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卫哲

前阿里巴巴b2b公司的ceo、百安居中国区前总裁,目前是嘉御基金的创始人,

便利店不是新零售的风口,是新零售的门口


  为推动中国便利店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由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主办的“2017中国便利店大会”于2017年5月9日在上海市召开。

  阿里巴巴前CEO,嘉御基金创始合伙人兼董事长卫哲发表演讲,他认为物流成本和引流成本高是导致BAT等互联网巨头无法切入便利店蛋糕的主要原因。未来便利店想要持续发展必须链接互联网用产品在线,员工在线,客户在线和管理在线的方式达到多快好省的用户体验,成为新零售的大门。

  以下为演讲整理内容:

  大家好,我17年前进入零售行业,我们那个时候认为便利店是百平米的小店。互联网来了,零售的气侯变了,万平方米大店像气侯发生重大变化时...

Read more

B2B的三差、四率、两大坑!


  各位领导、同行,大家上午好!

  我在阿里巴巴工作五年,基本上也是负责B2B的业务,离开阿里以后创建嘉御基金,我们有三分之一的资本投向了B2B领域,也算是从事B2B行业的老兵老司机,从业十年了,一旦有B2B的同行聚会,一定要和大家见见面,分享一下十年来,尤其是近期的一些感受。

  ▌为什么B2B春天来得如此之慢?

  互联网变化非常快,但是刚才说到了BAT当中的A阿里巴巴,起家的业务到现在还存在,并且还产生重大贡献的业务就是B2B的业务,1999年开始到现在已经存在了十七年了,中国有多少互联网的商业模式能够真正持续十七年,所以B2B实际上是中国最有历史的互联网应用之一,但是为什...

Read more

这是互联网改变不了的商业本质


  一、这两个刚性成本,烧钱的互联网公司烧对了吗?

  我们以前做零售也,做商业也好,有两个成本是非常刚性的,一个叫物流成本,一个叫营销成本。

  不管在营业额还是交易额中,有一个比例是不能改变的,比如我们原来毛利率在30%的时候,要争取不能让物流成本超过18%

  为什么我提出这个呢?因为现在很多互联网公司杀到传统行业时,对物流成本是不惜代价。送过来的盒饭一盒15元,背后8元是物流成本,在营业额或交易成本的占比中超过50%,这还不包括人,把一种服务送上门,人也是变相的物流成本。

  现在的互联网公司在做对传统行业做很多改变以后,认为物流成本这个原则不重要了。这是不对的、不可...

Read more

解析阿里创业基因,谈阿里系创业者的三大致命伤


  1.第一大致命伤:找人不注重「杂交」

  在过去两年里,我们看了近100个阿里系创业者的项目,也投资了其中的两个项目。今天不说优点,就来聊聊阿里系创业者有哪些不足?我围绕创业者最重要的三件事:找人,找钱,找方向来说起,阿里系创业者在这三件事上都有明显的不足。

  很多阿里系创业者都是直销出身,很会找客户,一旦觉得手底下的人找客户的能力不行,于是就想着自己去找,多为公司赚点钱进来。但实际上找人,找钱,找方向,才是特别需要花时间的,比你去找客户、或者去找资源更重要,因为找对了人,他会主动帮你去找客户;找对了方向,客户也就会主动跟着过来了。

  找人、找钱、找方向是一个三角形的循环。...

Read more

在阿里巴巴的辞职行为是我人生中最闪光的时刻


  3月的最后一个周末,卫哲出现在上海诺亚财富财智湾区论坛现场。在回答主持人提出的“当前投资人面临何种挑战?”的问题时,他立马为“互联网+”概念泼了一盆冷水。

  他的投资风格和他的性格一样谨慎,“好为人师”——曾经的明星CEO,悲情高管,正努力变成聪明的投资人。

  卫哲说他想成为一个老师。他位于浦东的办公室里摆放了两件物品:上海大商学院赠送的教师铭牌;封在玻璃器皿中的一元纸币——卫哲为母校上海外国语大学授课所得的“年薪”。

  他想&l...

Read more

互联网创业的立足之本


  一、三平方公里效益

  现在很多O2O到家服务都走入了一个误区——没有注意到物流与广告成本。

  物流成本在传统行业中占10%,O2O却没有考虑这一刚性比例,这也是目前O2O持续烧钱、无法挣钱的原因。互联网本应是最精准、营销成本最低的,而现在这种烧钱现象却违反了商业本质。

  很多企业融资之后都要冲规模、冲客户数量、冲日单量等,但是我们要意识到:规模不等于效益。这可以用「三平方公里效益」理论解释。

  什么叫三平方公里效益?首先,我们来看最小的一级——「三平方公里效益」。举个例子,如果我在虹桥上海浦西,现在想吃碗面,那浦东最好的...

Read more

人生的路不通则痛 通则不痛


  在阿里的“痛苦”是我自找的

  这是出事之后第一次接受采访。我觉得阿里巴巴今天称不上一家伟大的公司,但是是一家愿意为走向伟大,不断付出代价的公司。我也在为它付出代价,所有已经离开和在阿里巴巴的人,都是在为它成为更伟大(的公司)付出代价。

  (辞职的烙印)为什么要去擦掉,马云说那句话我也很同意,“送给我最大的一块伤疤”。只不过我年轻的时候,就像小时候摔跤的时候伤疤别人没看到,但今天我相信这个伤疤可能让我受益二十年。我觉得做人和做事要分开来看,做事都能弥补,但做人,我觉得在中国需要有这样的CEO站出来,给社会给这个自己热爱的组...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