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刘守刚

1971年生,江苏建湖县人。经济学、法学博士。经济学博士专业方向为西方财政理论与政策。法学博士专业方向为外国法律史。

1997.7—2001.6先后任职于君安证券研究所、君安证券上海总部、国泰君安证券上海分公司
2001年7月回上海财经大学任教,就职于公共经济管理学院
2004.9至2007年9月,在复旦大学从事政治学博士后研究,方向为中国当代政治。

研究领域
财政学理论、公共生产理论与政策、西方立宪主义史、宪政理论、当代中国政治

经济学和法学博士论文都已出版,分别为《中国公共生产探源与政策选择》《西方立宪主义的历史基础》。

纪念我的一段迷茫岁月


  6月23、24日两天,接连收到几位朋友的电话或短消息,告知我原来公司的总裁杨骏先生去世的消息。收到消息后,立刻就有一种强烈的冲动,要去参加他26号在龙华殡仪馆的悼念仪式。临行却又犹豫起来,犹豫的是,我这样一个原君安的小土豆,与杨总个人又无交情可言,去参加是否多余。最终,并未成行。

  事情发生已经半个多月,但当时的那种冲动仍萦绕在怀,久久难以平息。因为杨骏这个名字,以及他所象征的君安证券,曾与我迄今为止的人生经历发生了一段值得回味的关联,代表着我人生历程中的一段迷茫的岁月。

  1997年6月起的近一年时间里,我迷失在闷热潮湿、光怪陆离的深圳。

  1997年之前,...

Read more

上海,凭什么建设两个中心?


  这几天,上海要建设两个中心的决心被到处宣示。政府显得自信满满,上海本地股也很给面子,“涨”声一片。

  自然,凭借上海的区位优势、庞大的人口规模,加上巨额的政府投入,要建设什么,差是不会差的。

  但要好,恐怕也没那么容易。

  一个国家,一个城市,要想持久进步和繁荣,其关键在于中产阶级,即那些能够依靠自己的知识技能在事业上获得独立,并因这种独立而在精神上自信与理性的那些人。中产阶级事业上的成功,并因这种成功而形成的消费与储蓄,是经济持续成长的基础;中产阶级的独立、自信与理性,是文化不断进步的基础。

  可是这样两个条件,在上海,似乎都...

Read more

爱国家,怕政府


  前两天,在“猫眼看人”上看到一个帖子,内容是向网友询问“如果能方便地获得美国国籍,是否愿意放弃中国国籍”,网友一边倒地回复“是”。记得几年前,于海老师在上海中学生中作过类似的调查,结果也差不多。为什么结果会如此地一边倒?是中国人不爱国吗?去年拉萨3.14事件后,网上舆论一边倒地支持政府,由此看来,中国人并不缺乏爱国心。可为什么愿意放弃自己的国籍?

  具体说到我。从生活习惯和工作内容来说,我当然愿意留在中国。可如果真的有机会方便地获得美国国籍,我也乐意。绝非我缺乏爱国心,可能和上述网友的原因一样,我们都爱...

Read more

当坚硬的自由触及柔软的要素


  在近代以来的现代化潮流中,个人自决日益成为人类生活中决定性的原则。梅因的说法是,“个人自决的原则,把个人从家族和集团束缚的罗网中分离出来;或者,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即从集体走向个人的运动[1]。”在经济活动中,这种个人自决原则就体现为买卖双方的交易自由。在不存在暴力和欺诈前提下,自由交易对买卖双方都有利。在自利动机的驱动下,所有经济主体都可能会积极投入到自由交易活动中,并因此推动形成一个自由的市场和自由的社会。至少,在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眼中,人类现代化就是这样一种自由原则(市场原则)不断扩展的图景,也可以说现代化就是自由化、市场化。

  的确,在近代历史中,...

Read more

地方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媒体公关之道


  内容摘要:本文的目的,是为地方政府在应对突发事件进行媒体公关时,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在结合公共管理和新闻学的相关理论与经验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地方政府媒体公关的必要性,并针对性地提出地方政府如何在平时树立媒体意识、建立常态的信息沟通机制,以及危机时刻在操作层面上,如何遵从媒体规律、善用媒体处理突发事件等具体策略。



  危机管理是公共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如何应对突发事件引起的危机这一问题,考验着当前中国众多地方政府的管理能力。突发事件不仅可能引起经济和社会危机,在当前的中国还可能引发媒体公关危机。近些年来,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众多地方政府应对媒体不当,“...

Read more

传统中国帝国制度的财政基础


  从秦代起,传统中国进入了帝国时代,在政治制度上逐渐建立和完善了独特的帝国体系或帝国制度。这一帝国制度,在内容上可以用林尚立先生的一段描述来概括:“中央集权与郡县制的有机统一;选官制度与教育制度的有机统一;皇权统治与官僚政治的有机统一;民间治理与官府治理的有机统一;朝贡制度与华夷秩序的有机统一等等”[1]。这种帝国制度的突出之处是,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建立时间早(相对于西方以及相对于当时的社会条件而言),存续时间长(前后近两千年)。在今人看来,前者是“早熟”,后者是“超稳定”或者“停滞”。
...

Read more

从黑客帝国看殖民地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昨天又看了一遍电影《黑客帝国》,第五遍了。真是一部好片子,不仅仅是因为眩目的特技镜头,更为重要的是,里面包含太多关于人类历史和人性的基本思考。其中一个就是锡安(Zion)的象征意义。

  在一定意义上,锡安就是我们电脑系统中的“回收站”(垃圾箱),是我们维持系统平衡必备的工具(试想,如果我们电脑中没有回收站,该多可怕)。在电影中,锡安发挥了两方面的功能:一是维护Matrix的稳定,二是带动Matrix的升级。为了实现这两个功能,机器人创造出救世主程序(Neo)。第一代救世主带着从Matrix觉醒的一部分人,离开Matrix,创造人类的地下世界锡安,然后不...

Read more

政党政治的财政基础


  内容摘要:现代政治是政党政治,政党财政是政党政治的重要基础。本文将当今世界主要政党的财政类型概括为捐赠型、党费型、党产型、国家补贴型和混合型等,在此基础上,比较分析捐赠型、国家补贴型、混合型三种不同政党财政的资金来源与制度缺陷,最终引出有关政治文明和政党建设的一些有益启示,如政党财政制度应在捐赠型和国家补贴型之间取得适当的平衡,政党财政应与国家财政分离等等。

     

  经费保障是任何一个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政党财政则是政党政治的重要基础,正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众议院前议长杰斯·昂鲁声称的,“金钱是政治活动的母乳”。政党的日常维...

Read more

促进内需的好办法:废除计划生育政策


  

  促进内需,是从上一次亚洲金融危机就开始提倡的事情,到这一次金融危机,又被作为救命良方大力提倡。作为中国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当然不可能走当年四小龙出口导向型发展道路,以内需来保障国家的发展是不言而喻的。但当前,如何促进内需?

  在我看来,就当前而言,促进内需最好的办法就是废除计划生育政策,允许生育二胎甚至三胎。生孩子,以及未来的抚养、教育等支出,将大大提高未来长期的刚性消费需求。一个孩子的花费如果是1的话,两个孩子至少要花1.6。这样主流家庭的消费总额,将比现在提高至少30%,而且随着孩子的成长,消费额将不断提高,足以支撑未来经济的发展。

  废除计划生育制度...

Read more

从“三鹿奶粉”事件看中国第二次现代化建设


  “三鹿奶粉”事件一出,群情汹汹,相关政府及领导人疲于应对。实际上,近年来中国有关部门及其领导人,一直在扮演着救火队的角色。出了毒奶粉,又来毒鸡蛋,再加上层出不穷的矿难、自然灾害,还有各处的群体性事件。这样的救火队眼睁睁看着各处火起,恐怕免不了有无力回天之感。

  应该说,这些事件的发生,一部分确实是政府监管缺失或者渎职甚至腐败造成的,需要加强国家制度建设、惩治渎职和腐败。但公正地说,其中有许多事件实际上是由社会中自然存在的各种风险造成的。风险总是存在的,像食品、矿难、劳资冲突等等,任何一个国家都可能会发生,与国家制度、官员廉洁关系不大。关键的问题是,如何...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