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国洪成

做好国企改革这篇文章对中国太重要了!它对改革的意义有多深怎么讲恐怕都不过分。因为在大型国企多年的工作经历,对国企干部年轻化、厂长负责制、承包制、利改税、价格双轨制等改革措施有很深的个人感触。并有幸学习赴欧洲学习企业管理,并通过阅读中外治理书籍和文献,1985-88形成国企应借鉴日本德国走职工治理为主的想法,与西方经济学理论结合起来,88年多方投稿未果,后放弃。后在大型跨国公司工作多年。2005年网友批判“FBO”时写下了这8篇文章。其中《国企问题根源是“提拔制”而非产权》被各级国资委网站、报纸报刊转载,《股份制改革,跨行业并购与资产流失黑洞》以另外名字《厉以宁股份制的巨大“陷阱”》被网友收集进网友专辑《深水炸弹--第一部反思改革网贴集》,《无法逾越的国企和公司治理的三大障碍》2012-5-28被转登在 中国改革论坛网站,《职工治理为主...》于2012-9-27被中国改革网登载。

民营企业如何实现跨国公司式的管理模式(4)


作者:国洪成

【内容提要:民营企业要实现跨国公司式的管理模式,第一是民营企业家们必须树立以跨国公司式的管理为目标,改变观念;第二是要聘请具有跨国公司经验的经理人才;第三是董事会要和总经理及管理层建立契约的管理模式;本篇讲第四,为要加强董事会的监督和约束机制,需引入职工董事。】

  

充分发挥职工董事的作用

根据中国公司法,股份制公司需要选举产生两名职工董事参与公司治理。很多民营企业老板们害怕职工董事会闹事,故而操纵职工董事的选举,使得选出了的 职工董事是自己人,是顺着自己说话而不会提出不同意见的人,这是很可惜的事情。一个企业有几千甚...

Read more

民营企业如何实现跨国公司式的管理模式(3)


作者:国洪成

『内容提要:民营企业家首先要改变观念,树立跨国公司管理模式的目标,树立人是企业最宝贵资源的新理念。在聘请了总经理和管理层后的第一步是,建立契约,按契约来管理和制约总经理及管理层。董事会成员并首先严格遵守所制定的契约,即民营企业家要做遵守契约制度的模范,起带头作用。请记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垄断是国有企业的根源性问题吗?


作者:国洪成

『内容提要:前一段时间很多经济学家异口同声地声讨国有企业的垄断,主要指责国企在能源、电力、电信、金融领域里的市场垄断行为,指出垄断是中国国企需要改革的首要问题。笔者在本文中指出,垄断不是国有企业的根源性问题,“提拔制”才是国企的根源性问题。只解决垄断而不解决“提拔制”对中国是十分危险的。』

国资委的“国企改革顶层设计”能行么?


  【国资委在千呼百换的声音中,即将出台所谓的“国企改革顶层设计”,然而其内容据报道主要是“分类管理”。本文指出“分类管理”不是“顶层设计”式的改革,它和以往“国企改革”一样,是一个“换汤不换药”的措施,国企改革不彰将拖累整个国家的进步甚至安全。】

  1.千呼百唤的国企改革“顶层设计”即将出台

  据中国证券报2013.5.25报道(1),由国资委牵头拟订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即...

Read more

民营企业如何实现跨国公司式的管理模式(2)


作者:国洪成

『上篇文章中讲到民营企业家要提升理念,以跨国公司的管理模式为目标来提高管理水平。这是一个从理念到行动都需要改变的,而不是一个要勉强做的形式,目标是把自己的公司打造成本行业的佼佼者,甚至很多方面超过本行业的跨国公司。本篇重点讲如何对人才进行管理。』

Read more

民营企业如何实现跨国公司式的管理模式(1)


作者:国洪成

『内容提要:中国民营企业改革三十多年来迅猛发展,产生了无数的传奇创业故事。然而2008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由于市场需求萎缩,很多企业陷入困境。很多企业虽已成行业排头兵,但管理却没有办法与同行业的跨国公司相比,使自己处于长期的竞争劣势。本文提出新的概念,即民营企业的管理要向跨国公司看齐。』

 

1.引言

中国民营企业改革开放后这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其中产生了无数的传奇故事。极少数的公司随着出口业务的增多和全球化的发展需要,发展出了有特色的跨国公司管理模式;另一些公司由于全国连锁业务的需要,陶造出了不输于跨国连锁网式的现代化经营...

Read more

民营企业如何控制投资风险


作者:国洪成

『内容提要:这里提出一个国内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新概念,即企业的金融投资管理,这是民营企业较薄弱的环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生了许多的民营企业家的成功创业故事。然而2008世界金融危机以来,许多民营企业受到很大冲击。如何利用金融投资来避险并取得可观回报是本文要谈的。』

Read more

把国有企业的权力关进笼子里


作者:国洪成

『内容提要:国企改革的关键是什么?国资委似乎认识到了,但似乎又没有。笔者认为国企改革的关键就是国企的权力问题,即政府决定国企的领导班子问题,这就导致国企仍然是政府的附属机构,而非盈利机构。国企内部的监督机制也就无从建立。改革的关键就是要把国企的权力关进笼子里。』

Read more

也谈小额贷款公司的战略管理(2)


作者:国洪成

 

上篇文章《也谈小额贷款公司的战略管理》中谈到小额贷款业务并不适合多数公司,因为政府限制发展的规定太多,需要贷款的小公司处于创业的初始阶段风险太大,如果没有有效的管理和策略小额贷款公司很难生存。本篇文章要做一个重要补充,即介绍一个重要战略聚焦战略。

总结一下,小额贷款公司的主要挑战是:

1)小额贷款公司不能向社会、客户融资,不能吸收存款,只能向银行融资自有资本的50%,而政府对注册资本有上限限制,小额贷款利率不能超过银行贷款利率的4倍。

2)小额贷款公司的客户风险大,通常没有多少固定资产可做抵押,处于最具风险的初期创业期间。

3 小额贷款公司的客户...

Read more

国企改革若抓“总病根”就不需“摸石头”


作者:国洪成

『内容提要: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国企改革一直被当作经济改革来抓,所以一直在“摸着石头过河”。现在国企只能萎缩在7个行业靠垄断生存,因此改革不成功。然而邓小平早在1980年就把国企改革当成政治改革来阐明,把“干部制度”总结为国企所有问题的“总病根”,理论上可谓抓住了关键,至今仍非常正确。现在如果去抓这个“总病根”,国企改革就可成功。』

 

 

1.邓小平的国企改革思路与后来的“摸着石头过河”

早在1980年邓小平在《党和...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