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上海世博:谁该看,看什么,怎么看
在这个夏季,最热的莫过于观赏正在南非举行的足球世界杯。而对我们来说,还有更值得去看、去体验、去用心感受的,那就是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一个月来,平均每天约有10多万人参观,总数突破800万人次。除了普通观众,还有带着研究课题的城市专家,以及各地寻求城市发展问题答案的「取经团」,甚至一些专题研修班也开到了世博现场,他们抓住世博首次在中国举办的难得机遇,把世博当做研讨城市发展问题的大课堂,激荡出对未来城市的无限想象。
谁该看:世博会是城市管理者的「大课堂」和脑力激荡场
世博会开幕一个多月来,许多参观者已经从「看热闹」过渡到「看门道」,尤其是各地城市管理者,其意图更加明显,那就是借鉴学习世博会展现的先进城市管理理念、创意和技术,以此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王均金就提交提案,建议将参观世博会列为干部提高创新能力培训的一项内容。有此同感的还有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2010年上海世博会环境顾问的诸大建教授,他从试运行起共去了三次世博园。他认为,上海世博会有三种载体:展馆展示、活动表演和论坛演讲。同时,看世博有三种境界:看场馆是看世博的第一境界,走出场馆看活动是第二境界,而最高的第三境界,是超越场馆和活动去听论坛中的名人谈思想。他认为,如果你不是泛泛的游览者,而是希望对当前我们所处的城市社会和城市发展有一点深入的感受,那么实践区和主题馆才是最应该好好体会的地方。上海世博局城市最佳实践区部部长孙联生也表示,学界、商界、业界特别是政界人士,是最佳实践区对观众的主要定位。作为城市发展的主要决策者,政界人士决定了这里的案例能否在中国的城市变为现实。据介绍,世博会开园一个多月来,最佳实践区先后接待了20多批各地政府部门组成的专业参观团。
有地利之便,上海市多个区县、多条战线的党政干部已相继组团到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参观学习,率先走进家门口的「大课堂」、解剖城市发展的「活教材」。结合各自区县的区位特点,以及自身从事的城市管理和服务工作,他们在「对口取经」后感触良多。5月11日,上海市静安区委书记龚德庆带领区里十几个委办局负责人,到世博园城市最佳实践区「取经」。干部们表示,要把城市最佳实践区的成功经验,结合静安实际,融入正在制定的「十二五」规划当中,在旧区改造、文化遗产保护、节能减排等方面创新思路,争取创出一个「静安案例」。卢湾、徐汇、嘉定、宝山、长宁、青浦、黄浦等区也都由区委书记带队,区四套班子以及相关部门组团到城市最佳实践区「取经」。
与此同时,外地官员也纷纷到世博会取经。5月25日,中国城市发展2010上海世博观摩研修班「中国西部地区千人境内培训计划」正式启动,由西部地区公务员和专业人士组成的36个团组将从即日起分批到上海观博研修,总规模达1000人次。这项活动旨在为千名中国西部地区公务员和专业人士提供亲临世博现场、深度解读和分享世博资源的机会。在此之前的5月24日,由副省长带队的河北省考察团到上海世博园城市最佳实践区参观,学习来自世界各地的城市建设和发展案例,为该省城市建设「取经」。身处世博圈的长三角的城市管理者也将到世博园取经。据《东方早报》报道,「长三角民营经济优秀城市展评」活动6月底将举行。届时,来自长三角的城市管理者将前往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取经」,从自身城市定位出发,探讨学习城市管理经验。6月7日,全国总工会组织的200名全国劳模代表赴上海,进行为期两天的世博观展活动。这是全国总工会组织1000名劳模代表分五批、分阶段观展世博会的首批,目的是让劳模学习到世界各国最新的科技成就和先进的管理手段。
看什么:全世界的城市问题在这里都能找到答案
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而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无论大中小城市都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诸如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和贫富差距、公共服务缺失等各种「城市病」的挑战。世博会正是我们寻求城市问题答案最全面、最先进的平台。同济大学教授诸大建三次参观世博园最大的感受就是,全世界就城市问题的各种解答方案,差不多都拿到了世博会中,只不过散见各处,就看能不能把这些「珍珠」串起来。
比如城市垃圾处理问题。5月25日上海市静安区区委召开了中心组专题学习会,内容就是畅谈城市最佳实践区观后感。对于最头疼的城市垃圾问题,该区区委书记龚德庆对台北案例馆介绍的先进垃圾处理方式特别感兴趣,台北「垃圾不落地」处理方式走了14年终获成功,其秘诀是一靠制度设计,二靠公民教育。龚德庆提出,解决城市垃圾问题就要研究制度设计和公民教育的长效机制,要利用小区、社团的力量,教育居民特别是下一代,变「要我环保」为「我要环保」。
再比如城市交通问题。静安区的干部们对巴塞罗那的自行车租赁系统特别认同。巴塞罗那城区建了1000多个自行车租赁点,装修统一,市民要租赁自行车,只要购买价值30欧元的年卡,就能在每个租赁点刷卡借车、还车,每次使用时间控制在1小时内。静安区作为中心城区,一直受停车贵、停车难、自行车乱停放的困扰。参观的干部们建议,「在一些有条件的居民小区开设自行车租赁业务试点,让居民近距离的出行少开车、多骑车,也能缓解机动车停车难。」
对于城市规划跟不上城市发展需求问题,上海卢湾区规划局、建交委负责人实地走访了台北案例馆、马德里馆、阿尔萨斯案例馆后表示,「这些最佳案例的共同特点是因地制宜、高起点规划。」卢湾区参观世博会的课题题目是卢湾如何抓好世博机遇、放大世博效应,推进城区建设。台北案例馆的两大主题「无线宽带」及「资源回收」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在参观结束后举行的「头脑风暴」会上,区建交委主任陆进兵用「既近又远」概括了参观感受,「从硬件上看,我们在很多方面已经超越。但从软件看,我们的城市管理、环保节能理念,还有很大差距。」他认为,作为「十二五」期间的发展重点,南部滨江的规划建设可在「智能」、「低碳」上做文章。
针对未来城市发展理念问题,参观者首先把目光瞄准了节能环保低碳减排。5月20日,上海徐汇区主要领导和各委办局、街道的相关干部到世博会最佳实践区「取经」,命题作文就是节能减排。该区环保局局长刘辉对不来梅市「共享汽车」案例很欣赏。在不来梅有很多汽车俱乐部,会员花1.9欧元就可租到一辆小轿车使用1小时,连续租一周的价格不过130欧元,对于一些小轿车使用不那么频繁的上班族来说,租比买能省很多钱,不来梅也因为汽车保有量的减少降低了尾气排放。刘辉建议,如今在环境政策中,环境税是刚性的,而且只有国家、省市层面能出台,作为一个区,我们能否多研究一些局部政策,只有惠民、利民,老百姓有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才有了可持续性。而上海市长宁区调研团成员都是分管建设、规划的领导干部,通过学习城市最佳实践案例,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为长宁区正在编写「十二五」规划提供更加全球化的视角和更具前瞻性的眼光。干部们提出,很多案例提到了资源协调统筹,强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复合利用度的重要性,长宁区需要突出政策导向,鼓励低碳环保节能技术在城市建设中的广泛应用,相应的城市管理体制也要创新。
上海其他区县类似的学习会、讨论会也在举办,如虹口区拥有黄浦江北外滩黄金地段,奋力打造「航运虹口」的干部们对利物浦、汉堡等港口城市饶有兴致;拥有最长苏州河岸线的普陀区,对鹿特丹、成都的亲水宜居案例十分关注;坐拥江南水乡、朱家角古镇的青浦区,对法国阿尔萨斯的传统与现代共存兴趣盎然。特别是上海嘉定区参观团于5月17日参观了伦敦案例、成都案例、罗阿案例和汉堡案例馆等后,从中汲取了许多新城建设的理念经验。在罗阿案例馆,干部们得到启示:屋顶植被不仅美观,还具有净化空气、调节气温和及时排水的功能。这种善于利用空间的生态居住状态,正是目前嘉定新城追求的目标。
怎么看:亲身体验感受世博背后的城市运行管理
除了参观学习世博展馆的先进理念、创意、管理和技术之外,作为一场历时184天、国内外数千万参观者源源不断涌来的超大规模公共活动,主办者是如何保障其高效、有序、安全、文明运行的,对于各地城市管理者来说,更是不可错过的观察学习、体验思考的契机。比如,明年即将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的西安市,就已经打出了「今年上海看世博,明年西安游世园」的口号,该市专门派出干部到上海世博局挂职锻炼,学习上海世博会组织管理经验。6月4日,西安市由副市长带队专程到世博会为2011西安世园会「取经」。在了解上海世博会的运营管理情况后,西安市政府负责人表示,要向世博会好好取取经,把世博经验带到世园会上去。
经过上海市各方面的努力,世博会运营取得良好开端。6月1日,上海市举行世博会开园首月运行情况通报会称,世博园区首月运行平稳有序,各项工作逐步转入正轨,各类保障、活动、接待、安全保卫工作运行平稳,环境卫生状况良好,未发生重大责任事故和食品安全事故。据介绍,5月世博园区客运2233.57万人次,日均74.45万人次;园区内合计举行文化演艺活动3037场次,观演人数近400万;20万人次志愿者在园服务;出动救护车1258次。
为了充分保障世博会运营管理的总体指挥调度,上海市成立了世博会运行阶段的指挥体系,组建了主运行、安保、宣传及媒体服务、外事工作、接待服务5个指挥部。安保工作是办好世博会的重中之重。上海市政府制定完成了园区安保实施方案和专项安保方案,针对园区内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情况,制定了25项应急处置预案;安全检查实行全覆盖,形成了上海周边地区、上海口岸、上海市内交通、宾馆以及园区内六道安检关口。保障交通顺畅是世博运行管理的一个难点。上海市实行「分区域差别化管理」,以世博园区为核心,将全市划分为交通引导区、缓冲区、管控区三个圈层,在不同圈层实施不同的交通管理措施,同时借助交通综合信息平台、世博交通信息服务应用平台和世博园区交通信息子平台等3个平台和世博交通网、世博交通指南、世博交通咨询热线、手机和车载终端、自助查询宾馆触摸屏等七种方式,加快交通服务信息快速传递。在服务方面,与北京奥运会一样,志愿者再次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世博园区内外注册志愿者的总量超过20万人,总体框架是「一个称号」、「两个大类」、「三支队伍」,即世博会志愿者;园区志愿者、园区外志愿者;世博园区志愿者、世博城市志愿服务站点志愿者和世博城市文明志愿者。由于处处都有志愿者的热情、周到服务,世博各项服务保障被称为「世博会美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