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伤保险条例》逐条详读(七)
——法律责任
辽宁正合律师事务所 陈宁律师
第五十六条 单位或者个人违反本条例第十二条规定挪用工伤保险基金,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或者纪律处分。被挪用的基金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追回,并入工伤保险基金;没收的违法所得依法上缴国库。
【陈宁律师】本条系关于挪用工伤保险基金法律责任的规定,与旧条例第五十四条相对应,将“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改为“依法给予处分或者纪律处分”。
1、工伤保险基金只能用于...
作者文章归档:陈宁
新《工伤保险条例》逐条详读(七)
——法律责任
辽宁正合律师事务所 陈宁律师
第五十六条 单位或者个人违反本条例第十二条规定挪用工伤保险基金,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或者纪律处分。被挪用的基金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追回,并入工伤保险基金;没收的违法所得依法上缴国库。
【陈宁律师】本条系关于挪用工伤保险基金法律责任的规定,与旧条例第五十四条相对应,将“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改为“依法给予处分或者纪律处分”。
1、工伤保险基金只能用于...
第四十六条 经办机构具体承办工伤保险事务,履行下列职责:
(一)根据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征收工伤保险费;
(二)核查用人单位的工资总额和职工人数,办理工伤保险登记,并负责保存用人单位缴费和职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情况的记录;
(三)进行工伤保险的调查、统计;
(四)按照规定管理工伤保险基金的支出;
(五)按照规定核定工伤保险待遇;
(六)为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免费提供咨询服务。
【陈宁律师】本条系关于社保经办机构职责的规定,与旧条例第四十四条一致。
1、经办机构是指各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依照规定设立的社保经办机构,包括人力资源和社会...
新《工伤保险条例》逐条详读(五)
——工伤保险待遇
辽宁正合律师事务所 陈宁律师
第三十条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职工治疗工伤应当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
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
新《工伤保险条例》逐条详读(四) ——劳动能力鉴定 辽宁正合律师事务所 陈宁律师
第二十一条 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陈宁律师】本条系关于劳动能力鉴定条件的规定,新旧条例保持一致。工伤职工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应该在经过治疗且伤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后进行,这样才便于劳动能力鉴定机构聘请医疗专家对伤情进行鉴定。
第二十二条 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
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
新《工伤保险条例》逐条详读(三)
辽宁正合律师事务所 陈宁律师
——工伤认定
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第七条 工伤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工伤保险基金的利息和依法纳入工伤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构成。
【陈宁律师】本条系关于工伤保险基金构成的规定,新旧条例的规定相同。工伤保险基金由三部分构成,其中的“其他资金”包括按规定征收的工伤保险费滞纳金、社会捐赠等资金。
第八条 工伤保险费根据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费率。
国家根据不同行业的工伤风险程度确定行业的差别费率,并根据工伤保险费使用、工伤发生率等情况在每个行业内确定若干费率档次。行业差别费率及行业内费率档次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
新《工伤保险条例》逐条详读(一)
辽宁正合律师事务所 陈宁律师
(按:《工伤保险条例》已于
《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正
辽宁正合律师事务所 陈宁律师
(一)第九十一条修改为:“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酒后驾车的,暂扣驾驶证的期限由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变为六个月;罚款数额由二百元以上五百...
北京一中院提示劳动用工领域六大陷阱
近年来,随着《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的相继出台,劳动立法不断完善。相关法律对用人单位的要求更为严格,而劳动者的维权意识也不断增强。近期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通过对一年多来审结的5300多件劳动争议案件进行分析,发现传统的拖欠工资、不签订劳动合同等引发的争议逐渐减少,而一些用人单位转而采取更为隐蔽的方式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新现象不断增加。这些违法手段往往披着合法的外衣,具有相当的隐蔽性,使得劳动者在诉讼中举证难、维权难,法院在处理这些争议时也存在认定难、处理难的困境,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