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王明明
台湾三大书店
期待下个月「十二五」包容性增长
编按: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十七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等问题。中共中央政治局听取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稿在党内外一定范围征求意见后修改情况的报告。会议决定,根据这次会议讨论的意见进行修改后将文件稿提请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
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由国务院作为重要政府工作部署、在全国范围开展的综合性的空间规划工作,是国家:十一五」。规划所确定的全国国土空间最新布局办法。这一办法对。「十二五」我国经...
社会是一面镜子
尴尬的「中国式公益」
上海世博
邓小平的语言魅力
邓小平从不喜欢滔滔不绝的高谈阔论。话不在多,管用就行。他的语言简洁精辟,善于抓住问题核心,一语中的,绝少用形容词。简洁明确的语言,传达着耐人寻味的深邃思想。
他的女儿毛毛着手写《我的父亲邓小平》传记时,曾问父亲:「长征的时候你都干了些什么工作?」邓小平回答三个字:「跟着走。」
当孩子们问起他在太行山时期都做了些什么事?邓小平只回答了两个字──「吃苦」。
在评价刘邓大军的辉煌战史的时候,他也只用了两个字──「合格」。
1973年2月,邓小平从江西下放地回北京,毛泽东第一次召见他,开口就问:「你在江西这么多年做什么?」邓小平只用两个字回答:「等待。」
加拿大总...
红卫兵领袖的人生回归
蒯大富,1967届清华大学化学系学生。在「文革」中,蒯大富是北京红卫兵造反派的五大领袖之一,领导、参与了「文革」初期的一系列造反活动,「文革」后被判有期徒刑17年,先后被关押在北京和青海,出来后辗转到深圳经商。一波三折的变故,促使他由一个「红卫兵领袖」向普通人序列回归。
从今天的视角看,这样一个经历了「政治过山车」的人,他的身上有摆脱不了的时代印记,他的回归之路则浓缩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和现实。出于对历史的尊重和对人的命运的关切,我们采访了蒯大富。
64岁的蒯大富,身体已经欠安多时。交谈的时候,面部肌肉偶尔会出现抽搐,话说到一半,间或会戛然停止,陷入思索。过去4年,这个身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