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赵焰

男,20世纪60年代生人,作家,学者,现供职于《安徽商报》,高级编辑。出版过《晚清有个李鸿章》、《千年徽州梦》、《男人四十就变鬼》、《思想徽州》、《平凡与诗意》《萤火闪烁》、《与眼镜蛇同行》、《夜兰花》等著作9种。

《野狐禅》之十:吕碧城与舒雪林


 

 

吕碧城与舒雪林

 

赵焰

 

旌德县政协的方光华兄在看过我的《吕碧城的秘密》一文后,打电话给我纠错,说我文中所写的吕家大屋,当年并不是吕凤歧的家,而是吕氏祖屋。至于吕凤歧的老宅,就在他家对门,算是一个大屋,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时拆掉了。光华兄是歙县人,当年从徽州师专毕业后,娶了一个庙首吕姓女子为妻。掐指算来,也算是吕碧城的远房亲戚了。他的话自然没错。我差一点冤枉吕凤歧了。在这里,订正一下。

 

不过这个吕家大屋,跟吕凤歧还是有关系的。我查了查有关资料,吕家大屋应该是当年吕贤基的老宅,这个吕贤基,就是当年带李鸿章父子从京城来安徽组织...

Read more

鳗鱼与性


 

鳗鱼的故事

 

今村昌平算是日本电影界一个很奇怪的人物,在他70岁左右的时候,突然地,这个老家伙对性感兴趣了,实际上也不是刚刚有兴趣,还是兴致还魂,有一种末日的浓烈。今村昌平1926年出生,算一算,1996年,他刚好70岁。那一年,息影多年的今村昌平拍摄了《鳗鱼》,引得一片叫好,第二年,这部电影获得了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3年之后,今村昌平又拍了另一部电影《赤桥下的暖流》。如果说《鳗鱼》的内容还有着象征和隐喻色彩的话,那么,这一部《赤桥下的暖流》明显地就没有顾忌了。在电影中,遍地开花的都是对性炽热的留恋。在我看来,这时候的今村昌平已经是有着“临终之眼”了,电影中遍...

Read more

《野狐禅》之九:李鸿章爱吃什么菜?


李鸿章爱吃什么菜

赵焰 

 

我的朋友翁飞博士是专门研究清史的。前些年编辑《李鸿章全集》阅读大量的原始资料时,突然在一个册页中发现一张李鸿章亲笔写下的菜谱。翁博士如获至宝,偷偷拿下,不于示人,只是在酒酣耳热之时,每每提起。有商家曾出重金想购得菜谱开发李鸿章菜,但翁博士一直不愿松手。因此李中堂究竟喜欢吃些什么菜,也只有翁博士知道了。

 

我的《晚清有个李鸿章》主要是从历史、政治和文化的角度去分析李鸿章,对于李鸿章的私生活,涉及很少。不过在阅读大量李鸿章的资料中,对于李鸿章的性格、习性以及个人生活,也算是略知一下。闲着无事,也想推断一下李鸿章喜欢的菜肴,算是...

Read more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老徽州


 

 

那时花开

(代序)

 

    2007年国庆黄金周的那几天,我和家人住在太平湖边一座宾馆里。阳台正对着太平湖。那几天,一有时间我就坐在那间大大的阳台上,有时候看书,有时候则放眼远眺烟波浩渺的水面。那几天的空气能见度不是太好,我只能看到不远处湖面上的小舢板,在宽阔的水面上缓缓地游动,就如同一只水蛏一样。据说,旧时的石埭县城,就淹没在这一片水面之下。上个世纪70年代修建陈村水库的时候,县城整体搬迁,除了能带走的,其余的,都留在水下了。当时淹没的,就有包括县城的很大一片地方。人可以逃离,记忆可以带走,而那些带不走的,如水草...

Read more

《晚清三部曲》由香港中华书局推出繁体海外版


曾國藩 ─ 晚清三部曲之一
作者:
趙焰
系列:
晚清三部曲
ISBN:
9789888104437
定價:
HK$78.00
裝禎:
平裝
頁數:
328
出版日期:
2011年4月
出版商:
香港中華書局


內容簡介

中興勳臣,湖湘大儒,鎮壓太平天國的劊子手,這是完全的曾國藩嗎?曾國藩從一個鄉下秀才一步步靠自我奮鬥與忍辱負重走向權力的巔峰。這個被稱為晚清第一漢臣的湖南人如何達到孟子所說的內聖外王境地?又如何成為中國文化最後一座矗立的廟堂的?

本書結合豐富的史料,從曾國藩的編年史...

Read more

《野狐禅》之八:心灵的秘密通道


 

心灵的秘密通道

 

赵焰

 

有一些话题只要提出来似乎就会令人不舒服,因为话题一亮出,人与猴之间,人与动物之间,距离就变得近了——前几天看美国电视连续剧《斯巴达克斯前传·竞技场之神》,当中有一个情节:豢养角斗士的奴隶主Batiatus为了取得自己的角斗士进入角斗场比赛的权力,拼命做工作邀请地方行政官去自己家中寻欢作乐,那个时候的罗马在很多方面是百无禁忌的。Batiatus的老婆Lucretia为了让行政官员高兴,便让手下的角斗士Cannicus跟自己的一个婢女Melitta进行公开性交表演。这一个婢女是结过婚的,她与自己的丈夫、角斗士教练Oenomau...

Read more

《野狐禅》之七:吕碧城与秋瑾


 

吕碧城与秋瑾

 

近代吕碧城真称得上是一个神秘人物。她的身世,她的经历,她的思想和结局,在很大程度上,都称得上是一个谜。同样,吕碧城与“鉴湖女侠”秋瑾之间的交往,同样也是扑朔迷离。

 

吕碧城在天津少年成名时,秋瑾其中正跟丈夫王子芳住在北京。丈夫在清廷度支部,也就是以前的户部谋差,秋瑾无事时则读读书,写写诗练练字什么的。也就是在那段日子,秋瑾认识了丈夫同事的妻子吴芝瑛。吴芝瑛是吴汝伦的侄女,安徽桐城人,出身书香门第,博览全书。在吴芝瑛的家中,秋瑾接触到大量进步书籍和报刊,思想上也越来越趋向于革命,行动也越来越富有激情。因为诗写的好,人漂亮又豪爽,秋瑾...

Read more

《野狐禅》之六:徽州出了个“老愤青”


 

 

徽州出了个“老愤青”

 

赵焰

 

徽州历史上是出过一些人的,有一些人很为徽州长脸,像胡宗宪、王茂荫、胡雪岩等;有一些人则让徽州的脸丢大了,丢脸的人当中,杨光先似乎是个典型代表。

 

《清史稿》说杨光先是江南歙县人,具体是歙县哪里,没有具指。杨光先早年一直生活徽州,顶着个千户之名,一直衣食无虞。后来,大约觉得生活太平淡了吧,整天看山看水看风景太无聊,于是便就把千户之位让给弟弟,来到京城做了一个职业“斗士”,专门跟“奸雄”做斗争。杨光先第一状告的是崇祯时的兵科给事中陈启新——杨光先听说陈启新非议宋太宗的《劝学歌》,立即拍案而起,...

Read more

《野狐禅》之五:宋教仁之死


 

宋教仁之死

 

中国的历史研究者中,历来是笨人比聪明人多得多。历史研究要花无穷无尽的笨工夫笨手段去读枯燥无味的书,寒灯枯坐,地老天荒,聪明人往往避之不及,都跑去读商学院去了;剩下几个浮躁点的,也去学外语搞艺术去了。也因此,研究历史的地方往往是笨人扎堆,一个比一个笨,一个比一个迂腐,很少有人有良好大局观的,只是一味求小、求偏、求证,对于世事人心一概忽略。其实历史就是曾经活过的现实,一个人,如果不懂人情世故,不懂现实生活,他了解的,就一定不是活生生的历史,只会是字里行间的某个片段。

 

有一个例子似乎可以拿来佐证,那就是民国之初宋教仁被杀一案,后来那么多...

Read more

《野狐禅》之四:张爱玲与杀猪


 

 

张爱玲与杀猪

 

张爱玲最近被发现的《异乡记》实在是没有什么意思,总共只有三万字,也搞成了一本书,写的还是那一段人皆共知的“胡张恋”:抗战结束了,胡兰成跑了,张爱玲去浙南的乡下去找他。这半本书,写的就是张爱玲当年找胡兰成时的一点见闻。因为没有结尾,看的也不知所云。不过张爱玲的文字还是一如既往地好,对于一些事物的描写,仿佛有着“神觉”似的,比如这一段对于乡下杀猪的描写,在我看来,是所有写杀猪的最传神的:

 

……忽然,它大叫起来——有人去拉它的后腿。叫着叫着,越发多两个人去拉了。它一直用同样的声调继续嘶鸣,比马嘶鸣难听一点,而更没有表情,...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