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王巍

自1982年以来曾在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美国化学银行、世界银行、中国南方证券有限公司等金融机构任重要职务;直接策划、组织了中国大陆几十家大型企业的改制、重组、承销及并购业务;在创办金融机构、创新金融工具、企业购并等方面经验丰富,并主持编辑了《第二板市场》、 《MBO管理者收购》等在企业界引起广泛影响的投资银行专著。1997年5月,王巍先生创办了万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专注于企业购并及相应的重组、 融资和上市业务。

晒晒美国人的税负账单(转存)



  
  晒晒美国人的税负账单:有一点中国还真办不到
  
  
  
  4月1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副总统拜登同时公布了自己家庭2010年度报税单,这意味着美国全国报税工作结束。从初步统计数据看,美国联邦政府本级税收与去年相比没有多大变化,但面对逼近15万亿美元的联邦公债,美国在未来几年里增税是大势所趋。
  
  
  
  1. 第一家庭纳税505338美元
  
  
  
  美国总统奥巴马夫妇2010年总收入是1795614美元,主要包括工资性收入395188美元和稿费收入1382889美元。总收入中有67518美元为自雇收入(指他和妻子的投资等收入),这部分收入要单独纳税,美国第一家庭的调...

Read more

中英的战争是源于鸦片拟或白银么?


  鸦片战争在近代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标志性事件,中国至此从浩荡天朝突然变成了世界之一角甚至是最可以欺凌割据的角落。尽管当时不过是英国战舰北上挑衅和一连串的杀戮战斗,但一百年来不断的渲染提升,鸦片战争对于中国民众便成了一个深刻的外交屈辱和民族仇恨的烙印,甚至是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试金石。从商业与金融史角度的观察,这仍然是一个很少涉及或高度概念化的领域。

  在我们的主流记忆中,帝国主义用源于印度孟加拉的鸦片来掠夺中国的白银,弥补获取中国茶叶丝绸等商品的巨大贸易逆差。清朝禁烟大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英雄行为更是凸显了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无情寡义,道光皇帝对鸦片深恶痛绝的讨伐檄文,战后的割地赔款通...

Read more

民国金融的大突破:废两改元与法币建立(金融观念史之四



  刊登于<创业家>杂志第四期
  
  大家都熟悉秦始皇的大业,其中几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措施是”车同轨,书同文”.统一铸币权,发行秦半两,则是经济学家们高度赞美的好事.不过,两千年前的商业很不发达,货币还是城市居民和上层社会的支付手段,这个意义更多是表达秦朝统一天下这个立场.此后,各个王朝不断在货币统一上反复折腾,到底也没有形成真正稳定的货币体系,连铸币权也是一直官家和民间同时拥有的.
  
  直到民国初年,中国各地仍是诸侯割据.明清两代以白银为主体的货币制度,虽然经过多次币制改造,特别是张之洞主导的”废两改银”,各种货币同时流通.市场上使用的银两和各种铜钱的形状,成色,重量,类别,规格等差异诸多,大清...

Read more

美记者目睹中国撤侨,羡慕又不安 (转存,必看)



  美国微软全国广播公司3月3日报道,原题:中国组织从利比亚快速撤侨 2004年海啸肆虐印度洋时,美国派遣第七舰队帮助撤侨。中国派出的是货船。如今,为将工人撤出陷入危机的利比亚,美国派出的一艘轮渡包船小得可怜,根本经受不住地中海巨浪的冲击。而中国在为期一周的撤侨行动中,租用巨型游轮、派出20架民航包机和4架军用飞机,将3万多名本国公民安全撤离。
  当我在马耳他——撤离中心之一——等待航班时,这种鲜明对比让我浮想联翩。
   在几位高举中国国旗的女士指挥下,数百名头戴红色帽子的中国工人鸦雀无声地排队等候,他们是那么井然有序,同任何在梵蒂冈参观的旅游团队没什么两样。他们服从安排,耐心等待...

Read more

中日甲午战争就输在融资上


  1894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日本称之为日清战争)在中国民众心理记忆上是巨大的历史伤口,至今无法愈合.一百多年来,对于战争胜败的结局有无数的学术讨论,基本上都沿袭当时文人志士的清谈立场,从满清腐败,用人不当,战舰落后,列强阴谋等起笔,最终指向制度竞争的核心,继而诉诸变法,改良乃至革命.毫无疑问,历史的逻辑在宏观叙事上总是气势磅礴,但这种大而化之的讨论似乎总是压倒了许多细节的追溯,使得我们在斗志昂扬之外,却无从下手循序渐进地改善.

  在当时的环境下,按传统意义上的中国的综合国力(人口,资源,军事力量,朝廷财富等)远远超过被视为小小倭寇的日本国.中日之战不仅满清朝野均认为必胜,英...

Read more

一张债券诱发了辛亥革命


  今年是辛亥革命的百年之际.海峡两岸都在举办各种活动纪念亚洲第一个共和国在中国的诞生.我们对辛亥革命的政治源泉,军事因素,制度变革以及文化变迁等都有比较丰富的研究和表述.但是,辛亥革命背后的商业要素特别是金融动力却是知之甚少,这就是这篇短文的切入点.

  中国金融博物馆完整的保存了一张1911年5月20日发行的债券。面值20英镑.年息5厘,九五折实付,期限40年。就是这张沉浸了历史密码的旧债券,告诉了我们金融与辛亥革命的直接关联.可以毫不夸张地讲,这张债券直接引发了一场结束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辛亥革命。

  债券签名的手迹出于盛宣怀,他是这场借款风波中的关键人物。盛宣怀出...

Read more

俞渝谈海外上市,大摩女与当当的冲突


    昨天晚上亚布力论坛我和王维嘉一起和俞渝谈中国海外上市公司的喜与忧,其中谈及大摩女与当当网的冲突,引起关注.今天看了新浪报道,有些不确切,就修正了我的开场词,其他没有时间了看链接吧.
  
  各位来宾,今晚论坛本来是明天上午举行的,挪到今晚,大家非常辛苦,感谢各位捧场.美女俞渝是刚刚在美国上市的当当网联合总裁,是亚布力的老朋友,大家都熟悉,她是主讲人.她事先没有任何准备,我提到了微博上与大摩女的争论,她将勇敢地正面应对大家的质疑.王维嘉是亚布力论坛最活跃的创业理事,也是中国网上移动互联的重要推动者,他担任主评人最有资格.首先宣布两个事情.
  ...

Read more

面向创业者的金融观念史


  牛文文社长在《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任总编时我们就有很多合作,后来他创办《创业家》杂志,奔走忙碌于各地,便很少碰面。岁末将至,文文和几位编辑约我见面,围炉一聚,谈到两年的创业经历,颇多感叹。恰好,我刚刚在天津创建了中国金融博物馆,也是经历了许多观念的磨砺和更新。

  席间大家聊到往事,想起多年前我曾在《中国企业家》杂志上做过一个”商人读书”系列,每刊一期,后来以《品味资本》为名结集出版,这也成为当时市场上的一本畅销书。书中关于中国资本市场的许多观念引起了很多读者的关注。例如,政府是“一只闲不住的手”的说法,对“杠杆收购&r...

Read more

智利救援


智利救援震撼中国 民众羡慕“把人当人国度”


转刊

被困井下两个多月的智利矿工奇迹升井伴随着欢呼声,掌声和泪水,也把全世界民众的目光凝聚到一起,而作为世界上最高矿工死亡记录的中国,民众感受的却是另一种滋味,用网民的话说“差距太大,震撼太深!” 截至智利时间早上8点50分,已有10名矿工搭乘“凤凰号”救生舱脱困,其中包括年龄最大和最小的矿工。每一次矿工的升井,都会带来一阵阵的沸腾。有报导称,历史上从未有人在如此长时间被困地下后还能够重见天日。 智利总统皮涅拉表示,这次艰巨救人行动对矿工与智利都是“真正的重生”。目前,救援行动以平均40分钟救援一个人的步调持续进行。这个救援...

Read more

百姓视角下的金融魅力(转存)


黄丽珠 金融时报

 今年国庆节是刚刚亮相百日的中国金融博物馆迎来的第一个长假期,7天长假参观者屡创新高。记者看到,游客中不时出现一家三代人前来参观,每当这个时候,担当讲解员的都是随行而来的白发苍苍的老者,此时讲解员尽量不去打扰,任由他们慢慢看、细细品……

  博物馆理事长王巍欣喜地告诉记者:“中国金融博物馆作为普及金融知识,传递金融理念,诠释金融创新,关注金融焦点,推动同行交流的作用正在逐渐体现和完美实现。”

  中国第一家金融博物馆的酝酿

  6月9日开业的中国金融博物馆位于天津金融街解放北路29号。原址为外观造型极具法国古代建风格的天津法国俱乐部。原国务...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