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珠 金融时报
今年国庆节是刚刚亮相百日的中国金融博物馆迎来的第一个长假期,7天长假参观者屡创新高。记者看到,游客中不时出现一家三代人前来参观,每当这个时候,担当讲解员的都是随行而来的白发苍苍的老者,此时讲解员尽量不去打扰,任由他们慢慢看、细细品……
博物馆理事长王巍欣喜地告诉记者:“中国金融博物馆作为普及金融知识,传递金融理念,诠释金融创新,关注金融焦点,推动同行交流的作用正在逐渐体现和完美实现。”
中国第一家金融博物馆的酝酿
6月9日开业的中国金融博物馆位于天津金融街解放北路29号。原址为外观造型极具法国古代建风格的天津法国俱乐部。原国务委员、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李贵鲜苍劲有力的题词——“中国金融博物馆”金色门匾,呈现在这座有110年历史的建筑上。博物馆展示面积2200平方米,是我国第一家集展示、教育、金融文化消费和金融史研究活动为一体的专业金融博物馆。
据悉,开业当天,天津市委常委、副市长崔津渡、博鳌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和中国投资公司监事长金立群等三位嘉宾郑重地启动了开业典礼的球灯。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吴晓灵、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顾问朱民、金融学家也是博物馆首席经济学家陈志武等都专程来博物馆参观考察。
博物馆理事长王巍诉记者,2008年8月,他与崔津渡副市长一起去纽约与投资家索罗斯讨论次贷危机的前景,索罗斯多次提到要看历史的演变并推荐美国金融博物馆。这样他们在位于华尔街的一个不到1000平方米的小型博物馆流连了四十分钟,受到很大的震撼,他们没有想到居然博物馆可以如此展示金融历史。回来后,王巍在崔副市长的鼓励下,遍访金融史专家和各地的博物馆,在2009年元旦后正式提议在天津建立一个金融博物馆。
经过一年半的筹备,终于在2010年5月初启动了现址的装修和布展工作,在200多个志愿者参与下,日夜兼程一个月又一周,赶在天津融资洽谈会之前将博物馆完成。开业当天,主持美国金融博物馆八年的馆长艾伦先生专程赶到天津祝贺,非常感叹地称,这个速度也创造了一个博物馆的奇迹。
中国金融博物馆的使命
我国官方博物馆多以收藏为主,注重历史和考据,面向专业人士和小圈子,忽视大众的理解能力和现实世界。使人们在看到一大批令人眩晕的古币和票证之后,依然很难感受到金融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关联。
中国金融博物馆参考美国金融博物馆和日本货币博物馆的展示方式,将金融与战争、金融与艺术、金融与创业、金融与产业、金融与科技和金融与政治作为展示单元,利用大众熟悉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发掘背后的金融故事与演变,使观众得到全新的金融体验,形成金融观念的生成。
例如,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原因很多,但是,其中金融因素却很少提及。当时中日都非常明确必有一战,而且都在磨刀霍霍。但清政府财政困难无力筹集军费,而日本政府却向欧洲大举发行战争债券,购买更先进的铁甲战舰。欧洲人担心日本战败而无法还款,还派遣大批技师到日本担任后援。日本《公债市场历史》一书中也证实,日本第一批国债就是为“甲午战争”所发行的。可见是融资技术和资本市场加速了新兴军国主义战胜大清国。
再如,著名科学家牛顿曾在获得巨大声誉后担任英国造币厂负责人,并根据当时英国货币流通情况研究了一套数学模式,测算货币需求量,成为早期货币流通定律创始人之一。我们今天看到的米开朗基罗、达芬奇等一系列具有全球影响的伟大艺术家的背后,其实矗立着现代银行家始祖意大利佛罗伦萨的美第奇家族。没有这一代金融家的雄厚财力和历史眼光,人类文明的进步将会更漫长。
博物馆还专门设计了一个民间演义的中国金融史展厅:将大众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与当时流通的货币结合起来展示。你可以了解当年孔夫子周游列国使用的不同货币;桃园三结义时的货币;唐伯虎点秋香的铜钱,等等;甚至可以模拟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到底放了些什么财宝。而且宋代“清明上河图”中有几十处使用货币的地方,也逐一标出,并用当代幽默提示观众。
记者看到,全球次贷危机这样一个现实演变也及时收入了博物馆。根据陈志武教授的建议,专门从美国买来两台150多年前发明的Singer牌缝纫机,这是历史上最早的消费信贷商品。美国家庭妇女们只需支付少许定金就可以将这台当时非常昂贵的机器搬到家里,通过支付利息和缝补劳务在几年后真正拥有它。几十年后,美国人用这种方式买汽车、冰箱、电视等商品,之后用这种方式买住宅(抵押贷款),再之后的上世纪80年代,索罗门公司这家投资银行将住宅贷款凭证推到二级市场融资而创造了次级债券,再几十年后,就孕育了次贷危机。
历史这面镜子需要不断拂拭
若干年以来,金融阴谋论盛行,这是中国经济高速成长过程中缺乏金融教育和资本观念普及的一个后果。对于风险和变化的恐惧,对于金融和资本市场的不理解,许多甚至是从事多年金融业务的人们抵触学习和创新,习惯于用传统思维方式来观察总结经济现象和内在市场逻辑。
历史是一面镜子,需要不断地拂拭。每个人对历史都有不同的解释,基于多元思维的立场,每个解释都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现实意义。凯恩斯曾提到,如果以货币的角度来解释历史,那么,我们的历史可能会被颠覆。我们试图从金融的角度来解释历史和人物,这自然有选择性,也有道德的评价。
王巍在中国金融博物馆“开馆铭义”中提到:“博物馆首先是大众的交流场所,欣赏和教育是主导旋律。博物馆也是专家的对话平台,展示和收藏是基本工具。博物馆不是钦定的意识形态,宽容、公允和创新的风格将丰富民众的智识与情趣。博物馆记录我们的历史轨迹,启迪我们的未来视野,提升我们的文明教养,博物馆也造就我们的生活态度,乃至人格”。
拥有稀缺资源是幸运的,但不应陶醉于少数专业人士的私家把玩,或者是传之后世的官家典藏,利用资源有效并愉悦地服务民众和贡献予社会才是博物馆的真谛。目前该馆与美国金融博物馆、日本货币博物馆及英格兰银行博物馆结成博物馆联盟,将用国际化的理念不断充实和提升展览展示方式和内容。
“金融是一种制度安排,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价值取舍,更是一种充满创造力和激情的朗朗大道。大道无门,让我们轻松地通过一座座充满争议的金融事件里程碑来体验历史,穿越时空与一批批毁誉参半的金融传奇人物来感受人生。这是中国金融博物馆创立的初衷,也是我们一起探索前行的希冀”。王巍在与记者挥手道别时如是说。
今年国庆节是刚刚亮相百日的中国金融博物馆迎来的第一个长假期,7天长假参观者屡创新高。记者看到,游客中不时出现一家三代人前来参观,每当这个时候,担当讲解员的都是随行而来的白发苍苍的老者,此时讲解员尽量不去打扰,任由他们慢慢看、细细品……
博物馆理事长王巍欣喜地告诉记者:“中国金融博物馆作为普及金融知识,传递金融理念,诠释金融创新,关注金融焦点,推动同行交流的作用正在逐渐体现和完美实现。”
中国第一家金融博物馆的酝酿
6月9日开业的中国金融博物馆位于天津金融街解放北路29号。原址为外观造型极具法国古代建风格的天津法国俱乐部。原国务委员、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李贵鲜苍劲有力的题词——“中国金融博物馆”金色门匾,呈现在这座有110年历史的建筑上。博物馆展示面积2200平方米,是我国第一家集展示、教育、金融文化消费和金融史研究活动为一体的专业金融博物馆。
据悉,开业当天,天津市委常委、副市长崔津渡、博鳌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和中国投资公司监事长金立群等三位嘉宾郑重地启动了开业典礼的球灯。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吴晓灵、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顾问朱民、金融学家也是博物馆首席经济学家陈志武等都专程来博物馆参观考察。
博物馆理事长王巍诉记者,2008年8月,他与崔津渡副市长一起去纽约与投资家索罗斯讨论次贷危机的前景,索罗斯多次提到要看历史的演变并推荐美国金融博物馆。这样他们在位于华尔街的一个不到1000平方米的小型博物馆流连了四十分钟,受到很大的震撼,他们没有想到居然博物馆可以如此展示金融历史。回来后,王巍在崔副市长的鼓励下,遍访金融史专家和各地的博物馆,在2009年元旦后正式提议在天津建立一个金融博物馆。
经过一年半的筹备,终于在2010年5月初启动了现址的装修和布展工作,在200多个志愿者参与下,日夜兼程一个月又一周,赶在天津融资洽谈会之前将博物馆完成。开业当天,主持美国金融博物馆八年的馆长艾伦先生专程赶到天津祝贺,非常感叹地称,这个速度也创造了一个博物馆的奇迹。
中国金融博物馆的使命
我国官方博物馆多以收藏为主,注重历史和考据,面向专业人士和小圈子,忽视大众的理解能力和现实世界。使人们在看到一大批令人眩晕的古币和票证之后,依然很难感受到金融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关联。
中国金融博物馆参考美国金融博物馆和日本货币博物馆的展示方式,将金融与战争、金融与艺术、金融与创业、金融与产业、金融与科技和金融与政治作为展示单元,利用大众熟悉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发掘背后的金融故事与演变,使观众得到全新的金融体验,形成金融观念的生成。
例如,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原因很多,但是,其中金融因素却很少提及。当时中日都非常明确必有一战,而且都在磨刀霍霍。但清政府财政困难无力筹集军费,而日本政府却向欧洲大举发行战争债券,购买更先进的铁甲战舰。欧洲人担心日本战败而无法还款,还派遣大批技师到日本担任后援。日本《公债市场历史》一书中也证实,日本第一批国债就是为“甲午战争”所发行的。可见是融资技术和资本市场加速了新兴军国主义战胜大清国。
再如,著名科学家牛顿曾在获得巨大声誉后担任英国造币厂负责人,并根据当时英国货币流通情况研究了一套数学模式,测算货币需求量,成为早期货币流通定律创始人之一。我们今天看到的米开朗基罗、达芬奇等一系列具有全球影响的伟大艺术家的背后,其实矗立着现代银行家始祖意大利佛罗伦萨的美第奇家族。没有这一代金融家的雄厚财力和历史眼光,人类文明的进步将会更漫长。
博物馆还专门设计了一个民间演义的中国金融史展厅:将大众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与当时流通的货币结合起来展示。你可以了解当年孔夫子周游列国使用的不同货币;桃园三结义时的货币;唐伯虎点秋香的铜钱,等等;甚至可以模拟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到底放了些什么财宝。而且宋代“清明上河图”中有几十处使用货币的地方,也逐一标出,并用当代幽默提示观众。
记者看到,全球次贷危机这样一个现实演变也及时收入了博物馆。根据陈志武教授的建议,专门从美国买来两台150多年前发明的Singer牌缝纫机,这是历史上最早的消费信贷商品。美国家庭妇女们只需支付少许定金就可以将这台当时非常昂贵的机器搬到家里,通过支付利息和缝补劳务在几年后真正拥有它。几十年后,美国人用这种方式买汽车、冰箱、电视等商品,之后用这种方式买住宅(抵押贷款),再之后的上世纪80年代,索罗门公司这家投资银行将住宅贷款凭证推到二级市场融资而创造了次级债券,再几十年后,就孕育了次贷危机。
历史这面镜子需要不断拂拭
若干年以来,金融阴谋论盛行,这是中国经济高速成长过程中缺乏金融教育和资本观念普及的一个后果。对于风险和变化的恐惧,对于金融和资本市场的不理解,许多甚至是从事多年金融业务的人们抵触学习和创新,习惯于用传统思维方式来观察总结经济现象和内在市场逻辑。
历史是一面镜子,需要不断地拂拭。每个人对历史都有不同的解释,基于多元思维的立场,每个解释都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现实意义。凯恩斯曾提到,如果以货币的角度来解释历史,那么,我们的历史可能会被颠覆。我们试图从金融的角度来解释历史和人物,这自然有选择性,也有道德的评价。
王巍在中国金融博物馆“开馆铭义”中提到:“博物馆首先是大众的交流场所,欣赏和教育是主导旋律。博物馆也是专家的对话平台,展示和收藏是基本工具。博物馆不是钦定的意识形态,宽容、公允和创新的风格将丰富民众的智识与情趣。博物馆记录我们的历史轨迹,启迪我们的未来视野,提升我们的文明教养,博物馆也造就我们的生活态度,乃至人格”。
拥有稀缺资源是幸运的,但不应陶醉于少数专业人士的私家把玩,或者是传之后世的官家典藏,利用资源有效并愉悦地服务民众和贡献予社会才是博物馆的真谛。目前该馆与美国金融博物馆、日本货币博物馆及英格兰银行博物馆结成博物馆联盟,将用国际化的理念不断充实和提升展览展示方式和内容。
“金融是一种制度安排,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价值取舍,更是一种充满创造力和激情的朗朗大道。大道无门,让我们轻松地通过一座座充满争议的金融事件里程碑来体验历史,穿越时空与一批批毁誉参半的金融传奇人物来感受人生。这是中国金融博物馆创立的初衷,也是我们一起探索前行的希冀”。王巍在与记者挥手道别时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