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经济协议」如期顺利签署,是海基、海协两会协商重要成果,标志着两岸经贸关系跨越新的里程碑;台湾赠送大陆的梅花鹿和长鬃山羊,即将启程;多位中国省级领导相继来台参访。今年上半年,两岸关系持续稳定发展。
一、相关情况
1.台湾赠送给大陆的梅花鹿和长鬃山羊有新进度,初拟下月运抵山东威海。中国海协会长陈云林一行7月24日前往山东省威海市刘公岛国家森林公园,专程考察相关当地相关准备工作。
去年底,台湾的梅花鹿和长鬃山羊确定落户刘公岛国家森林公园,当地新建馆舍、活动区及相关配套设施。陈云林实地查看后表示,威海市是农业部认定的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选择威海刘公岛国家森林公园作为台湾梅花鹿和长鬃山羊接受地,是中国专家根据其生活成长习性和栖息生态要求等条件,进行反复讨论并推荐,经海协海基两会共同确定;相信威海有关部门将按照专家建议意见认真做好接受工作,确保台湾梅花鹿和长鬃山羊有一个安逸、舒适的新家。
还表示,梅花鹿和长鬃山羊作为台湾同胞友好使者客居威海,对于加深中国同胞与台湾同胞情谊,增进沟通了解,促进两岸交流合作将发挥特殊重要作用。
2.国防部长梁光烈七月卅一日在建军节晚会上指出,当前两岸关系呈现和平发展良好势头,将继续贯彻中央高层关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思想和六点意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继续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国家完全统一作出应有努力。
国防部发言人耿雁生7月30日指出,为了稳定台海局势,减轻军事方面一些顾虑,两岸可以就军事问题适时进行一些接触和交流,探讨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问题;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方式推进。
在被问及目前两岸军事互信交流有哪些困难时,耿雁生有所准备地宣读稿件表示,关键是要坚持一个中国的基本原则,在一个中国前提下,什么问题都可以谈,包括撤导弹问题、两岸军事部署等问题,都可以在探讨建立两岸安全互信机制时讨论。这是大陆国防部首次对撤弹问题作出表态。
3.中国全国台湾研究会副秘书长杨立宪撰文指出,ECFA的签署,并不意味着两岸关系自然而然地进入政治谈判阶段。针对台湾方面希望与其他国家签署「自由贸协议」,如何界定FTA性质、拿捏处理分寸,对两岸而言都是新挑战;相信只要双方有基本的政治互信,坦率沟通协商,这一问题定能得到妥善解决。FTA的事例表明,经济与政治并不能截然分开,两岸关系与国际关系也密切相关,如果FTA问题能够得到妥善处理,更有助于累积两岸的政治互信、善意与诚意,以及处理类似棘手问题的经验,进而为处理更为棘手的政治难题创造条件。
文章指出,两岸的当务之急应是落实ECFA,同时妥善处理台湾与其他国家签署FTA问题。与此同时,两岸当局应视时机与可能,在学者智库层面先行展开政治军事等敏感议题的研讨。
二、情况研析
1.今年两岸关系稳定中持续发展,迄今已举行三项大型会议,包括海峡论坛、江陈五会、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国共论坛),成果丰硕。继去年江苏、河南、广西等地领导人率团访台,今年已有广西、浙江、四川、福建、湖北、上海等省级领导人相继访台,广东省长黄华华八月中旬将率领逾二千人庞大访问团来台。随着ECFA签署,两岸经济合作可望进一步深化,为双方人民创造实质利益。
回顾上世纪九十年代,朝鲜半岛与台湾海峡是国际关注的两大热点地区,两韩政治高层互动领先两岸,两韩国家领导人早在2000年即举行高峰会,2000年雪梨奥运会上,两韩选手牵手进场,在国际媒体抢尽锋头。然而缺乏民间交流基础,却禁不起考验,月前爆发的天安舰事件,让朝鲜半岛风云骤起,两韩仍无法跨越军事对抗。
2.至于海峡两岸,则是民间先行、经贸为主,例如五年前,时任中国国台办主任陈云林宣布,中国同胞向台湾同胞赠送一对象征和平团结友爱的大熊猫,然囿于彼时政治情势,迟迟未能成行;直到2008年底,团团圆圆终于抵台。而2008年11月,转任中国海协会长的陈云林来台,在江陈峰会上接受台湾回赠的稀有动物长鬃山羊和梅花鹿,他表示要把台湾人民的情谊带回大陆;预估下月将落户在山东威海。
特别在2008年之后,两岸民间交流交往频繁,两岸协商重新启动,签署了多项协议;双方的务实与互信,促成两岸关系大幅提升,实非两韩所能比拟。
日前国防部长梁光烈有关涉台讲话,一方面凸显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同时宣示继续反对台独分裂活动,这是中国军方既定立场。触及具体的两岸安全互信机制,国防部发言人提出一中原则前提之际,亦称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方式推进,先就军事问题适时进行一些接触和交流进行探讨。这正是深知其具高度政治敏感,而作出的稳妥回应。
3.两岸领导人充分展现睿智,务实理性地推动两岸间的和平与繁荣。过去两年,达赖访台、避免双重课税协商,一度引发两岸歧异,所幸双方互信已具,终能搁置争议,不致波及好不容易回复正轨的两岸良性互动关系。
两岸关系发展进程,系增强互信、深化合作、续创双赢的过程。有关政治议题,正如大陆国台办主任王毅曾说,随着两岸关系不断发展,迟早要面对,但不是现在;没有政治谈判的时间表。
2005年美国前总统柯林顿访台时指出,「两岸问题是非常独特的政治问题,事实上已经在解决的道路上,只要一直走下去,答案自然将显现在那里;越来越多人与人接触以及经济关系,会不自觉的逐渐趋近一个政治解决方式,有一天台湾人与中国人相视自然而然的说:『这就是我们要的方式』」。
两岸一些事是急不来的,现阶段还是应多关注两岸民众切身之事,依循先经后政、先易后难,稳步推进两岸关系。诚如本党荣誉主席吴伯雄于2008年5月向中共总书记胡锦涛提出「行稳致远」,胡于次月接见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时,也引用了「行稳致远」。其内涵即是本党主席马英九所指出,两岸应该「积极地争取一段足够长的时间,让台海持续和平发展,让两岸人民透过经贸、文化各方面的深度交流与合作,增进了解、淡化成见,并在中华文化的基础上,为两岸争议寻求一条务实可行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