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章晓铃

种下一种思想

记宣州区水阳镇市十佳村党总支书记葛兆沛


丹 心 一 片 育 明 珠
——记宣州区水阳镇市十佳村党总支书记葛兆沛

       伫立新珠村头,目极百顷絮棉,遥看千顷鱼蟹,脚下一条条宽阔的水泥道路,宛如一条条环绕水乡的彩带向前蜿蜒伸展;一个个整洁靓丽的村庄,就像一颗颗晶莹璀璨的明珠,向世人展示她生命的活力;田间地头,河边路上,村民们忙忙碌碌,来去勿勿,从他们的身影里,却时时透溢着圩乡百姓奋发进取的浓浓气息。这里,文明之花叶蕊盛开,大放光彩;这里,村民生活殷实富裕,又在追逐新的梦想;这里,党群干群关系和谐,展示出一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繁荣景象。
 ...

Read more

浅谈水阳镇渔业生产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浅谈水阳镇渔业生产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宣州区水阳镇党委督查室督查员 章晓铃
 
水阳镇位于宣城市宣州区北部,地处皖苏两省四县交界处,交通便利,辖4个社区、24个行政村,9万人口,10.2万亩耕地,5万亩可养殖水面,总面积205平方公里。圩内土地肥沃,沟渠纵横,水网密布,是宣州区主要的粮油棉及渔业生产基地。改革开放33年来,尤其是《渔业法》自1986年1月20日颁布以来,该镇宣传贯彻渔业法的力度和深度不断加大,水产业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综合经济效益快速上升,产业比较效益明显凸现,已迅速成长为该镇村级集体经济和农民致富的支柱性产业。
 
...

Read more

微博大家谈:我看微博及博文的写作特点评析


 

微博大家谈:我看微博及博文的写作特点评析
————博文阅读与范例选评

章晓铃

 

 

      1、哲理式如:
      迟夙生:“今天微博改变生活,明天微博改变中国,后天微博改变世界。”微博——正因其技术而造成“围观”,以致于形成影响人们生活的社会趋势……
  &nbs...

Read more

鳡鱼有情泽乡邻,白沙染血映忠魂


 
鳡圩村位于金宝圩东端,处于千年古镇水阳北部,与江苏高淳仅一河之隔,从古镇水阳街道沿金宝圩埂往北2公里,就是历史悠久的古村落——鳡圩。美丽的水阳江,弯弯曲曲,终年默默流淌,静静的江水在此划出了一道优美的弧线,缓缓的江流,在此留下了一片长约2公里的沙滩。沙滩头园,中高,尾悠长,远远望去,狭长的沙滩,就像一条迎江流而上的鳡鱼,俗称鳡鱼嘴。沙滩西旁,古村落鳡鱼就由此而名。往南,过沙滩尖头,西边也有个古村落,名白沙头。古老的鳡鱼,主要指古村鳡鱼和白沙头,南北长约3公里,东西宽约800米的地界。
自古以来,鳡圩人杰地灵,不仅有美丽动人的传说,更演绎出许多可歌...

Read more

金宝圩里有半边,丁湾古来多人才


 
金宝圩民谚:丁半边,刘半边,唐包心。民谚的“丁半边”指的就是现在水阳镇丁湾村的丁姓人家,丁姓有此誉,不仅仅是指丁姓人丁之兴旺,更重要的是指丁姓自古多人才,因此,更有“金宝圩里有半边,丁湾古来多人才”之说。
丁湾村位于金宝圩的西端,毗邻芜湖县,处于裘公和杨泗街之间。目前,是水阳镇第二农业大村,辖40个村民组。
丁湾村历史悠久。三国时期,这一带,中间是一片开阔的草地,四周是低洼的水塘,阳光下,深绿色的草地,一碧茫茫,就像一块巨大的地毯铺在金宝圩上,静静的水塘,映着蓝天白云,野禽悠然,芦苇轻漾,悠静中充满着生机。
公元235...

Read more

合力共建新农村,宣州水阳一奇葩


 
裘公社区名村简介 
 
裘公社区位于水阳镇西部裘公河畔,辖21个村民组,4个居民组,总户数1345户、总人口3948人(非农1334),耕地面积2573亩,水面964亩。区域总面积4.5平方公里,其中集镇呈“土”字形街道面积1平方公里。
 
一、    千年裘公渡,历史变迁多
 
裘公渡有这样一个美好的传说:三国时期,丁奉将军率领10万军民建成金
宝圩后,在东南西北设立渡口,以方便四面八方的交往与管理。西渡口有一个姓裘的老翁常年在此接送过往行人,为民劳碌,深得众望。...

Read more

繖垾火种播金宝,新农村建设硕果甜


繖垾火种播金宝,新农村建设硕果甜
——新珠名村简介 
在沟渠如网、阡陌纵横的千年古镇水阳金宝圩中心,有一个名扬皖东南的村落——新珠村。它拥有32个村民组16个自然村,4247亩耕地,1709亩水面,858户村民,3170人口。这16个自然村如一颗颗晶莹的珍珠,围绕2500亩宽广水域的繖垾滩四面分布。这里的人民勤劳勇敢,战天斗地,抗击日伪,发展生产,建设家园,谱写了一曲曲振奋人心的凯歌。
 
一、       芜当宣高中心县委机关活动所在地。
 ...

Read more

说说“水阳五宝”


  说说“水阳五宝”

  图/文章晓铃

  水阳,是江南水乡的美丽古镇。她座落在宣州区以北水阳江中下游,地处皖苏两省一区三县交界处,东与高淳县、西与芜湖县、北与当涂县隔河相望,鸡犬相闻,眷戚连姻,亲如一家。

  水阳,又是宣城市十万人口的重镇。东临水阳江,西傍裘公河,北有清弋江水三河汇流奔入长江。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特有的圩湖地貌,环圩105华里长的金宝大堤,将圩内10万亩良田、5万亩水面揽入怀中。水乡古镇,四面环水,圩内良田沟渠,阡陌纵横,在初升的太阳下,犹如泊在水面上闪耀晶莹之光的一片绿色荷叶。

  水阳,更有一个好听的名字&mdash...

Read more

我所认识的农民故事家陈金顺


  我所认识的农民故事家陈金顺

  章晓铃

  我与金顺的认识,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那时他还是一名水阳中学初二年级的学生。王晓峰老师当时在水阳镇政府工作,他组织我们当地的文学青年成立了一个文学社,并在《敬亭山》编辑部张亚和孔令培两位老师的指导下,办起了《水阳江》文艺刊。记得那时就采用过金顺的作品。现在回想起来,成才如今的农民故事家陈金顺的处女作当首推在《水阳江》发表。

  在人们的眼里,那时的陈金顺只是个乳臭未干的孩子。见人怯生生的,讲不出一串一串的话。他把谁都看作自己的老师,得到文学书籍如饥似渴地日夜捧读,就象饿了三天的馋佬瞅见了白生生的米饭团子。自从他的作品在《水...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