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王东杰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河南濮阳人,四川大学历史学学士、复旦大学历史学硕士、四川大学历史学博士。1996—2019年就职于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2019年起担任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200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先后获得四川省第12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7年)、宝钢全国优秀教师奖(2007年度)、教育部第五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2009年)、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13年度)。从事中国思想文化史和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激进与传统继续纠缠:在五四的延长线上


  朱天元/文

  1912年的鲁迅曾经在绍兴《越铎日报》上兴奋地写道:“纾自由之言议,尽个人之天权,促共和制进行,尺政治之得失,发社会之蒙覆,振勇毅之精神。”民国初立,此时的他对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充满了新生的希冀。而十三年后的鲁迅在随笔《突然想到》中则是一派截然不同的心境:“我觉得革命以前,我是奴隶;革命以后不多久,就受了政治的骗,变成了他们的奴隶。”

  1895年至1924年这一中国近代思想转型的时代,以重新发现传统的“复古”式启蒙逐渐转化为激烈反传统、颠覆旧秩序与支持暴力革命的激进思潮成为主流,作为其转...

Read more

中国人为何缺乏阅读的习惯


  一个有着良好阅读习惯的人,对生命的理解总会比别人多一些层面,更为精细,也更为通达

  中国人缺乏阅读习惯,是近年常使我困惑的一个现象。我多次在国内的公共场合——长途汽车上、候机楼里,看到一些老外,背着大大的旅行包,在嘈杂的人声里捧着一本书,读得很投入。细看那些书的封面,也不是什么经典,大抵还是流行小说之类 (但也有读狄更斯的),未必算作“高雅”,可问题是,要在周围的中国人里找到一个读书或者看报的 (市民小报也算),还真有点不容易。我想来中国旅游的老外未必个个都是向学之士,却处处看到这种景象,对比之下,令我们中国人羞愧。

  ...

Read more

大学老师比中小学老师差在哪


  《南方周末》2008年7月31日

  7月24日,我看书的时候又震了一下,杯子的水晃得厉害,站了起来,做好要跑的准备。好在很快恢复了平静。坐下来,有些沮丧,因为我知道自己还是不能做到镇定自若。

  在这次大地震中,有很多中小学和幼儿园老师在生死之际选择了保护学生,而我的第一反应是跑。虽然地震发生时我不在课堂上,但还是为此而羞愧。据说,成都几所高校的老师不顾学生自己先逃的人不少。学生对此议论纷纷,尤其是有谭千秋老师等英雄的事迹作对照,更使人感到大学老师那“长袍下的小”来(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这样,敝校也有几位老师立刻投入到抚慰学生心灵的工作中)。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