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如何实现跨国公司式的管理模式(4)


作者:国洪成

【内容提要:民营企业要实现跨国公司式的管理模式,第一是民营企业家们必须树立以跨国公司式的管理为目标,改变观念;第二是要聘请具有跨国公司经验的经理人才;第三是董事会要和总经理及管理层建立契约的管理模式;本篇讲第四,为要加强董事会的监督和约束机制,需引入职工董事。】

  

充分发挥职工董事的作用

根据中国公司法,股份制公司需要选举产生两名职工董事参与公司治理。很多民营企业老板们害怕职工董事会闹事,故而操纵职工董事的选举,使得选出了的 职工董事是自己人,是顺着自己说话而不会提出不同意见的人,这是很可惜的事情。一个企业有几千甚至几万名职工,如果两个职工董事能充分发挥作用,把管 理中的问题可以及时反应到董事会,使得下情上达,即直接又方便,对企业的管理绝对是利大于弊的。试想如果中下层管理很糟糕,上层经理们甚至都无法看出来或 者只向董事会报喜不报忧,那董事会的老板们可就被架空了,无法真正地了解情况。因此股份制公司的老板们要解放思想,让职工董事被真正的选出了,真正的参与 董事会,真正地被尊重,其对监督作用必将事半功倍,因为这些在企业基层工作的董事应该是最了解基层管理情况的董事。因此不发挥他们的作用实在是资源浪费。 如果选上的董事再辅以一定的待遇,想他们更愿意发挥作用而不愿意当傀儡。当然如果有待遇当傀儡也很好,反正工资高嘛,关键在于董事会如何看待职工董事的作 用。

对于不是股份制公司的民营企业,老板们也是要发挥职工的监督和参与管理的作用。全员质量管理和全员设备管理不都要求发挥每个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 创造性吗?世界上除了国有企业外,没有不想不发挥职工积极性的股东和老板,不然雇用他们干嘛?但是如何发挥?光靠管理层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够么?公司大 了,人多了,会有很多的管理死角。所以对于非股份制的民营企业,老板们应该主动建立制度让职工选举产生至少两名职工董事和老板们一起协商管理,老板们要格 外尊重这些职工董事,给待遇,让他们发挥作用。日本公司的董事会成员多数都是职工产生的,德国2000人以上的公司职工董事要占到近49%。大型跨国公司 丰田汽车和西门子的董事会都有大量的职工董事。你的公司要想认真发挥职工的作用,就让职工认真选举几个董事帮助你的管理吧!(请阅读笔者的《职工治理为主是国企改革和公司治理成功的唯一途径》)

一个公司要想充分发挥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需要有保障的制度。制定一个职工参与选举、监督和管理的制度,董事们或老板们要尊重他们、尊 重他们的管理作用。当然职工董事要有资格限制,例如参与本企业的年限,教育程度,甚至有的董事可以是专业人士,即最好把有知识、有专业、有管理主动性的优 秀人士选出来,当然也要有基层管理者代表。

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有了职工董事,和其监督、制约作用,就可以帮助民营企业老板们(董事们)平衡管理层的懒惰和疏忽,起到积 极作用,因为来自于企业内部的董事会最了解企业和管理者的状况,。在第三篇文章中提到的日本年功序列制,就是因为日本公司董事会的主要成员都是职工董事, 而很有效果。

总结一下,引入职工董事主要有以下几个好处:

1)是源于企业内部的监督者,既了解公司情况,又反应便捷, 可帮助民营企业老板们(拥有者们)和董事会对管理层起到更好的监督作用,是老板们得力助手;

2)是实现全面质量管理、全员设备管理,甚至准时”(JIT)生产管理的制度需要,因这些管理方法都要求职工被最大限度地尊重,以便职工发挥责任感和参与度,以及实现职工个人的人生价值;

3)可以发挥职工的积极主动性、创造性,对技术革新,管理升级等有了制度保障,职工更加爱企业,把企业当成自己的事业,其效果可以与日本的雇员与公司的生命共同体比拟吧;

4)可以建立其一套类似于日本年功序列制的职工表现有效的评价系统,不仅可以自上而下,也可以有自下而上,也可以在平级中建立有效、公正的评价体系;

5)可以帮助挖出管理的死角和漏洞。

企业管理是人做的,故人要在被尊重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发挥最大效率。加之管理层的精干,职工董事在企业内部的有效监督。但中国的股份制公司制度关于职 工董事的选举有漏洞,故要老板们特别用心呵护,主动关照、认真选举才可建立起职工选举董事制度。当然最好还要选一个多人(超过10人)参加的监事会,来给 董事会反应问题,那就更完美了。董事会也好,监事会也好,都是定期开会,成员反应问题都主要是定期开会反应或书面反应,对企业日常管理不发生干扰,对职工 董事、监事的工作规则也是同样,董事会和管理层的契约关系同样适用与职工董事。

民营企业认真引入职工董事后,甚至引入职工监事会(超过10人的)后,就可以帮助公司实行一套行之有效的中国式的职工年度评价系统。你的公司愿意带头这样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