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滕斌圣

滕斌圣博士现任长江商学院副院长(MBA),战略学副教授,长江跨国公司研究中心主任。
滕教授1998年在纽约市立大学获战略学博士学位,1998-2006年执教于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商学院,曾任战略学副教授,博导,享有终身教职,并负责该校战略学领域的博士项目。2006年底加入长江商学院。

中国企业三大战略误区


  我本人是战略学教授,所以希望从战略的角度看待运营的问题,因为生产率不是一个简单的运营管理问题。

  我的整体看法是,分析一个企业的效率要从外部,内部,技术三个层面来分析。所谓外部视角,理论上叫做“相对效率”,也就是在世界范围内企业的生产效率或者说企业的整体效率处于什么位置。这是一个横向的比较。所谓内部视角,理论上叫做“绝对效率”,也就是从内部运营的角度讲,企业在全国同行内又处于什么位置。先看全球环境,再看国内本行业,最后看到行业内技术的变迁对企业来说意味着什么,就是我看待生产率问题的三个角度。

  首先,与相对效率关联的是全...

Read more

让商学院靠商而非靠学


  中国内地的MBA教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早期中国内地的MBA教育,基本上就是照搬美国式的MBA,包括课程的设计、教材的引进等,甚至所使用的分析案例,基本上是直接照搬美国模式,部分有条件的商学院或者管理学院,还会引进一些国外教授直接授课。这是中国MBA教育体系发展的第一阶段。这个时期被认为是中国MBA教育全盘西化时期,主要特点是从内容和形式都照搬美国的MBA教育模式。

  第二阶段开始,则更多注意一些中国本土的特色,更多会强调中国案例,然后尝试进行一些中国模式的提炼。随着在案例选择方面逐步本土化以后,到某一天还有可能在理论上实现一些创新,更多围绕着中国式管理做文章。现在很...

Read more

互联网与企业的发展


  大家早上好!非常高兴终于能够来到艾瑞的年会来作演讲,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2010年为伟庆他们班上课的时候,上完课他就说腾教授能不能请您来我们的论坛作一次演讲?当时我就答应了,现在三年过去了,今天终于能够来到现场和大家分享一下,所以我觉得好的事情是早晚会实现的。我个人也非常骄傲,伟庆当年入学的时候面试就是我做的,我也很庆幸能够把这么优秀的年轻人招到长江,也感谢主持人为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推广。

  因为我是搞企业战略的,所以我考虑任何的问题,从研究角度,一定是它最终怎么样影响企业的战略制定。我们看到这些年来,互联网的作用已经是越来越明显,不管你是传统企业,还是在互联网这个领域内,...

Read more

“拧螺丝”定战略是现实选择


  去年10月,我私下向柳传志请教了一个问题:目前联想如何确定目标,然后制定战略?柳传志毫不犹豫地回答,联想内部把这一流程叫做“拧螺丝”,即把目标和战略看做两个待拧的螺丝,必须微调着把两个同时拧进去,不然一个拧死了,另一个就拧不进去了。

  我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联想在这方面有过教训,其2000~2003年的战略规划,曾以三年销售额翻番(300亿~600亿元)为目标,但由于PC行业的整体成长性远低于此,内生式的发展显然不足以完成指标。这样,能被考虑的只剩下多元化、国际化、收购兼并等若干个“跳跃式”的战略选项。最后的选择是IT领域的多元...

Read more

“以黑制黑”不是硬球战略


  最近,企业之间“不正当竞争”的新闻不绝于耳,其中尤以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之间的暗战最为刺激神经。这让人想到2006年战略学者斯托克和拉舍诺在《硬球战略》一书中的预言:未来10年企业间竞争将变得惨烈,小打小闹将难以保障持续的竞争优势。

  在战略管理界,其实早就有“超竞争”的概念,强调未来的竞争将是前所未有的激烈,以我为主的常规竞争手段将会过时。硬球战略吻合这一提法,倡导非常规但合法的竞争手段,比如通过攻击对手的利润要害,获得决定性优势,从而全面压倒竞争对手。

  在中国,这20年来企业间竞争的激烈程度确实一路攀升,最近几年白热...

Read more

360:用组合拳打败行业巨头


  普通用户知道周鸿祎及奇虎360公司,大多源于电脑上安装的360安全软件。但是,当2006年7月360公司第一次推出360安全卫士时,在安全软件领域里只是一个新来的陌生人。360公司只用了不到三年时间就横扫这一市场,并迅速转身进入浏览器行业,之后又在2010年发起360与腾讯QQ大战,今年在手机和搜索领域发动的奇袭,更是令人眼花缭乱。

  我们访问了360公司和周鸿祎本人,以探求360快速成长的奥秘。在我们看来,周鸿祎善用战略组合拳来对抗行业巨头,多次取得互联网行业以弱胜强的战绩,值得各类企业学习借鉴。360公司的组合拳谱中有几个关键招式:

  第一,尊重用户体验。就如何处...

Read more

创新时代,企业变革进退两难


  变革正在成为创新时代的主题。战略变革、组织变革、管理变革等词汇充斥媒体,许多企业惴惴不安,生怕赶不上时代的步伐,强调主动求变。但是,如果对环境的变化、潜在的危机、变革的方法缺乏认知,一般不敢贸然进行战略变革。

  在科技革命的宏观背景下,企业所面对的用户需求、制造方式、技术创新和管理模式都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需求将日益个性化,这要求企业有满足长尾需求的能力。生产方式将从大规模制造向大规模定制转变,企业不再是将规模生产的产品卖给用户,而是需要根据用户的需求灵活制造。

  回顾十年来信息技术领域的变化,行业领头企业从IBM为代表的电脑制造企业、到以微软为...

Read more

最好的收购对象是德国企业


  在全球产业体系中,中国制造业的定位处于产业链的低端。要往高处走,实现产业升级,我们需要拥有核心技术。所以,基于技术的跨国并购将是中国制造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路径。在实施“走出去”战略过程中,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有能源、渠道、技术、商标等多种考量,但总体上越来越注重技术的获得。

  而德国在技术方面的巨大优势,使得近年来中国企业对德国传统制造企业的收购日益活跃,双方有一拍即合之势。在汽车零部件领域,中信戴卡收购德国汽车有色合金铸件供应商KSM;工程机械领域有三一重工收购普茨迈斯特;新能源设备制造领域有金风科技并购VENSIS。今年9月,潍柴集团以7.38亿欧元获...

Read more

无为而治 路漫漫其修远兮


  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进入了一个光靠内功难以制胜的阶段了,这个时候企业的战略就很重要了。海尔的战略,相对于其内部管理创新要差一点。内功是不错的,但是不知道怎么去借助外力,也就是,你知道跳,但是能跳多高呢?何不借助撑杆。

  深受老子思想影响的张瑞敏在1998年启动了海尔的流程再造,让我们再次触摸到了那个缥缈兼具激动人心的管理至上境界:“无为而治。”然而,对于张瑞敏的管理方式,世人褒贬不一。

  交易成本与管理成本的权衡?

  人人都是老板。在中国,人们习惯性用企业家这个词,但是这个词不是很准确的。有个论坛,花了两个小时专门来讨论什么样的人才能称...

Read more

当战略转型与商业模式创新走到一起


  当战略转型和商业模式创新结合在一起时,会有最大的赢面。单纯的转型虽然可以暂时进入一个蓝海,但出得龙潭入虎穴,还会陷入苦战。如果配合创新的模式,转型就会居高临下。所以,战略转型的成功,从根本上讲有赖于模式创新的成功。

  麦考林经历曲折。1996年美国华平基金随着大流,成立麦考林进入当时方兴未艾的中国邮购市场。想不到邮购业在中国水土不服,国际知名邮购公司纷纷折戟沉沙,麦考林也同样奄奄一息。为了扭转败局,华平等又向麦考林注入1300万美元,成立电子商务网站“麦网”。然而,在经历了一轮“烧钱”运动后,承载着转型重任的“麦网&...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