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刘凤芹

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产业经济学博士,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2003年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获博士学位。2003在中国社科院农村所做博士后研究。2004年,在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做访问学者。 主讲课程:微观(初、中级)、宏观(初、中级)、现代企业理论、国际经济学、国际金融学等。主要论文:《不完全和与履约障碍》《经济研究》2003(4)、《农地制度与农业经济组织》,商务印书馆,2004。《农地制度与合约选择》,《中国农村观察》2004(3)。《模糊的土地使用权:租税费分析》,入选2003年中国经济学年会论文,载《中国农村经济》2004(4)。《农村土地制度的权利、归属与效率》,《江苏社会科学》2004(4).

土地规模适度经营的内涵


土地规模适度经营的内涵

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1.土地规模经营的实践经验

现实中,规模经济是一个非常广泛的范围,正因为如此,施蒂格勒的生存检验法才更具有现实意义。如果我们将生存检验法运用于农业生产,那么,若以使用土地的数量作为评判农业生产规模的大小,则可以观察我国农村土地改革后20年间,农业生产规模的变化趋势。如果以家庭为经济组织的小块农地经营的比重下降,则说明这样的经济组织不具有规模效率;如果比例变化不明显,则说明这种农业经济组织是有效率的。如果经营大面积农地的大农场比重上升,那么,说明这种大农场的经营是有效率的,并且处于进一步扩张或兼并的状态。
就我们调查的东北三省来看,从实...

Read more

农业土地规模经营的条件与效果研究:以东北农村为例*


 

农业土地规模经营的条件与效果研究:以东北农村为例*

 

刘凤芹

 

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

 

 

刘凤芹简介:女,1962930日出生于沈阳,民盟盟员,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金融学院客座教授,产业经济学博士,中国社科院博士后。2004年公派高级访问学者赴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休伦学院研修。从事合约理论研究,在《经济研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等杂志上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农村土地制度的产权结构与集体所有制性质研究》、教育部重点...

Read more

反倾销的必然性与中国外贸战略调整



内容提要:中国出口产品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反倾销。就国际贸易理论而言,反倾销并没有一个严格的理论定义,就各国反倾销法案和WTO关于反倾销条款看,也是模糊不清的。而各国对倾销商品的认定、起诉等实际操作,更是以保护本国市场为第一要义。因此,各国之间关于倾销和反倾销的各项条款谈判,类似于寡头市场的价格谈判,其协议是一个共谋解而不是一个均衡解。正是如此,目前流行的一些阻止其他国家对中国产品反倾销的方法或措施是收效低的或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争取市场经济地位等方法。一个可行的或较为根本的方法应该是走创建海外工业园区,让利于人共同发展的开放型贸易道路,这也是其他饱受反倾销之苦的国家所走的一条经验之路...

Read more

农地的财产权利




内容提要:本文运用一个产权模型,从法学和经济学的角度研究我国目前农地制度中各项产权的归属、控制及其由此而导致的法律文件的演变和修正,对农地合约和法律演变的约因、缔约过程及由此导致的资源配置状态和共有资源流失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对该领域里的一些观点:土地私有化、土地保障论等给予评述,提出了低成本地维护农民产权和剥夺村委会的经济权利等政策建议。



一、 引言

    土地产权制度是困扰三农问题的关键。就目前我国农地产权制度而言,土地所有权属是相当混乱的。法律明文规定,农地所有权归属于农民集体,然而,农民集体是不明确的或者虚拟的,这个不明确的产权归属实际上落在...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