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阎栋

10年工程管理、5年企业高级管理,3年项目投资,喜爱思考经济、商业、宗教、哲学。

当你遇到蛋疼的上司


经常有朋友跟我诉苦和上司不合,就如同遇到让自己抓狂的部下一样,每个人都会遇到让自己蛋疼的上司,这样的概率并不比摆小摊遇到城管的概率低。当你遇到一个令自己极其不爽的领导时,会极大的挫伤工作积极性、降低工作效率,久而久之这种负面情绪就会慢慢扩大,会让你对所在公司甚至行业产生厌恶感。如果你没能把握好这一关,也许一个蛋疼的上司就会改变你人生的轨迹。

单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舒缓自己的心理情绪,也许能够让你一时心平气和,但无法最终解决问题。我们必须透过现象,剥丝去茧,直达事情内核,只有通过分析了解了问题本质,才有助于你真正的解决这个问题。下面请随我一起来客观的分析一下遇到蛋疼上司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

Read more

撕裂的中国人


  近日李双江之子打人事件沸沸扬扬,紧接着在微博上看到这样一条信息:“我的印象中军队的职责是保家为国,而不是养—大批闲散且滥用职权的唱歌、娱乐等搞杂耍的娱乐人士。这些人武不能上阵,文不安邦,纯属多余。我建议:撒消和解散部队文艺团体,让军费用在该用的地方。浪费可耻啊!”表面看,这是因反感个体权贵势力的肆意妄为,进而迁怒于整个群体的非理智声音;实际上,这体现了不同群体之间审美情趣和判断标准的南辕北撤。这样不同群体之间的鸿沟和差异在当代中国并不少见,而且愈演愈烈。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像青春期少女的乳房,伴随着经济增长而野蛮生长,就如同有人变成巨乳美...

Read more

将人领入歧途的所谓“经验”之四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愚蠢指数:2颗星

上海有一本著名的面对大众百姓的理财类杂志《理财周刊》的口号是: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在人民大众普遍富裕起来的今天,理财确实是生活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如果理财得当,可能你的收获要远超过正常的工作收入。但其实,理财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内容,在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理财的重点应该是开源节流和定期储蓄;在有一定经济能力的情况下,理财的重点应该是选择合适的投资项目以求回报。然后当下的理财市场和理财概念已经妖魔化了,已经变成疯狂向人们兜售所谓理财产品,而这些理财产品大多数并不会给你带来很好的收益。

理财是种理念而非产品

理财首先是一种生活理念,而非购买几...

Read more

将人领入歧途的所谓“经验”之三


我的成功可以复制

愚蠢指数:三颗星

在中国的每一位有志青年都知道“我的成功可以复制”这句话,并把它做为成功箴言,而每当我看到我老妈的崇拜偶像--唐骏同学声嘶力竭的握着拳头说“我的的成功可以复制!”的时候(也许唐骏并没有握着拳头这样说,但我总是不自觉地这样意淫),我总会想起电视上某个相声演员握着同样的拳头表情怪异地说“Just do it!”的画面。向成功人士学习本有益处,但是如果过于强调成功而忽略了失败的教训,就变成弊大于利了。

首先成功根本没法复制。每一个成功都有一定的偶然因素在里面,都包括着不断的试错、见机...

Read more

将人领入歧途的所谓“经验”之二


  一流人才在华尔街二流人在企业三流人才在政府

  愚蠢指数:五颗星

  经常有人说美国的现状是一流人才在华尔街、二流人才在企业、三流人才在政府,然后就感慨我们中国也应该如此这般,认为我们企业界的人才都应该是精英才对,所以大家时下也都认同了各类精英和人才应该汇集到在金融业和企业里,并拿着合理的“精英”级收入。甚至我碰到一些在政府部门任职的人士也认同的这样的观点。其实中国和美国的国情和发展阶段根本不一样,完全不能套用,本人的看法是刚好相反。美国有着成熟的制度,有一整套完善的机制和监管来维持着各行各业的正常运作,并且美国作为全球金融中心,通过各类金融手段控...

Read more

将人领入歧途的所谓“经验”之一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能听到各种各样所谓成功人士的经验之谈,有些话传的多了,就演变成所谓的定律或“金玉良言”了。而当初这句话最早出来的时候,可能只是从一个很小的方面来观察的,或者只是对局部现象的描述,但传来传去,似乎就被包装成了真理,被无数的人顶礼膜拜,可是殊不知这些话,不但不能把你领向真正的成功,反而会把你领入歧路而不自知。下面我们一起来剖析一下所谓的“经验”之谈。

  你的未来收入取决于你最亲密的6个朋友

  愚蠢指数:三颗星

  这是最近几年比较流行的一句话,大致意思是想要知道你未来的收入会如何,就把你最亲密的6个朋友...

Read more

如何寻找下一个达芬奇?


  一个经营多年的高端家具品牌—达芬奇,由于造假事件,几乎在一夜之间轰然倒塌。达芬奇将委托国内家具厂家生产的家具,先是出口到国外,在从国外重新进口到中国,造成进口商品的假象,将普普通通的家具卖出天价,比如新闻中报道的某一款床,国内厂家只卖3万多元,到了达芬奇摇身一变则要卖出三十几万的天价。而且其标榜很多所谓实木雕花、实木家具,根本并非实木,而是树脂浇模一次成型的雕花,实木家具也并非全实木,而是密度板加实木贴皮。其实根据我这几年来对国内家具市场的研究,达芬奇绝非个案,市场上还存在着很多的“假洋品牌”,只不过达芬奇将这种假冒的手段做到了极致,公然卖出令人咋...

Read more

和动物有关的管理定律之懒蚂蚁效应


  懒蚂蚁效应是非常有意思的一则管理学定律,它的来源是这样的:

  日本北海道大学的进化生物研究小组对三组分别由30只蚂蚁组成的黑蚁群的活动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发现,大部分蚂蚁都很勤快地寻找、搬运食物,但每一组中都有少数蚂蚁却整日无所事事、东张西望,研究人员把这部分少数蚂蚁叫做“懒蚂蚁”并在这些“懒蚂蚁”身上做了标记。之后研究小组断绝了蚁群的食物来源,这时那些平时工作很勤快的蚂蚁表现得一筹莫展,而“懒蚂蚁”们则“挺身而出”,带领众蚂蚁向它们早已侦察到的新的食物源转移 。原来&ldquo...

Read more

让富人们“跑”一会儿吧!


  最近招商银行的一份《2011中国私人财富报告》引起大家热议,报告显示中国有50万人投资资产超过千万,千万富翁投资国内房地产的热情下降,投资移民意愿强烈。报告同时披露受访者亿万富翁中,约27%已经完成了投资移民,而正在考虑投资移民的占比也高达47%。也就是说越来越多的亿万富翁和千万富翁都正在执行或打算着“逃跑”的计划。总的看来,富人们移民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投资海外资产、为子女教育考虑和处于对财产安全性考虑的转移。纵观国人的反响,担忧气愤者居多,但也不乏对之理性批判和分析的声音。其实在我看来,完全没必要过分担忧。

  人走根仍留

  中国自从改革开...

Read more

和动物有关的管理定律之海豚哲学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海豚表演,当训练师训练海豚时,通常会拿一个圈叫海豚跳过来跳过去,每次听到训练师的一个手势或声音,海豚就会从圈中跳过去,然后训练师会从身边的水桶里拿起一条鱼作为奖励扔给海豚吃。久而久之,海豚就形成了条件反射,只要训练师拿起圈子,发出一个手势,海豚就知道跳过去会有鱼吃。如果训练师想要海豚跳过两个圈子,就会奖励海豚两条鱼。其实在大多数训练动物的过程中,都是使用了类似的方法。

  从这个小故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其实海豚哲学(或海豚效应)描述了两个概念:对待员工要及时奖励和员工目标行为之间的不一致性。这两个概念在企业管理当中都是管理者需要认真对待和重视的问题。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