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周鸿祎

2006年3月 投资奇虎公司,出任奇虎董事长2006年2月 成立天使投资基金,希望帮助更多的创新企业获得发展的机会。2005年8月,IDGVC投资合伙人,希望藉多年来在中国本土市场摸爬滚打的经验,帮助国内众多的中小企业获得快速发展的机会,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2004年3月,雅虎中国区总裁,全面负责雅虎中国以及3721公司发展战略的制定及具体执行计划的管理。1998年10月 创办3721公司,之前供职方正集团

成功者的心灵鸡汤都是马后炮


转 新京报记者 李冬

早上七点半,在北京通往郑州的早班火车上,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裹着一件灰色大衣,坐在二等车厢的座位里,大衣领口露着红色战袍的底子。头发东倒西歪地伏在头顶上,眼睛略带红色血丝,手背上还有水笔涂画过的痕迹。那是前天跟手下讨论智能儿童腕表外观留下的证据。过去的这两天,他没有休息好。

周鸿祎的脚边放着一个购物袋,里面装满了杂志。读完一袋杂志,是他坐车的习惯。他的秘书说他每天都在坚持读书。

除了读书,周鸿祎还有个众所周知的爱好:打架。周鸿祎说他从小就爱打架但老打不过&rdq...

Read more

中国为什么没有乔布斯?


  2001年10月,浙江省的某市政府发布了一个重大的人才培养工程,以5年为一个培养周期,每周期投入培养经费5000万元,邀请两院院士来做导师,培养100个“乔布斯”式领军人物。结果,这个消息一下子爆开了,“培养100个中国乔布斯”成了一个大笑话。

  其实,这里都有误解。人家说要培养100个乔布斯式的领军人物,说白了就是培养创新领袖。我在so.com上搜了一下关键词“创新+工程”,结果有知识创新工程、党建创新工程、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社会管理创新工程,每一个是不是听起来都挺宏大的?

  但我非常确定地说,...

Read more

传统企业该怎么面对互联网?


  我是周鸿祎,我简单先介绍一下,比如说我们公司叫360。其实本来的意思,我们做网络安全,我们希望给大家提供一个360度全方位的保护。但是,做了安全,我们在行业里就变成行业的公敌。

  我们老琢磨保护用户,在安全之外做了很多多管闲事的事情,还坚持免费干。同行就认为我们就是最典型的250干110的事。250加110大家算算等于多少,就等于360。我这个人谈不上企业家,我也讲不出太多的理论。我为什么穿红衣服呢?主要是经常抨击巨头,江湖上人称“鸿祎大炮”。

  今天过来我想简单分享一下这么多年来做互联网的几个关键词。我今天的讲话,请会议主办方给我打马赛克,因...

Read more

商业模式不是赚钱模式


  我参加过不少创业大赛,见过很多充满激情的创业者,一上来就讲自己商业模式,一讲商业模式就是未来三年能赚多少钱。其实,这些创业者对什么是商业模式都没有搞懂,以为商业模式就是赚钱方法。他们不知道一个商业模式的核心是产品,本质是通过产品为用户创造价值。商业模式还包括定位、寻找需求最强烈的用户群,用聪明的推广方法接触到这些用户,在接触过程中不断把产品打磨好,等你有了巨大的用户基础,是一定能赚到钱的。但是,如果你急于想赚钱,对不起,运气好的话你可能赚点小钱,运气不好就直接完蛋。

  什么是商业模式?其实,商业模式不是赚钱模式,它至少包含了四方面内容:产品模式、用户模式、推广模式,最后才是收...

Read more

颠覆式创新为用户创造价值


  如果细心研究,你会发现,商业进步其实是靠颠覆式创新来推动的,按西方说法即disruptive innovation。例如,以佳能、尼康为代表的数码相机厂商颠覆了以柯达为代表的传统胶片相机,以苹果为代表的智能手机厂商颠覆了以诺基亚为代表的传统手机厂商。

  商业上的颠覆是指成为市场主流,目的是为用户创造价值。

  一般认为,创新就是发明。其实不然,发明是从无到有创造出新的事物,而创新更多是换一种新的方式去做。换句话说,创新就是闯进红海里,用蓝海的方式去做。以搜索为例。无论从技术上看,还是从市场格局来看,搜索都已经是成熟市场,市场领先者基本上占有70%甚至80%的垄断性份额。...

Read more

VC到中国有点变味 不是有钱就可以做天使


  我为什么到处鼓吹天使投资?客观上讲,我到现在真正投资的公司并不多,投资额也并不大,而且还没有一个成功的例子,都是在早期阶段。

  其实我不是纯粹的天使投资人,我之所以给自己挂上这个翅膀到处讲,就是想把一些理念传递出去:一方面想让更多人了解风险投资,另外让更多的创业者也真正了解风险投资。

  VC到中国有点变味

  美国的VC为什么比较厉害,提起KPP,提起红杉,他们投资的公司很多都是真正高增长的公司,像苹果、雅虎、Google,确实增长的倍数非常多,而且都是在非常早的时期投。

  但是这些VC到了中国就有点变味了。大家都说今天中国的热钱很多,但是有很多年轻的创...

Read more

如何建立创业团队


  招人:态度决定一切

  创业初期最需要一些具有丰富经验的高阶人才,可是这个时候往往没有足够的资本请到这些人,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

  首先得分清楚什么是“高阶人才”。在外企里拿着高工资的,一定就是高阶人才吗?其实不一定。有些外企在中国本身就很强势,产品不愁市场,有些人仅是适合打顺风牌而已。很多职业经理人空降到小公司反而失败,为什么?因为他不具备在创业企业工作的心态,他需要的资源很多,而小公司要什么没什么,很多人首先从思想上、心理上就接受不了。这种所谓的“高阶人才”对创业企业是没有意义的。

  创业公司所需要的人,一句话...

Read more

什么是好的用户体验?


  说今天是一个体验为王的时代,一点也不过分。

  做大众消费品的人可能已经感觉到,今天消费者的话语权越来越强,如果你的产品做得好,不久就会口口相传;如果你的产品做得烂,不久就会骂声一片。所有这一切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但今天,每个人都可以发布信息,每个人的声音即使弱小,也总能被别人听到。在互联网时代,产品是否能够成功,用户体验越来越变成一个关键,用户买了你的产品,并非是与你结束了交易。恰恰相反,当用户拿起你的产品,使用你的产品的时候,用户体验之旅才真正开始,而用户的体验之旅是否愉快,将直接影响到你的口碑,影响到你的销售。

  有一个叫Scott McKain的美国人遇到这样一...

Read more

360就是希望手机市场越乱越好


  其实我是最外行的,做手机不太懂。但我的观点始终没有改变,现在互联网公司在做手机,大家不要抱怨“互联网公司做手机是不是会把价格战打得更厉害”。刚才有人在讲Moto和Google的故事,从美国来看,未来互联网和手机的融合是大势所趋。现在所有的互联网公司在琢磨怎么做手机的同时,手机公司应该琢磨自己怎么转型,怎么具备互联网的服务能力、营销,去顺势而为。

  360是希望充当一个搅局者,希望市场越乱越好,越均匀越好。这个市场现在被一家占先, 小米已经做了两年,昨天估值40亿美金得到融资。这让大家悲喜交加:喜的是做手机还这么有价值,悲的是为什么是小米不是我。早起的鸟...

Read more

微创新要极端一点


  今天,真正流行的产品,都不是在核心技术上能人所不能,技术已经同质化,最后比拼的都是产品和体验。而对于用户来说,体验是细节,是微观的东西。即使不是IT企业,不是互联网企业,也应该想一想,在产品、流程中还有哪些可以改善,还有哪些可以做到极致。

  我非常反对成功学,很多事情经过成功学加工之后,就变得像传奇小说,只是听起来很热闹。创业是由很多很残酷的教训组成的。在这个行业里,我算是最大的失败者。正因为有失败,所以才有总结,不断去改善。

  放弃大战略,关注点滴感受

  在公司内部,我比较反对做评论家,创业者首先不要去做评论家。评论家站在高端,谈产业问题,谈格局,其实没意义...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