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徐则臣

1978年生,江苏东海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硕士,曾做过两年高校教师,现为《人民文学》杂志编辑。
  著有长篇小说《午夜之门》、《夜火车》,小说集《鸭子是怎样飞上天的》(入选“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2005年卷)、《跑步穿过中关村》等。曾获第四届春天文学奖、首届西湖•中国新锐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7年度最具潜力新人奖及上海文学奖、滇池文学奖等。中篇小说《跑步穿过中关村》入选2006年中国小说学会年度小说排行榜、名家推荐中国原创小说排行榜、中国当代最新文学作品排行榜;短篇小说《最后一个猎人》入选2006年度名家推荐中国原创小说排行榜;根据中篇小说《我们在北京相遇》改编的《北京你好》曾获第十四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电视电影奖。部分作品被译介到海外。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午夜之门》、《夜火车》,中篇小说代表作有《跑步穿过中关村》、《苍声》、《啊,北京》、《西夏》、《人间烟火》、《天上人间》等,短篇小说代表作有《花街》、《最后一个猎人》、《伞兵与卖油郎》、《纸马》、《我们的老海》等。

读书、写作,是为了回到最根本的生命议程


  十几天前,王虓兄在电话里告知了《耶路撒冷》获奖的消息,嘱我准备个五到十分钟的获奖感言。五到十分钟很短,正因其短,这些天我一直在脑子里转悠,希望能在这五到十分钟里说点动人的或者貌似真知灼见的东西,以让我的感言能配得上这一光荣的奖项。说实话,关于《耶路撒冷》,关于长篇小说,我还真有一大堆可说的,说上五分钟可以,说上十分钟也可以,说上一两个小时问题应该也不大。但我今天不打算说这个,我想临时说点别的。

  前天我刚从老家回来。真正意义上的老家,在乡村,现在还生活着我的祖父和我的父母,他们有自己的庄稼和菜园子。出门尽管已经多半是水泥路了,但我依然觉得在两行高高的白杨树之间伸展的还是泥土的...

Read more

开往黑夜的火车


  车过济南,透过窗帘的浅浅的灯光就把我惊醒了。也不算惊醒,一直是眠浅,耳朵里的车轮声半个晚上都清晰地响着。我撩开窗帘,凌晨两点的济南站冷冷清清,没有见到下铺预言的那种拥挤,他说济南是个大站,上车的人常常要把车门给挤破。我看到几个乘客拎着包袱,摇摇摆摆地向车门走,瞌睡和等待把他们折磨坏了。火车安静地停在昏黄的灯光底下,像一个不喘气的动物,同样无精打采。车厢里也很安静,其他人都睡着了,对面的上铺在打呼噜,有那么一会儿我觉得是在家里。风卷起纸片和塑料袋在站台上飘,然后火车叹了一口气,动了。灯光向后走,黑夜又来了。窗外是缓慢移动的墨块,树也像山,远远近近,重重叠叠。我放下窗帘,躺下来,感觉重新...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