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张不扬

易道源是率先明确提出“心智战略”的品牌咨询机构。站在“定位理论”和“品类战略”的肩膀上,创造性地提出品牌打造的三步黄金法则:心智是市场之源,品类是品牌之基,定位是竞争之魂。帮助中国传统企业解决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瓶颈和成长路径。

奇迹下的“家电下乡”


去年发过的一通“牢骚”,标题是《家电下乡:没有最愚蠢只有更愚蠢的试点》(文章发布于距今一年之隔的2008-02-19 09:59)。当时,中国正完全沉浸在“迎奥运”圣火传递中,没有迹象表明一场经济危机的爆发。当然,在中国生活久了,就得出这样一则启示:但凡国计民生之大略大策,倘若能顺利被实施,切勿以为是“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是代表了既得利益集团的根本利益。

 

就在这篇文字问世之后,不多的阅读之中夹杂了比重不小的“质疑”,诸如“家电下乡,评价为最愚蠢,这样词汇...

Read more

杨元庆的真言


如果杨元庆一如既往对中国公众和媒体高姿态释放出我要让国人为联想自豪、联想会是最好的、联想加油等等这样煽动性的语调,联想可能就会一如既往成为民族品牌的标杆,被国人持续赋予希望、荣耀、自尊,当然还有超脱至整个民族复兴和强盛之类的臆想。中国人怕输,唯恐被指责自己不行。所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习惯一直延续至今。依据国情不难想象,联想应该是个政府扶植的“民营”企业。所以当杨元庆出不逊之言---出身中国是联想吸引国际用户的最大障碍---同胞的驳斥也针锋相对:“如果不是在中国,联想早就不能联想了”。其实,较真一点儿说,这句话可以...

Read more

酒林奇葩如何绽放


----广东古巷醇酒策划案例
 
在一个被外埠白酒鲸吞蚕食的市场夹缝中,广东本土的白酒品牌怎样生存?珠玑古巷酒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古巷醇酒公司”)是广东南雄市地方品牌,年产值千万元左右,主要消费人群散布在南雄(县级市)和广东各地,属于“撑不死饿不着”的一类企业。随着外埠白酒品牌攻城略地步伐的逐步深入,本地白酒企业的生存空间不断收缩。古巷醇酒也举步维艰。
 
古巷醇酒找到我们黑森林营销机构后,倒尽苦水:消费者认同我们的产品质量,地方政府也很支持,我们的营销投入在同规模企业中属于很多的,但企业的销售量一直原地徘徊;...

Read more

中国九个品牌背后的经典故事


很多企业想对外“说”自己的品牌,往往不是无从说起,就是在“搭车营销”和“造车营销”越来越昂贵的费用面前却步。我们从本土品牌中找到几家,它们用故事作载体,收获了不俗的传播效果。当然,并不是每个企业背后都有一个经典故事,谨作品牌传播之参考。

 

一、             李宁:看到洋品牌的心理触动

 

几年前,李宁亮相媒体时,总伴随这样几句话:多年前,他是体育赛场的世界冠...

Read more

家电下乡:最愚蠢或是更愚蠢的试点


我老家在河北中南部一个典型的农业型县城。同整个中国迅猛搞活的形势一样,近几年(尤其是2000年以后较为明显),向外“移民”和弃农从商的农民越来越多---虽然与抱怨生活艰难现象相映呈正比,但一个事实是,接受市场经济洗礼的乡亲们渐渐富裕起来。例证之一就是县城的“房地产”由无到有并逐渐壮大---在这个2000年后才开始兴建商品住宅小区的县城,购买入驻的人群已不限传统的县城商户和机关人员---在此之前,县城的精英人才都分布在各个机关家属楼里。短短几年,楼房的价格由600元涨至1200元(去年年底数据),在一个财政收入只有5000万的十几万人口的小县...

Read more

王宝强该拍怎样的牙膏广告?


《士兵突击》让王宝强彻底火了---但不幸的是,这部热得滚烫的片子也让王宝强的演员之路提前抵达三年前就开始迎接他的那个逼仄的胡同---《天下无贼》描摹出的“傻根”形象被强化到一种无以复加的地步。转型恐在所难免,难免之余还要伴随阵痛,王宝强能否如赵薇由“丫头”向“熟女”的转变一样,洗去身上的“傻气”,也决定着他面前有多少顶峰还可登临。

 

不如为他的演技生涯先支一招。“笑,笑,我最烦看你这两排大白牙。”成才此话既出,电视机旁的观众开始嘀咕:怎么没有人让&ldq...

Read more

“中国制造”不能承受之宿命


“中国制造”究竟隐患几何?尽管与危机相关的资讯和解读在过去一年的国内媒体此起彼伏,不过07年它用表演告诉公众,专家和舆论的对症下药仍不乏隔靴搔痒和含糊其辞的意味。在众多身临(危机)其境者或者即被波及者脸上,要么看到的是一种对自身渺小的喟叹,要么是感受一脸的麻木或无奈;他们不清楚这是怎样一种危机,将对整个国家和自己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当然也不知其中的缘由,甚至某些人在将这种现象一味归因于“西方列强的现代版侵略”。

 

《华尔街日报》117发表署名文章《镉污染与中国工人的全球化代价》就毫不避讳地揭露,在刚过去的圣诞节里,有数...

Read more

广告渐欲迷人眼 公关崭露尖尖角


西历2007年岁末,《新京报》等纸媒刊出汰渍洗衣粉被检测质量不合格的消息。均以醒目的标题公诸于众:这款上镜率颇高的洗衣粉品牌,实际上并不像一味宣扬的管用。“用事实说话”的新闻力量再次发威---相比单面传播的广告,新闻的遵循事实更接近公众常识。

 

《新京报》消息的导语直抒胸臆:“‘有汰渍’真的‘没污渍’吗?”。这句耳熟能详的电视广告中俚语在成为汰渍洗衣粉的“连体符号”后,就像“华龙面,天天见”、“怕上火喝...

Read more

像童话一样的五谷道场


 

数月前,就闻悉五谷道场可能陷于危机;但危机突如其来时,仍感有些突然。不得不承认,舆论的诊断和献策堪称“及时”,但对于摇摇欲坠的五谷道场来说,与其说纸上谈兵,不如说更像落井下石---他们浩浩荡荡着告诉公众:这个牌子出了问题,比如**原因致使高管出走,还比如“盲目扩张”导致“资金链断裂”等等,这些表象危机被累加,继而放大,直到演绎得煞有介事时,“五谷道场”距离实实在在的推倒还远么?

 

这家来自我家乡的另类品牌,曾因广为业内激赏的“差异化营销&rdqu...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