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管是PE圈,还是社会民众,大家都热衷讨论有关“全民PE”和大跃进的话题。最直观的表象是钱多,动辄几十亿规模的新基金不断成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创投市场的投资金额,已经超过去年全年。
目前的PE市场,不仅包含传统的PE公司、券商直投子公司,还包括大批的草根PE。从表面上理解,全民PE,意味着大量业余投资者参与其中,也就难免推波助澜吹大泡沫。
但PE作为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和金钱资本的组合体,其本身就决定无法全民化。PE得以存在和发展,不仅是因为PE有钱可投,更重要的是可提供增值服务,譬如提升企业管理运营质量、优化企业结构,从而...
作者文章归档:廖梓君

廖女士具有证券市场18年从业经历,对资本市场有深刻的了解和洞悉,具有丰富的行业资源及投资经验、挖掘评估投资机会的能力。06年以来直接负责主导投资的成功案例逾11个,涉及投资金额12亿人民币。
此前,廖女士曾担任深圳市同威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中信基金管理公司机构总监、联合证券公司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助理、中信集团中大投资管理公司业务部总经理、华夏证券深圳分公司基金部负责人。廖女士所参与的投资案例包括交通银行股份公司、太平洋保险股份公司、平安保险(集团)股份公司、银河证券股份公司、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银行股份公司、山东通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廖女士拥有武汉大学硕士学位。
中小板创业板的市盈率将腰斩
廖梓君,君盛投资(全称“君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董事长,是国内PE行业少数女掌门人之一。
她出身券商,曾任华夏证券深圳分公司发行部负责人、联合证券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助理、中信基金管理公司机构总监,2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她见证了中国证券市场三轮牛熊市。
中小板创业板的市盈率要腰斩
《21世纪》:过去一年PE业都在过冬,IPO几个月都处于暂停状态,股市表现也阴晴不定,您对此怎么看?尤其是怎么看待投资项目的退出?
廖梓君:国内股市在过去一段时间IPO暂停,这是一个非常态、极具中国特色的现象。我相信2013年上半年就会...
切莫错过深化新股发行改革最佳时机
证监会大半年以来的新政,集中体现在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强化信息披露机制和惩罚力度、力推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等方面,切中了资本市场积淀已久的顽症和要害。但这一系列的政策组合拳在执行过程中,遭遇到了层层阻力和压力,其中既有来自既得利益团体的阻挠和干扰,也有来自社会各阶层的曲解与抱怨。
现行的新股发行监管行政化,是导致沪深股市百弊丛生的根源。行政审核本质上不仅在为拟上市公司的信用背书,而且往往通过控制新股发审节奏来影响指数的涨跌,有意无意把指数的涨跌作为监管的标准和依据,其结果是让市场的不合理估值泡沫一直存在。许多市场参与者习惯了这种错位的监管导向,致使这种错位的市场思维一再延续。近来...
新股发行不能再“画皮”
郭树清先生履任证监会主席半年多来,各项重大监管政策密集发布,被市场赋予“郭树清新政”的美名。新政集中体现在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强化信息披露机制和惩罚力度、力推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等十个方面,切中资本市场积淀已久的顽症和要害,给中国资本市场开出了一剂标本兼治的良药。但是我们也担心这一系列的政策组合拳在执行过程中,一定会遭遇到层层阻力和压力,既有来自上层官僚的折中与妥协,也有来自体制内既得利益的阻挠和干扰,还有就是短期内来自社会各阶层和众多媒体上的抱怨与曲解。
吵杂与乱象
最近浏览媒体报章,看到许多所谓经济学者、大学教授、资深评论员在媒体上惊呼新股破...
分水岭到来 中国PE行业进入洗牌期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简称“PE基金”)作为一种投资于实体经济的金融资本,不仅是改变产业格局、促进中国当下新兴产业的迅猛发展、推动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力量,也是投资者创造财富的工具,是改变财富分配格局的重要因素。2012年到2013年受一系列因素影响,PE股权投资行业将进入洗牌阶段。
中国PE时代回顾
PE(私募股权投资)这个舶来品在七八年前还只是被少数中国人所知。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到2005年,这个阶段主要外资PE机构大显身手、占主导地位,如TPG、凯雷以及高盛、摩根士丹利这些外资投行的直投部门。这些专业的PE机构成功分享到了中国经济崛起、企...
邪恶投资的起源
作为一个PE团队成员,每天要做的工作就是分析或到各地实地考察大量的项目。
最近半年多来,在实地考察和参与项目评审会过程中,陆续出现了几个很有代表性的案例,这些项目公司的过去和现在都有相似点:
企业都是从原国有或原集体所有制转制而来,都经过一番眼花缭乱的股权变更和数字游戏,目前的公司经营效益和发展势头都很好,高管队伍团结齐心,技术在同行中领先,产品有一定的市场品牌度,都已达到或超过中小板和创业板的上市条件。
如果有资金的追加投入,企业能迅速扩大产能、提高市场份额,今后企业上市了,企业和作为投资方的我们都能有很好的预期收益。
前景似乎很美妙,但是,...
PE家笔记:跑马圈地难以成就的
最近,不管是PE圈,还是社会民众,大家都热衷讨论有关“全民PE”和大跃进的话题。最直观的表象是钱多,动辄几十亿规模的新基金不断成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创投市场的投资金额,已经超过去年全年。
目前的PE市场,不仅包含传统的PE公司、券商直投子公司,还包括大批的草根PE。从表面上理解,全民PE,意味着大量业余投资者参与其中,也就难免推波助澜吹大泡沫。
但PE作为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和金钱资本的组合体,其本身就决定无法全民化。PE得以存在和发展,不仅是因为PE有钱可投,更重要的是可提供增值服务,譬如提升企业管理运营质量、优化企业结构,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