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朱国成

研究重点集中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绩效、薪酬管理保持持续思考,目前的兴趣集中于集团人力资源管控方面。

远离被动式消极心态


远离被动式消极心态

文,朱国成

首先声明,被动式消极是我创造的一个词汇,它不同于作为并列词组的被动消极或消极被动,而是一个偏正式词组。

什么是被动式消极呢?

刚刚被提拔当上部门经理的小A,一方面自信满满,另一方面对公司、对老板满怀感恩,于是希望大展拳脚,打出一番天地来。真正开展工作的时候,才发现这个部门经理和之前做员工大不相同:原来作为员工就是很单纯地就是做好自己的事情,当上部门经理,精力都耗在工作之外了,部门之间的关系不好协调,要是涉及到分管副总之间的不同意见,夹在中间很难受;提出的几个建议,领导没有明确的态度,都悬在半空里不上不下;最近又传说要调整部门职责,组织和人员也可能要...

Read more

坏公司的标配就是老板不敢投入加上人人骑驴找马


坏公司的标配就是老板不敢投入加上人人骑驴找马

文,朱国成

正如那句注明的谚语所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都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讲这句话套用到公司上也是基本成立的。但是,如果非要找出坏公司的共同性,那么有两点的确是基本相通的:

第一点,老板不敢投入。老板或者在前期已经完成了个人的原始积累,现在变得缩手缩脚,一方面是求稳胜过求变,另一方面,也是更本质的则是不敢于将前期的收益拿出来做投入,有种落袋为安的感觉。这种情况本来无可厚非,但是这也已经注定了这样的公司能够稳住局面就不错了,被颠覆、被洗牌只是时间的问题了。特别是别想着有一批牛人来追随了,因为老板已经盆满钵满,但新进入的人仍然需要...

Read more

老板与中层的良好互动是一家好公司的重要指标


老板与中层的良好互动是一家好公司的重要指标

文,朱国成

常常听到公司里老板和中层之间互相抱怨、指摘,老板认为中层越来越听不懂他的话,理解不到位,活干得各更是不到位;中层则认为老板脑子是不是进了水,不了解实际情况地瞎指挥。总之,感觉起来就是洪洞县里没好人。

固然,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双方之间缺乏良好的互动,而造成起初的信任越来越稀薄,最后到了上面的这种尴尬的地步。

老板与中层之间的关系是公司里最重要的关系之一。除去公司治理层面的合伙人关系,老板与中层之间的关系是公司里最重要的关系了。如果认为企业经营团队之间的关系是治理结构问题,那么高层和中层...

Read more

小公司招聘劣势多多,但如何反败为胜


小公司招聘劣势多多,但如何反败为胜

文,朱国成

在小公司做招聘的人往往会感觉比较憋屈,招聘难度大,似乎就是大公司挑剩下的才来小公司。如此情形,招聘专员们在面对岗位空缺的时候也只能是无奈地抱怨,事事不如人,让我怎么招人?

首先必须承认,相比于知名企业、大企业,小企业在招聘中存在着非常多的劣势,知名度、薪酬、福利等等,都无法与大公司相提并论。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人员的招聘还马马虎虎,在吸引关键人才上就完全力不从心了。

那么是不是说,小企业就一无是处,只能等着拣剩儿呢?可能好多人会说,小企业氛围好、人际关系简单,这也是优势啊。我要说的是,这些方面,因公司而异、因人感受而异,大公司不一定在...

Read more

把扯淡的精神头用到实干中去


把扯淡的精神头用到实干中去

文,朱国成

扯淡多了,实干就少了,因为扯淡耗费时间、精力,甚至比实干还耗费得厉害。很多企业在用大量的时间扯淡,让扯淡占去了大量做实际工作的时间,这是最大的浪费,是企业效率的黑洞。

几种典型的扯淡

扯淡一:无休止的会议。不会开会是很多企业的大问题,经常见到的情况是短会开成了长会,有关无关的人一大堆,开会跑题跑不停,有讨论没结论,开成老板一个人的演说专场,等等。最后的结果是,所有人都默不作声,或者偷偷地翻朋友圈。这样的会议简直是谋财害命,谋的是公司之财,害的是员工之命。

扯淡二:低价值的协调。企业里需要协调的事情多了去了,一件具体工作在多个部门间的分工,...

Read more

乌龟为什么叫乌龟


乌龟为什么叫乌龟

朱国成

这个问题是在从美术馆到阜成门的公交车上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问她爸爸的。这个问题真是很有意思,是啊,乌龟为什么叫乌龟呢?

这位爸爸的回答几乎是每个人都可以想到的,很早、很早的时候,人们就跟乌龟叫乌龟,所以现在就叫乌龟了。这个回答还算过去的,当然也算不上什么好。反过来一想,如果这个问题提给我,我会怎么回答呢?于是我仔细地想了一路。

是否可以从文字的角度去去回答呢,或许我会给她画上正体字 ——这个字真的不是写出来的,而真的是画出来的啊,这就是一只乌龟啊:上面是头;中部左侧是小短腿;右侧则是龟壳,而且还有花纹;下面是尾巴。换句话说,最早的人...

Read more

卖瓜记


卖瓜记

朱国成

上承前几天写的《种瓜记》,今天回忆旧时卖瓜的几个片段。

从村子里第一家“破地”——第一家开始摘瓜,村子里的老少年们的注意力就集中到瓜盘上了——正是这个原因,“盘”这个词对于我并不是新鲜,“大盘”不过是炒股嘛,俺们村在二十年多年前就用来表示西瓜价格了。从这个时候开始,人们碰头之后三五句里总是离不开瓜盘了。

一般在下午67点的时候开始摘西瓜、装车,若是一亩地西瓜一般隔天摘一次,第二天凌晨34点的时候就赶到县城的批发市场上。夏天到这个时间,天已经不...

Read more

谁“在思维的烂泥潭里缠斗为欢”


谁“在思维的烂泥潭里缠斗为欢”

朱国成

作为知名财经作家的吴晓波本来大可不必趟王林这滩浑水,而王林大师将包括马云在内的商业领袖也牵连进来,吴晓波恐怕就有出手的必要了。他选择了一个相对巧妙的缝隙,这些商业大佬、明星乃至高官们来看王林大师,是怀着对未知世界的极大好奇心,就是奔着现在科学也解释不了的特异功能去的,所以跟智商低不低、有没有安全感是没有关系的。

这个角度很不错,的确,我们所认知的世界是有限的,而相对地尚未被认知的世界更大,也更有吸引力。不管是谁,不希望能有机会去看看神秘的未知世界呢?为了证明未知世界的存在,吴晓波列举了很多例证,比如孔子的“...

Read more

种瓜记


种瓜记

朱国成

又到了吃西瓜的季节,各个水果档口上都摆着西瓜。这不禁勾起在农村时种瓜的回忆来。特别是当我看到一条新闻,在洛阳市,一群进城卖瓜的农民守着他们的西瓜席地而卧,路灯昏黄一片,我实在无法抑制地要将当年父兄种瓜的种种情形写下来。

樱桃好吃树难栽,西瓜也一样。种西瓜是从前一年秋冬时候开始的,在秋冬之交没有什么农活的时候,就要将预备种西瓜的地堞起瓜垄,就是一条浅沟一个瓜垄,将来西瓜种在瓜沟里,而西瓜秧、西瓜爬到瓜垄上,根要水肥,而西瓜则要干爽,否则易裂易烂。

待到开春三月初,就要动手种瓜了。北方的三月份还是春寒料峭,而且干旱无雨,这就要先种下瓜子,然后往瓜沟里浇水,再覆盖上地膜...

Read more

没有附加值的薪酬不值钱


没有附加值的薪酬不值钱

文,朱国成

“穷得只剩下了钱“,这句矫情得没法和小伙伴玩耍的话,却是很多处于员工流失困境中的中小企业的真实写照。当员工大量流失的时候,这些企业似乎没有其他可以拿来说事儿的,真是“穷得只剩下了钱“;其他什么感情留人、事业留人似乎都跟自己无关,只能在钱上找齐了;甚至即使把薪酬涨到与挖角企业相同的水平,也未必能够将人留下。

为什么这么残酷

一家传统的软件企业,迟迟不能确定新的业务模式和方向;员工们面对着风起云涌的互联网浪潮,纷纷按捺住不、开始寻找外部机会;互联网新贵们用更具诱惑力的薪酬和行业前景,将传统软件企业一批...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