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中国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过去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对于能源的需求也与日俱增。过去十年,中国每年电力需求都以53千万瓦的幅度上升。中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矿生产与消费国,中国70%的发电量都仍依靠煤,但火力发电的缺点就是会制造大量的温室气体,对环境造成危害,不仅如此,中国国内的煤矿、天然气及石油储量也日渐枯竭,这些因素是促使中国积极转向发展绿色能源的动力。
这几年,中国已立法通过要大力推动非水力性绿色能源计划,例如,在风力发电方面的进展就相当显著,2003年0.567GW的发电量,到2008年已达12.2GW,计划到2020年要达到100GW的目标。在太阳能方面,中国也希望从2009年的0.14GW,到2020年能达到1.8GW。中国能源政策转向,推动绿色能源利用也为国内相关(技术)工业提供极大成长机会。
(二)现行法律、计划与诱因
政府为推动绿色能源技术的研发,通常早期会采用直接补贴方式鼓励,当研究有初步成果要推向消费者时,才会从提供税率优惠方面鼓励消费者改变消费习惯。
(一)中国
中国基本上并未脱离计划经济体制,主要工业仍由国家掌控,像炼钢、石化及发电等,中国目前有五大发电公司,两个能源配送公司,过去能源管制是归发改委管辖,但后来改为国家能源委员会负责统筹,主席是温总理温。
大规模绿色能源技术投资项目是中国近几年才开始投入,一开始关注的是如何改善空气污染问题,近来,由于国际对气候变迁问题越来越重视,中国也开始关注其他绿色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主要是国务院提出政策,各地方政府订定计划负责推动。2009年,中国在相关绿色能源推动上的投资金额达346亿美元,领先全球,第二名的美国投资额为186亿美元。
1.清洁能源研究与开发计划
过去二十多年来,相关能源战略的发展计划都是由科技部负责推动,包括1982年的主要技术研发计划(是最早有关水力与能源有效利用的科技投资推动计划,2001-2005年就投资约10亿元)、1986年的863计划(一开始是在鼓励中国科技发展自主,减少对外国科技的依赖,早期以军事为主,后渐渐转向到自动化、生化、能源等科技研发)、1997年的973计划(能源与永续发展是此计划的主要目标,从1998-2008共支持382项计划,总投资额有13亿美元)、五年计划(中共十五计划是在863计划的基础上,继续投入24亿;十一五计划将能源科技列为863及973计划的主要投入项目;下一个五年计划预估仍将以绿色能源开发为主要目标)。
2. 绿色能源焦点
沼气是中国农村重要的家用能源来源,也可用来发电,但目前在往城巿的配送上仍有阻碍。虽然沼气不会排放温室气体,属于清洁能源,但在中国整体的电力供应上,仍只占相当小的比例,2006年,沼气供电量大约2.2千万瓦,目前政府对沼气原材料(农作或造林的残渣)是提供每吨19-22元的补助,政府也推出优惠政策让更多农民愿意退耕还林,种植生长快速的杨柳树,如此不仅可提供新能源,也能延缓西北地区沙漠化的速度,例如,在内蒙一个电厂每年可能焚化20万吨的杨柳树,生产210百万瓦的电力,燃烧的残渣也可用来当作肥料;这些用来沼气发电的材料也能被转作生质燃料之用。中国目前已经成为粮食进口国,这与中国发展沼气或有关联。
太阳能: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太阳能集光板生产国,前两年全球景气趋缓,中国生产的太阳能面板开始发展内销。中国目前已调高未来利用太阳能发电的目标,2009年政府公布一项鼓励发展太阳能发电计划,政府承诺补助兴建发电量0.3GW以上电厂设施成本50%,偏远地区甚至提供70%的费用。碍于中央目前仍正在评估未来到底是应以风力或太阳能发电优先,因此相关的优惠政策尚未全面启动。
风力:中国在有关风力发电方面的科技进展快速,2001年中共中央就开始鼓励风力发电,并给予减免50%附加税的优惠。2003年更扩大优惠范围,兴建小型风力发电计划地方政府可直接发包,生产出来的电力政府保证收购,也希望藉此吸引外资投入。期望用增加生产量的方式,压低风力发电的成本。海上风力发电也是未来可开发的方向。
4.诱因、补助与采购计划
中央政府的政策诱因工具包括补贴、赋税、价格机制、及生产奬励机制。对再生能源的补贴主要来自于所有用电人以增加电费的方式平均分担,大约每千瓦必须多付0.029分。政府也提供贷款利息优惠(最低只需2%),鼓励发展绿色能源。另外,政府也鼓励农户转种植可作生质燃料的作物,每公顷林地可获405元补贴,每公顷农地转生产生质作物则是补贴365元。政府也借着控制运输燃料价格,鼓励消费者改变消费习惯,如乙醇的价格固定在只有汽油的91%左右。前两年为因应全球金融危机,中国政府的景气复苏方案中就投入2100亿人民币(即整体方案的5.3%)用在环保及能源维护项目上。
(二)美国
有些人认为美国并没有一套完整的推动开发绿色能源方案,政府的支持也多属短期方案,只有在生质燃料方面政府比较积极鼓励,目标是在2022年实现生质燃料能和汽柴油混和使用。美国大多数相关的推动绿色能源利用方案多由州政府提出,而不是联邦政府提出。政府唯一做的是提供赋税诱因,鼓励企业投资在绿色能源发展计划上。
1.清洁能源研究与开发计划
过去二十多年来,美国政府之所以从事能源开发与研究主要是受到能源价格波动的刺激,负责机构是能源部,相关法律则包括1978年的国家能源法案、1980年的能源安全法案、1992年的能源政策法案、2005年的能源政策法案,以及2009年的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等。
2.绿色能源焦点
沼气是美国最早利用的绿色发电能源,美国大约53%再生电力来自沼气,目前研发主要着重在提升利用的效率,而有鉴于生质燃料的生产已造成全球粮食价格波动,未来也将着重在非食品来源的沼气利用。
风力发电在美国的成长比天然气发电要快,单单在2009年大约就有9.922GW的新增发电量,使得风力发电总量达到35GW,预估到2030年会达到61GW,美国联邦政府提供的诱因是每千瓦生产可退税0.021元。海上风力发电则在起步阶段。
2008年美国太阳能发电量约8.755GW,发展太阳能的利基在于,盛夏用电量高峰期往往正是太阳能发电的盛产期,政府目前也是主要用退税方式(最高可达30%)鼓励民间生产太阳能电力。
(三)、结语
中国仍未摆脱计划经济体制,随着工业化发展,中国已经体认到对能源的需求将与日俱增,发展绿色能源已被列入五年计划当中,然而目前中央最优先工作仍在于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及能源保存,但长远看来,中国势必会把发展绿色能源列为主要项目。
在中国的能源计划中,生产与提高效率都有进展,比较落后的部分仍在能源未能有效的「配送」出去,例如风力所产生的电力有大约三分之一因为缺乏输送设备而并未被送出去,事实上,美国与中国在这方面有着类似的问题,因为改善或架设新的输送管线属于重大工程,得投入大量资本,中国在改善输送管线方面预估在2020年前要投入880亿美元。
美国和中国的情况最大的不同处在于,美国是巿场经济,因此由于目前绿色能源的生产成本仍高,美国相关生产公司的接受度也因此不够高,美国在提高绿色能源利用方面目标相当广泛,能源安全、能源独立性、空气净化、对抗气候变迁、永续发展、经济发展等都被含盖在内,政府目前强制推动的是在降低污染方面,规定发电用的燃料必须符政府所订标准,加入必须降低特定温室气体排放的规定。
至于在绿色能源的研发方面,美国与英国是全世界唯一仰赖创投公司的国家,在技术研发方面创投公司扮演火车头的角色,但若要落实到生产或发展相关工业,涉及到大量设备的添购,便可能需要政府协助,单靠巿场或民间力量或许力有未逮。
目前美国与中国主要都仍依靠煤矿火力发电,因此在清净空气科技研发,两国具有共同利益,然而中国不仅致力于此,中国还把发展绿色能源列为未来战略重点,沼气、页岩气等非传统天然气的开发,也是未来美「中」两国可以共同合作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