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张不扬

易道源是率先明确提出“心智战略”的品牌咨询机构。站在“定位理论”和“品类战略”的肩膀上,创造性地提出品牌打造的三步黄金法则:心智是市场之源,品类是品牌之基,定位是竞争之魂。帮助中国传统企业解决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瓶颈和成长路径。

不要学习海尔、娃哈哈与可口可乐的品牌经验!


 中国的企业很多都在学习或者希望学习可口可乐。学习它成功的经验,那么它的经验是通向成功的必由之路么?中国企业哪个学得最成功?

没有一个企业比它自己更清楚自己的经验,更容易在同一种模式种复制出成功的样本。

 

那么,它复制得结果如何呢?

 

我们知道,它旗下有个饮用水的品牌叫冰露,2012年它的市场占有率是6%左右,排名康师傅、农夫山泉、娃哈哈、怡宝等国产品牌之后,康师傅和农夫山泉的市场占有率是20%以上。冰露投入了巨额的广告费,还有可口可乐既有的强大销售团队和渠道优势,仍无法复制可口可乐占据饮用水第一”...

Read more

不要满足消费者的所有需求,而应满足所有消费者的一个需求


 一个做牛蒡的企业老板说:帮我们策划策划吧,牛蒡这个产品太好了!全国人民太需要了。

 

我们说:说说你的产品对消费者有什么价值?

 

他说:我们的牛蒡产品能够治疗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抗癌等作用。还能降血糖、降血压、血脂、治疗失眠,提高人体免疫力.....现在健康产业这么火热,我们就属于健康产业啊。

 

我们问:你这么多年的牛蒡经验认为,牛蒡最突出的功能是什么?

 

他想了想,似乎很艰难地开口:我们牛蒡的所有功能都很突出。

 

我们试着问:如果将来让你像王老吉凉茶一样,聚焦并放大某一种功能,你觉得可行么?

...

Read more

互联网改变了连接,可我们还得该吃吃,该喝喝


 我们服务的一个做外卖快餐品牌负责人打来电话说,他听了一堂“互联网+”的课程,收获颇丰,也颇感不安。因为底下与授课老师交流,老师告诉他,餐饮品牌要想成功,必须要靠拢“互联网+”,老师以美团外卖举例说,未来的餐饮品牌都是为美团打工的,做餐饮一定要做连接,做入口模式。

 

讲述完老师的理论,征求我们的意见。我说:那你要做餐饮品牌呢,还是像美团一样做餐饮平台。如果是前者,我们的意见是,首先要给消费者一个选择你的理由,无论你的入口是在自有平台还是第三方平台,你一定要占据心智中的某个关键位置;如果你打算做平台,那是另外一回事儿...

Read more

品牌个性不是想玩就能玩得转


2014年,我们应邀造访北京一家生产二锅头的酒企。在现场领略了非常具有个性的新品:完全一样的酒质和瓶型,却呈现出二三十款不同的包装标签,标签的内容是中国自建国以来的各个著名事件的绘图,从建国大业,到上甘岭;从改革开放,到申奥成功,如果将一系列产品横向排列,呈现的是一部浓缩的新中国简史。独具匠心的研发,既令人眼界大开,又有几分熟悉的感觉。

 

遵照产品负责人的讲述,他们的创意源点来自对目标客群的一网打尽——每一个年龄段的人群,都能够从系列产品中找到独爱的一款。80后球迷会选择中国足球队世界杯出线的那款;60后会选择恢复高考改变命运的那款;50后会在&l...

Read more

如果明天小米输了,后天的朋友圈将热议些什么


智能手机市场像它主张的互联网速度一样,瞬息万变,几年前的三巨头之一HTC已经到了几乎无力回天的地步。去年还风光无两的三星也在2015遭遇了腹背受敌,看起来也大势不妙。加上从传统手机演变过来、仍在残喘的诺基亚和摩托罗拉,智能手机和众多科技品类一样,放在整个人类科技变革史上,会是长河中非常短暂的一段支流。

 

自古城头变幻大王旗,因此我们有由头猜想,在未来的三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小米完全有可能输掉,成为历史上的波导、TCL以及天语手机——如果明天倒下的是小米,后天的朋友圈将出现哪些专业的洞见,透析它输掉的理由。

 

一、产品论者:小米重营销...

Read more

新闻中如何杜绝谎言?


许知远说:相对西方媒体,我们更不相信自己的媒体!我对此深有体悟。暂不说近些年西方媒体在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尤其是披露真相方面)做出的努力(实际上,这些西媒记者多为黄皮肤的中国人),单从西媒的履历上来看,一个敢公然叫嚣本国权力枢纽的媒体,自然不把权贵放在眼里---不怕权贵了,还有什么可以阻拦对真相的追究呢?!

      大概国情不同,这里从来需要语调一致,譬如03年的非典,非典事态之变是以北京高官被革职为契机的;不变的是,事前事后都是语调一致的,只不过掌握统一话语权的权力者不同了。

...

Read more

又现民族保卫战


前一段时间关注奥运,作为河北人,得知家乡的地下水资源被抽调过去,用于冲洗污水淤泥霸占多年的河道。一方面“绿色奥运”的口号人人乐道,河道两畔的地皮据说也价值飙升;另一方面,紧邻首都的河北百姓可被迫做出了“巨大贡献”,农业大省本来就缺水,再加之施舍奥运,境况更为窘迫,有某媒体刊发的鹌鹑蛋大小的土豆为例。

如果人人都有一种先天下而忧之至高境界,那这个社会将是和谐的;但哪怕最进步的社会也有一些不和谐的因素(每届成功的奥运在申办和举办前,都遭遇过国内部分民众公开反对和抵制。“百分之百”支持奥运甚至比萨达姆的全票当选总统更加荒...

Read more

纪念:死于“自”杀人们


去年,33名无辜者死于发生美国的一起震惊全球的枪杀事件。事情过后,善于铭记历史的美国人凝重悼念这33位逝者以及随后自杀的凶手赵承熙,他们用一种博大与深刻解读这起人造悲剧:赵承熙也是受害者,不仅因为他的生命一起消失了,更应该追问其封闭性格的塑造者---美国社会、教育、文化以及周围影响他的人。

 

更久远一些的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曾经发生过较高密度的自杀事件,很多“名人”和普通百姓选择自我了断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我们无法深入这些死者的内心深处,去探索他们自杀的初衷:是什么使他们如此漠视生命。已无必要,在一架庞大的政治机器面前,他们的生命已不在自己...

Read more

张茵提案体现了现代参政思维


2006年大陆胡润榜首富,全国政协委员张茵,在3月4号的提案中有“代表富人的倾向”,被同为政协委员的某人(新浪隐其名谓),建言“不可以这么做”,声称“这对其他委员也是一个警戒,不能违背全国政协赋予的崇高使命”。

首先要鄙视新浪,新闻报道的这种偏倚(署名张茵而避谈另一女委员)本身就是对新闻客观、公正的不尊重,且对关乎国计民生大议题的传介,更像是用煽风点火的伎俩,借势名人轻浮炒作。

其次,对某女委员的建议水平不敢恭维,如果用几个短句来形容的话,就是,其视野之狭隘、目光之浅短都标明她的参政议政能力在一种不高的水平线上。...

Read more

三俗不要逻辑


前夜还在优酷饶有兴致看郭德纲的段子,次日便发生了郭爱徒与BTV记者风波——两个生活中的偶然事件。初以常态视之:娱乐和炒作,无关我的生活。几日后渐知“判断失误”——所谓“某某最怕认真二字”,断没料想会对一个后来被称为三俗的艺人突然认真起来——节目封杀、音像下架、口号飞舞;“国家”电视台,首都电视台,主人日报以合力之势,掀动围剿三俗小头目之滚滚声浪。
  
  将“娱乐”事件放置社会操守层面予以标靶,向来不乏先例。从总局道...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