石油价格不稳,从而影响到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石油进口国的经济发展,进一步拖累全球经济复苏,甚至加深经济危机的冲击。
要了解这场战争的走向,就应从战争的进程和目的着手,看各方尤其是法、美、英联军的目标是否已经达到。
如果说在战争开始的48内小时,法、美、英联军还能勉强争辩,称击毁利比亚政府军防空设施和装甲部队是在实施联合国决议的话,今天的战局已经非常明确地将西方空中打击的根本目的展现在世人面前:削弱利比亚政府军的战斗力,使反政府武装能用武力推翻卡扎菲政权。在北约强大空中火力的不间断打击下,卡扎菲的军队已经溃退。显然,法、美、英三国要在国际...
法国《法兰西晚报》通过Ifop民意调查所于3月10日和3 月23日分别做了两个民意调查(至于民意调查的可信度与内幕,这是另外一个问题),参战前的调查显示,63%的法国人反对军事干预利比亚,而法国参战后的另一个调查则有66%的法国人支持军事干预!法国民意怎么可能在短短两周不到的时间内,出现如此大的转变呢?这再次证明,谁控制了媒体,就控制了民众对事实真相的了解,从而影响了民众对事务做出的判断!而从国际地缘政治的角度出发,新闻与信息已经成为一场新的“舆论战”的工具。
...八年前的3月20日,美国入侵伊拉克。法国当时是三国反战同盟中的首领。八年后的3月19日,法国率先轰炸利比亚。美国则是躲在幕后的主角。两场冲突具有相当突出的类似之处:都是西方对一个阿拉伯—穆斯林国家、都有石油的背景、都打着“打倒独裁者”的旗号、都是一场军事上没有任何悬念的不对称战争……惟一不同的,是这次美、法、英联军拿到了联合国的许可证,尽管这一许可证在如何解释“可采取一切必要手段”是否就等于允许动用武力对利比亚发动战争上似乎存在着歧义…&h...
法国对利比亚率先动武后,法国出现了一个奇妙的现象:从政界到媒体,几乎是一片叫好声,几乎没有任何批评意见,立场空前一致,令人叹为观止!右翼支持萨科齐总统的执政党“公民运动联盟”的诸位领导人自是不用说,但反对派左翼社会党亦一致鼓掌,这在历来喜欢争议的法国就几乎是一个奇迹了。曾记否,1991年密特朗总统仅仅是参与美国在联合国旗号下旨在从科威特赶走入侵的萨达姆部队的战争,当时左翼社会党政府的国防部长舍韦纳芒就立即宣布辞职,以示抗议。在2003年当法国总统希拉克联合德、俄共同反对小布领导的美国入侵伊拉克时,法国国内也是吵成一团,支持者占上风,但反对的声音也从来没有消失过...
从周六17时45分法国幻影战机向利比亚政府军一辆军车开火并将其击毁始,拉开了西方多国军事打击利比亚的帷幕。昨天至今,法、英、美等国已经动用战机和巡航导弹等手段,对利比亚的一系列目标进行了大规模军事打击。利比亚方面声称已有48名平民死亡、数百人受伤。这次军事行动来得非常突兀、仓促;且以上次曾挑头反对布什领导的美国发动侵伊战争的“反战国家”法国主导,不得不令国际观察家们大跌眼镜。如何从国际地缘政治角度来理解这一貌似“反常”的现象,特别是如何分析...
法国“又”改组政府了!
这是萨科齐自2007年当选法国总统以来的第十次改组政府,也是最近一年来的第四次,距上一次的短命政府仅三个月零14天。如此频繁地改组政府,萨科齐自然有其种种道理。问题是,这些道理是否对国家、对民众有利。问题恰恰在此。
如果人们已经忘记过去每一次政府改组的原因的话...
中东民众起义的风暴,吹走了法国外长米歇尔·阿丽奥—玛丽的官帽,这是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这场风暴带来的同样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一个后果。昨天晚上法国总统萨科齐亲自在电视台宣布改组政府,其中最重要的变化,就是由国防部长阿兰·朱佩替代米歇尔·阿丽奥—玛丽出任外长,而总统府秘书长克洛德·盖昂则出任内政部长。这是萨科齐试图挽救陷于危机之中的法国外交而祭出的最后一步棋…&...
也许,对美国来说,这是自911以来,它面对的一幕最为重要的国际地缘政治震荡:从突尼斯引发、并在埃及达到高潮的阿拉伯革命,今天正在席卷阿尔及利亚、利比亚、也门、巴林等中东、北非和马革里布国家。长久酣睡中的阿拉伯世界,正在突然间苏醒过来。美国被迫一个个抛弃其在这一地区的盟友,特别是其中份量最重的中东大国埃及;时光倒退一个月的话,谁能相信今天这一幕会上演?坚定执行亲美、亲以外交政策的总统穆巴拉克在民众抗议的压力下,如一块被用旧了的破抹布一样,被美国抛弃,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