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新型城镇化已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人们普遍认为,新型城镇化将会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有人认为,新型城镇化就是新一轮的高速城镇化,将会大兴土木、圈地造城、逼农民进城上楼、推高房价。新型城镇化果真会如此吗?如何理解新型城镇化?我国为什么要提新型城镇化?怎样才能走出一条符合“五位一体”要求、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需要探讨。
理解新型城镇化必须科学总结快速城镇化的成效与问题
城镇化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过程。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阶段,城镇化速度与城镇化质量则存在着明显差异。自1996年以来,我国城镇化进入加速阶段,每年新增城镇人口约20...
作者文章归档:李国祥

农产品价格还会持续普遍上涨吗
近十年来,我国农产品生产价格和食品消费价格累计上涨幅度分别为106.5%和85.3%。这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产品和食品价格运行史上是没有过的。农产品价格连续多年普遍上涨,正在影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和政策调整。
研究发现,扩大农业生产并没有对稳定农产品价格发挥应有作用。而农产品和食品消费增长速度并没有比生产和供给速度来得快,但农产品价格为什么还是连续多年普遍上涨呢?如果用货币超发来解释近十年我国农产品和食品价格持续普遍上涨,也是缺乏数据支持的,难以令人信服的。
比较一个相对较长时期内的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和农业生产要素价格变化而带来的农业生产成本的变化,以及相应的农产品...
被国际粮价暴涨言论忽悠
近期,有不少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世界粮食出口大国美国的旱灾将严重影响粮食生产,下半年国际粮价将上涨。国际粮价真的会暴涨吗?对于缺乏粮食市场话语权的中国而言,应如何应对?
其实,国际粮价预期暴涨,虽然确实有美国旱灾的因素,但更多是国际粮食期货市场投机者和市场分析机构的炒作。据美国农业部评估,这场灾害虽面积较大,属于50年一遇,但主产区受灾程度只是25年一遇的水平。以美国主要农作物玉米、大豆为例,据6月份美国农业部估计,预测2012—2013年度玉米产量3.8亿吨,比上年度增产19.7%,而7月份美国农业部预测产量为3.3亿吨,这一预测值比6月份虽下调近15个百分点,但仍比上...
谁来种粮
中国正在迈向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推进,举国面貌日新月异。农村越来越的农民从事非农产业和外出务工,形成了多达2.5亿人的农民工队伍,成为国家建设贡献卓着的产业工业。但是,在大量年轻强壮的劳动力从农业农村出去之后,农村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问题越来越突出,一些地方的农业变成了可有可无的副业,种粮对于一些农户家庭不再重要,遇到久旱不下雨等自然灾害,干部着急,帮助农民抗旱,而种植户农民则袖手旁观。
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出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农村年青人普遍对种田不感兴趣。未来谁来负责种粮,养活全国人民?过去沿海企业招工“门庭若市”,如今也遭遇&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