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李强强

中国计算机报记者

编者的话:向磨难致敬


铁西用了八年时间才证明了当初的选择是对的,它的故事即便不是一幕历史剧,也能从一个角度解释什么是中国工业精神。更可贵的是,并不是每个工业城市都有同样的勇气。京东方久未走出亏损,如今终于峰回路转时反而平静了许多。磨难成就了京东方。

 

还记得温家宝总理在北川写下的多难兴邦吗?他曾说“经受过灾难的同学会更加努力”,如今看来,经历过磨难的产业和城市,才能站得愈加笔直。

 

偶尔我格物致知地想,我们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以与一个人的成长类比,磨难使人进步,顺风顺水却有可能一事无成。如果不是逼得工人发不出工资领不到保险,铁西会毅然决然地搬迁出城吗?没有工人护厂围堵区长七小时,铁...

Read more

编者的话:商业世界要不要江湖思维


国美事件不完美收官,到现在已经不可避免地演变成一个既一本正经又滑稽好玩的桥段。说严肃是因为这是一场事关资本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的意志抗争,而这个话题被人们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地争论了好些年。说滑稽则是因为对决双方到了最后已经逐渐有了“不蒸馒头争口气”的江湖思维——还有,围观者的态度也是滑稽因素之一。

我们养成了一个习惯:每至商业世界争吵不能平息时,我们通常会向过去中寻找相似案例,而不是问道未来。八年前,新浪网刚刚崭露头角,新浪六人董事会将时任CEO的王志东杯酒释兵权。彼时,“王志东出走”也曾引发过一场全民讨论。类似的桥段还有张树新、屈云波、王峻涛……被称为“感性CEO”的一代中国职业经理人们...

Read more

编者的话:谁在扼杀创新


在面前的这期杂志中,我们用了较大的篇幅来解构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光伏、风电和锂电。如此不吝笔墨,盖因这个领域至今仍然缺乏一些普适的规律和原则。

起步、结盟、扩张、降价、恶性竞争、价值地位下沉,这个产业价值递进链条,迅速把家电、计算机等行业从蓝海领域拽向红海,而我们的新能源产业正在迈上一条与以往别无二致的恶性循环。在更值得警惕的是,上述递进周期正在缩短,在光伏太阳能等新能源领域,这个周期长度到了几乎要比一个基钦周期还要短的程度——光伏电价从“四元时代”大步迈向“一元时代”就是最好的例证。

2002年,尚德电力第一条10兆瓦太阳电池生产线正式投产,产能相当于此前四年全国太阳电池产量的总和...

Read more

编者的话:污染政治


做新闻的人,最后大抵到都会变得幽闭和悲观。我喜爱的摄影师卡特就曾以“抱歉,生命中的悲伤远远超过了欢乐”为跋,结束了自己伟大一生。我还眼看着我的几位老师,从一个个愤青,磨砺成悲天悯人、自我折磨的苦行僧。这里面,除了规律使然,还有一些其他原因。

 

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恐怕在于,他们看到了更多的假恶丑,却因为职业使然而无法回避。在这个世界上,一些糟糕的规制被认为是必要的,指引我们从善如流、远离丑陋的规制则时常被丢弃。紫金矿业在东窗事发前,曾被环保部门多次批评并勒令整改,但这些关于危险的警告丝毫没能阻止悲剧的发生。

 

再来看看另外一重意思。政府官员辞去公职转投企业,或者...

Read more

编者的话:应该理解任正非


华为能否继续过去的辉煌呢?一个更明显的迹象是,任正非的那把价格刺刀已逐渐锈蚀,技术+低价双轮战车已无法带领华为走得更远。从近年来华为在国际市场遭遇的挫折来看,华为习以为常的惯性思维已经在困扰其走向更广袤的国际市场。

 

任正非是过去十年中国产业的代表,但有人强调他所代表的时代已经过去。

 

任本人用了22年时间,在华为内部树立了一个威严的家长形象,对外则处处表现出理想主义的执拗——一个优秀的企业家若想在国际舞台上表演,具有政治智慧是充分条件。而政治智慧似乎从来就不是任正非所擅长的,这一点,在收购2008年收购3Com失败、收购摩托罗拉遇阻以及与思科的诉讼中表现得尤...

Read more

编者的话:近则不逊


总会有那么一些人逼着你学习善良。倘若这些人中间恰好有你认为的朋友,不管你认为自己是不是足够优秀,你还必须复习一种叫做宽厚的东西。否则在一个逼仄的环境里,一些明里暗里的攻讦到最后说不清楚会造成谁的分裂。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但只有你自己认为屎盆子里吃食的没你的份儿,谁知道呢。

人心即是江湖。在我看来,没有任何一种品行比宽厚更加贵重,1000吨稀土也比不上50克的宽厚贵重。那么我想要些什么呢?我无非是想和一群品格清爽的人为伍,在一个寂静的夜里还能默念几个朋友的名字。

如今我们时常对比,终于知道了宽厚有时候并不是那么容易办到,“揖让而升下而饮”已经是极为难得的气度,...

Read more

编者的话:我们为什么不同


我们数着时间,等着和你一起翻开新年的第一页。

 

多少年来每逢此时,你们都从铺天盖地、各种形态的媒体那里听到同一个音调:有关我们的GDP增速是多么地牛,我们卖掉了多少万辆汽车,我们某某产业规模又超越了美国,我们的政府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如何努力,以及即将开始的一年是多么地充满希望云云。我们相信你看这本杂志,并不是想看到类似的套话再次向你们重复。

 

新闻是一条河流,每天流经我们眼前。相信你和我们一样,没有忘记春寒时节的富士康,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瞬间陨落。这个中国最大的代工企业,选择了用如此沉重的语气来告诉我们产业链转移与升级需要多大的魄力。富士康事件直接点燃了产业西...

Read more

【被替换掉的封面文章】杜双华:中国第二富豪的失败抗争


如果说沈文荣和沙钢的故事代表了一批中国民营钢企的成长,杜双华和日钢则代表着另外一股钢铁势力:它们因民营速度而一鸣惊人,却也要在接下来的每一天和体制博弈。

 

 

杜双华:中国第二富豪的失败抗争

 

 

 

文/本刊记者  李强强

 

 

杜双华被迫放弃了自己一手养大的孩子。与体制抗争三年后,“中国第二富豪”在不情愿与不得不之间被“招安”。

今年2月底,山钢重组日照钢铁的最后交割将完成,按照惯例,杜双华安排的一名员工,需要象征性地把一把钥匙交到山东钢铁集团人员的手中。尽管杜双华已经表态称会配合国家重组钢铁...

Read more

编者的话:尊严问题




官司能不能打赢已不是“东星救主”的关键,东星航空已经破产,兰世立刑期将半,诉讼平添了几分象征意义,说来说去还是尊严问题。我们刚刚报道过的网秦科技,在赴美IPO前意外被央视315晚会曝光,与大多数命运相似的企业不同,网秦选择了辩白——尽管代价可能更加惨烈,但没有什么能阻止网秦找回尊严。
关于东星航空与兰世立,还想多说一句:改革绝非一朝一夕之事,作为产业中的一份子,任何一个企业主体都应踏准产业发展的节拍,欲速则不达。此理甚明。
话语即权利。与沉默的大多数相反,新产业里总有不甘沉默者,网秦仅仅是万千之一。要我说,他们之所以不甘沉默,绝不是想要证明说话者本身与众不同、是芸芸众生中的佼...

Read more

东星航空:尊严问题


  官司能不能打赢已不是“东星救主”的关键,东星航空已经破产,兰世立刑期将半,诉讼平添了几分象征意义,说来说去还是尊严问题。我们刚刚报道过的网秦科技,在赴美IPO前意外被央视315晚会曝光,与大多数命运相似的企业不同,网秦选择了辩白——尽管代价可能更加惨烈,但没有什么能阻止网秦找回尊严。

  关于东星航空与兰世立,还想多说一句:改革绝非一朝一夕之事,作为产业中的一份子,任何一个企业主体都应踏准产业发展的节拍,欲速则不达。此理甚明。

  话语即权利。与沉默的大多数相反,新产业里总有不甘沉默者,网秦仅仅是万千之一。要我说,他们之所以...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