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很多人还记得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播出的《赢在中国》这档节目,“励志照亮人生,创业改变命运”是这个节目的所信奉的宗旨,在中央电视台这样的一个传播平台上,以群众运动式的“海选”方式,将充满激情的有志于创业的人选拔出来,以晋级赛的形式,不断淘汰不具备竞争力的选手,让被评委看好的项目和创业团队首先在电视上出尽风头。
这个节目在某种程度上迅速点燃了中国人的创业激情,包括史玉柱、马云、张瑞敏、柳传志、俞敏洪等知名企业家在内的阵容豪华的评委团,不仅仅点评创业项目,更是以导师和先行者的身份,对创业的项目和团队给予指导,这本身就令那些有激...
作者文章归档:贺志刚

当创业成为时尚
据说这年头咖啡馆很红火。大都市里的年轻人喜欢在咖啡馆里扎堆讨论各种商业前景和创业机会,于是很多人就投资创办各种主题咖啡馆,在咖啡馆里举办各种沙龙,一时之间,曾经代表着轻松舒适甚至略带慵懒感觉的咖啡馆充满了各种对于未来的憧憬和成功的渴望。
与此同时,各种创业秀也粉墨登场,不管是出于真心创业还是为了做个秀,成群结队的创业者们挤进电视台的演播室,向在场的各位专家评委和电视观众展示自己的项目。在这里,创业某种程度上成了表演,各路风险投资人士则成了电视嘉宾。
且不说这样的节目到底是否吸引观众,是否有收视率,先回到常识层面考虑问题:创业或者说新的商业模式的尝试,更多地应该在未...
企业经营环境:变好还是变坏
入冬以来经常出现的雾霾天气让绝大部分北京人感到郁闷和纠结。在持续不散的大雾天气中,人们早就不再担心能见度,而是担心越来越严重的空气污染,在PM2.5动辄超出正常值几十倍的情况下,一种莫名的恐慌开始在人群中悄悄地滋生:我们的空气怎么了?难道7年之后真的会有大规模的癌症爆发吗?
灰色的A面
当我们将视角从令人沮丧的雾霾天气转向2011年的企业经营环境的时候,你会发现一种非常类似的恐慌情绪在慢慢扩散和蔓延。为了控制国内不断上涨的通货膨胀趋势,政府在宏观调控上采取适度从紧的政策;信贷紧缩条件下,不少企业资金链紧张,不少制造业企业开始裁员、关闭甚至老板干脆跑路;欧美市场经济...
互联网时代的注意力涣散与群体情绪
集中注意力,这是我们从小到大耳熟能详的一个概念,也是我们平时经常做的一件事情。但是如今要想把注意力集中起来,可能还真有点费劲。一个经常看到的场景是,围坐在会议桌周围的人们低头在手机或者平板电脑上不断地滑动手指,这种“在场的缺席”不仅让很多会议的效率大大折扣,更要命的是,这种“缺席”状态随时都会发生,尤其是对于那些“手机控”和“微博控”来说。
与其说这是个信息过载的社会,不如说这是个信息传播手段过度发达的时代。微博、SNS社交平台、即时通信、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网络新闻等等,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