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刘志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创新管理、产业经济、技术经济等研究。
   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6部,获得省级以上奖励4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7项。
   曾为数十家企业做过管理咨询项目,为全国数千名企业老总做过经济与管理方面的培训,为全国上万名企业销售人员和管理人员做过营销和管理方面的培训工作。

产业创新的特征


产业创新的特征

1)产业创新具有明显的特征。现象指的是由于技术或组织方面的原因,使高度相关的产品在一定时期内会成群出现,使创新活动持续不断地进行,从而在一个产业内将有一而不只是一个成功的企业,使某一产业甚至于几个产业保持竞争优势。指的是在生产结构或产业结构中的链。创新活动的开始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与这种紧密相联,每个企业或公司是生产链中的结点,而生产者、供应商和用户等则是产业链的组成部分,是链中的结点。通...

Read more

试论企业文化传播内容与范围


  传播学认为,传播的构成要素如下:1、信息源(source)。信息源是信息产生的所在,即信息发出者。信息源是一个有传播需要的人,他的需要可能被社会承认,从而与他人共享资讯。2、编码(encoding)。符号是传递信息的工具,编码则是信息发送者将概念、思想,按照双方共享的符号系统规则,转换为信息的过程。3、信息(message)。编码形成的结果即是信息。它是一套语言或非语言符号的组合,表示某人在某时、某地、某种特定的环境下的思想或状态。4、渠道(channel)。渠道是信息传递的通道。它可以是声音、文字,亦可以是信件、电话、网络、传真等等。5、噪音(noise)。噪音干扰信息的传递。在人...

Read more

试论企业文化传播过程与时机


  企业文化传播过程模型是由最基本的文化传播过程和文化构成要素所形成的模式。它有企业文化信息发送者(主体)、企业文化信息、企业文化信息接受者(受体)等三个实体要素和符号化、读解、路径、反馈等四个传播动态要素组成整个过程。如下图:[1]

  信息发送者

  符号化

  路径

  信息接受者

  读解

  反馈

  杂音

  企业文化传播包括显在的教化传播过程、潜在的同化传播过程和显隐的扩散传播过程。显在的教化传播过程就是企业文化建设者有意识地对广大员工进行企业文化的宣传、培训等活动的传播过程;潜在的同化传播过程就是企业文化本身是一种&ldqu...

Read more

试论企业文化传播的技巧与效应


  企业文化传播有很多技巧和方法,传播技巧,是对传播内容的美化与包装,指的是灵活运用一般传播原理、规律和方法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而又特殊的传播手法。它由结构形式、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和各种符号有机组合而成。传播技巧不同于传播技术。技巧反映的是对信息“包装”传播的巧妙技能,对传播原理有很大的依赖性,而技术反映的是对信息“原样”传输的操作技能对传输装备有很大的依赖性。选择的技巧和方法不同其效果也就不同。

  一、企业文化传播的技巧和方法

  企业文化传播技巧中往往包含着对企业文化传播技术的使用,但掌握了企业文化传播技术的人不一定同时懂得企...

Read more

试论企业文化导向教化功能


  罗伯特·金·默顿在《论理论社会学》一书中提出了关于社会事项的“正负双向功能论”,正向功能有助于系统的适应或顺应。而负向功能则削弱这种适应或顺应。与此同时,默顿还提出了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显性功能是指为系统的参与者所筹划并觉察的客观结果;隐性功能是指既非事先筹划、亦未被觉察到的客观结果。[1]参照其对功能的论述,我们对企业文化功能的认识,也应该看到“正负双向功能性”和“显隐功能性”。

  一、文化的价值导向作用

  无论是用精炼的语言表达出来的企业文化,还是没有任何语言文字的...

Read more

试论企业文化冲突


  要了解企业文化冲突,首先我们必须了解一下文化冲突。文化是人类由自然存在物转化为社会存在物的中介和基本特征。人类在漫长的自然界的适应与改造过程中,创造出了与动物界完全不同质的文化世界,形成了文化的人为核心的文化社会和自然社会。正因为人的文化化和社会化,人的情感和理念才具备人性的内容,成为人在不同文化冲突中的意义显现。离开人这个根本,一切文化都将失去意义和价值。所以,人不仅是文化的主体,也是文化不断创造、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目的。美国人在西方现代文化中生活,培育成美国式的真诚与欺骗的人性内容;中国人在悠久的东方文化中生存,养成了中庸、和合的做人原则。当它们在一国相遇构成冲突时,必然带着主体国...

Read more

试论企业文化变革阻力


  企业文化变革是一场思想的革命、精神的革命,也是涉及到利益的革命,必然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的阻力。要想使文化变革获得成功,就必须认真地分析变革中可能出现的阻力或障碍,然后分析具有针对性地选择变革方法和程序。经过我们在多年的企业文化咨询实践中,发现企业文化变革的阻力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来自个体的阻力

  变革中个体的阻力源来自于基本的人类特征,如知觉、个性和需要,下面概括一下个体抵制变革的6个原因。如图所示:

  既得利益者

  认知模式

  对未知

  的恐惧

  习惯

  个体

  抵制

  职业安全需要

...

Read more

以开放心态和行动精心打造安徽省会经济圈


省第八次党代会提出以省会经济圈为中心,以沿江城市带和沿淮城市群为支撑的发展战略,明确了我省经济发展的总体空间布局。根据这一布局,省会经济圈如何构建,值得思考和深入探讨。笔者多年参与地方经济规划和咨询工作,有点思考,对省会经济圈构建谈几点看法。

一、打破区划经济,发展区域经济

客观地说,不管我们是否提出省会经济圈,实际上它都是存在的。根据德国经济学家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现实中存在的省会经济圈属于行政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系统,也就是说,是一种区划经济。随着现代经济发展,客观上要求打破区划经济意识,构筑区域经济一体化体系,形成以市场原则、交通原则和信息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市场原则的基本立...

Read more

试论企业制度文化的国际差异


  在人类管理发展史上,无论是企业管理实践还是管理思想,几乎都是从西方兴起并传播开来的。尽管中国也有丰富的管理思想,但大多数都是治理国家的管理思想,而关于企业管理思想的贡献是很少的。美国式西方管理几乎提供了科学管理的全部内容,行为科学管理中属于“独立人”方面的全部内容,现代管理系统中的电脑、数学模型、新科学管理方法的大部分内容,创新管理的全部内容。日本在现代的管理思想上也有所贡献,但所占比例不大;欧洲人也有贡献,但也不能居于主导地位。由于从美国兴起的制度管理克服了传统管理的无序状态、放任状态、经济主义等方面的缺陷,因而构成为全部管理的基础,亦即任何形式的管理,如果...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