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刘梦溪

刘梦溪,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化史、明清文学思潮和近现代学术思想,有著作多种。

林黛玉《桃花行》和宝黛爱情的新境界


林黛玉《桃花行》和宝黛爱情的新境界

 

刘梦溪

 

 

    《红楼梦》中的宝黛爱情故事,波浪起伏,动人心脾,但大的高潮一是第三十二回的诉肺腑,一是第五十七回的紫鹃试情所引起的宝玉痴呆。五十七回以后,宝黛爱情几乎被搁置起来。第五十八回说两个人见面,只“些微谈了谈”。情极而淡的爱情境界,见面已经不需要说什么话,如同黛玉所说,“你的话我早知道了”。此时的作者,转而描写了《红楼》舞台上其他人物的诸多表演,以及作为宝黛爱情环境的贾府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的复杂的人际关系和事件。其间当然也很热闹,有人偷东西,有人打架,赵姨娘和唱戏的小丫头们...

Read more

廉耻是立人修身的大节


博学于文,行己有耻”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30岁生日献辞

 

刘梦溪

 

    我们的研究生院今年三十岁了。按孔子的为学次第,已经是“而立”之年。

   

    我是看着我们的研究生教育一点一点成长的。当招收第一批研究生的时候,我曾经给他们上过课。当时听我课的人,有的比我的年令还要大些,现在他们不少已经从自己的岗位上退休了。

 

    但我们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研究生教育真正发展起来,是最近七八年的事情,是在王文章院长主政之后。文...

Read more

《红楼梦》原作者笔下的宝黛爱情结局


《红楼梦》原作者笔下的宝黛爱情结局

 

刘梦溪

 

 

    《红楼梦》前八十回的最后十回,写宝黛爱情的笔墨已经不多。贾家的状况越来越不景气,连当家人王熙凤也病了。贾琏刚一接手,就打老太太的主意,央求鸳鸯当贾母的金银首饰。王熙凤的首饰也当了一些。皇宫的太监前来勒索。林之孝家的、周瑞家的、来望家的等所代表的中层管理人员开始弄权,并且彼此闹矛盾。贾珍、贾蓉父子公然带头聚众赌博。失盗之事屡屡发生。贾雨村突然降了,甄家被抄了。贾府自己因发现绣春囊也抄检了大观园。三姑娘探春打了王善保家的,还说:“你们今日早起不曾议论甄家,自己家里好好的...

Read more

中国的“近代”何以开始得那样晚


 

中国的“近代”何以开始得那样晚

 

刘梦溪

 

 

    晚清以还的百年中国,令人思索的问题实在太多。其中有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就是:为什么西方早在16世纪就有工业革命、就开始了近代的进程,为什么我们的“近代”开始得那样晚?到1840年鸦片战争人家打我们才开始“近代”?

 

    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几千年的文化传统里面,没有为走向近代准备好充分的社会与文化的机制。我说的是“社会与文化的机制”,没有笼统地说中国文化本身。因为这是学术界的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宋朝和明朝,城市...

Read more

《红楼梦》第六十四、六十七回是伪作吗?


 

《红楼梦》第六十四、六十七回是伪作吗?

 

 

刘梦溪

 

 

    《红楼梦》第六十四和六十七回,过去就有研究者怀疑是伪作,即不是原作者曹雪芹的手笔,而是其他什么人拟补的。我通过对宝黛爱情心理和爱情话语演变过程的细致考察,可以为此说补一人物性格和语言逻辑的证据。

 

    《红楼梦》自第三十二回“诉肺腑”和三十三回宝玉挨打之后,宝黛的爱情关系已是情极而淡的爱情,见面已不需要说什么话,如同黛玉所说“你的话我早知道了”。第五十八回说两个人见面,只“些微谈了谈”,如...

Read more

国学的“热”和“做”


国学的“热”和“做”

 

刘梦溪

 

 

    我近来对国学和相邻概念所作之辨析,不是表示我反对国学,或者不要国学。而是主张国学无须太热。

 

    二十年前的1988年12月15日,我在《中国文化》创刊词里写道:“与学界一片走向世界的滔滔声不同,我们想为了走向世界,首先还须回到中国。明白从哪里来,才知道向哪里去。文化危机的克服和文化重建是迫临眉睫的当务之急。如果世界同时也能够走向中国,则是我们的私心所愿,创办本刊的目的也在于此。”盖目睹当时之学界,搬炒西方之观念方法已成一时之时尚,故...

Read more

为生民立命:“横渠四句教”的文化理想


 

 为生民立命

——“横渠四句教”的文化理想

 

刘梦溪

 

    我们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术厅,一面墙壁上镶嵌着大幅的“横渠四句教”:“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已故大书家顾廷龙先生的篆体书法,高古苍劲,不可一世。凡莅临本所的承学之士,无不抬头默念此教。我平时当所内学人例聚之时,也每以此教相勖勉。

张载和《西铭》

    张载字子厚,号横渠,就是宋儒濂、洛、关、闽四大家的“关”,因生于陕西而以地望名。另外三家,周敦颐是湖南道州濂溪人,以地望称濂溪。程灏、程颐为...

Read more

我对中小学开设国学课的设想


 

我对中小学开设国学课的设想

 

刘梦溪

 

 

    前年,我的《论国学》发表时,其最后一部分曾提出,应在小学正式开设国学课。后收到香港中文大学原校长、国际著名的文化社会学家金耀基先生的函示,他认为不仅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一二年级,都可以设置国学的课程。他信中与此一设想有关的一段是这样写的:

 

尊文《论国学》中“一点设想”,建议在小学设国学一科,内容以六艺为主。读来叫我又惊恐,又欢喜。此是文化教育绝大事情。此涉及为“价值教育”(或“伦理教育”)在今日(中西均然)垄断的“知识学”外寻求一位置,也是在...

Read more

宝钗和黛玉“和解”的心理秘密


宝钗和黛玉“和解”的心理秘密

 

刘梦溪

 

 

   《红楼梦》研究者中,一向有“左黛右钗”或者“左钗右黛“,以及“钗黛对立”和“钗黛合一”等等的争论。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看这个问题,不妨认为由于钗黛个人都有对爱情与婚姻的想往,而大观园中合适的男性只有贾宝玉一人,所以彼此之间难免有所猜忌,有所芥蒂,甚至一定程度的争夺。此前宝黛之间的种种争吵怄气,钗黛之间的种种心结,大都因此而生。但黛玉经过诉肺腑的爱的洗礼,内心的矛盾已获致解决。宝钗由于元春表礼于前、贾母夸赞于后,地位稳如泰山,自然无须再和黛玉争雄。正是在这样的作品情节和人物性格逻辑发展的...

Read more

《红楼梦》人物谈:晴雯和宝玉


晴雯和宝玉

 

刘梦溪

 

 

  晴雯和宝玉的关系,是《红楼梦》研究中经常遭到曲解的一个问题。有一种意见认为:“晴雯对宝二爷这样的主子是忠心耿耿、鞠躬尽瘁的,对宝二爷这样的主子生活是欣羡的,对宝二爷姨娘的地位是憧憬的,而对于宝二爷的恩德则是感激涕零的。”这样看待晴雯和宝玉的关系,明显是误解乃至曲解。

 

  《红楼梦》里描写的晴雯和宝玉,诚然不是一般的主子和奴婢的关系。比起其他丫环来,宝玉待晴雯格外优厚。而晴雯对宝玉也格外亲密,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主奴的界限。这种状况,主要由于晴雯和宝玉思想上比较契合,他们在要求人的个性能够...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