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刘持金

泛太平洋管理研究中心董事长、中国著名企业管理咨询和管理教育专家,素有CEO教练之称。刘持金先生是《中国企业家》常务理事、《财富》中文版专栏作家。他多次参与组织和主持,包括比尔盖茨、巴菲特、杰克韦尔奇等全球企业领袖论坛。
先后毕业于厦门大学、哈佛大学商学院,曾担任诺基亚中国公司高级副总裁、爱立信中国公司高级副总裁、创办爱立信中国学院并任首任院长、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CEO顾问等。他还是北京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首都企业家俱乐部副主任、哈佛商学院北京校友会主席,并曾任亚太经合组织中小企业论坛执行主席

用简约化管理消除大企业病


  简约化管理,实际上是对一个庞大的组织机构进行“瘦身”,而这里的瘦身不一定是从字面意义上理解的裁员或削减部门等。它更多的是在对现有组织架构不动大手术的前提下,通过引入“简约”的理念,使公司管理层回到聚焦重点、“抓大放小”的轨道上来。具体讲,这包涵四个层次的问题:

  (1)产品(或服务)简约化 。公司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带给客户的价值是否是简单明了,甚至一目了然?换句话说,公司的销售人员是否能用一句话把自己的产品描述清楚?还是需要用一大段话描述之后客户才能有所开窍?这个问题的背后,反映出企业从对市场需求...

Read more

企业如何从社交媒体获益


  问题:我们是一家制药公司,最近公司也开通了微博在尝试“社交媒体”的功能。请教刘教授,眼下风风火火的“社交媒体”或“社交网络”对企业的发展到底有什么作用?

  答案:这是个时髦话题!在我接触的企业家或企业高管人员中,我觉得一个最大的误读是对“社交网络”(social networks)或“社交媒体”(social media)概念的理解。不清除这个概念的误解,很难去深层次谈对企业的益处。今天的微博(国外的twitter)、开心网、人人网(国外的Facebook)...

Read more

对中国企业培训工作的四条建议


  问题:我是一家《财富》500强公司人力资源部的培训经理,最近两年来的最大烦恼是公司针对管理干部的培训项目满意度很低、抱怨很多,明显不如前些年的培训工作好做了。请教是什么原因以及我应当如何改变目前工作局面?

  答案:

  你提的这个问题很具有代表性!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培训教育的达人们必须认清一个实事:今天和十年前大不一样,绝大多数在岗的经理人员都接受了一些甚至很多名目繁多的管理培训,其中不少人还获得了MBA或者EMBA学位。一句话,当年那些所谓来自欧美的管理思想、管理原则、方法论等等,已经不再具有新鲜感。一本《蓝海战略》和一本杰克韦尔奇的《赢》几乎已经把中国大陆管理学习...

Read more

家电零售业的现实 -“权威消费者”、“专家消费者”的出现和长期存在


  问题:我在家电连锁企业工作二十多年了,从一线销售做到分店店长。这些年来在液晶电视、3C产品(手机、电脑等)经历了挺容易卖到越来越难卖的过程,顾客对服务的要求似乎这几年也难伺候了。如何理解这个现象?

  答案:

  你的这个问题,看似简单的现象,背后却是一场几十年不遇的“大革命”。怎么讲?问问你自己是怎样去购买昂贵的消费品就知道我在说什么了。在决定购买哪个品牌、哪个规格的产品前,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已经是先上网查询,浏览一些基本行情和信息,然后锁定自己心仪的产品或卖家。到了国美、苏宁这样的零售店之后,消费者更多的是来“体验”、&l...

Read more

央企应当为中小企业留有余地


  问:今年以来,中国国内有许多中小企业受到央行对资金放贷的严控政策影响,面临很大挑战。您认为国内的大企业,尤其是央企,应当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做点什么?

  答:这个问题猛一听似乎有点不合逻辑,央企与中小企业有何相干?然而,从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来看,大企业,尤其是央企,应当不可回避其社会责任的一面。我个人认同的观点是:帮助中小企业的发展应当是央企社会责任的一部分,而且从操作层面看有很多工作可以做。

  首先,大企业在非主营业务的领域可以把许多服务工作交给中小企业完成。比如保安、清洁、食堂、办公设备维修等等,大可不必由大企业自己承担。其次,在某些业务环节,为了提高专业服务水平或效...

Read more

创业者融资必须问清四个问题


  问题:我们公司最近在考虑引进风险投资资本(VC),但听说拿了VC的钱后,他们会参与董事会,对公司的以后发展战略会“指手划脚”甚至带来沟通和管理成本的上升。请教刘教授,如何避免和VC日后的“不和”?

  答案:能事先想到这个问题,说明你很有头脑!的确,拿了别人的钱来投资到你的公司,不可避免地人家从风险管理的角度也要对钱的使用和公司发展的命运更加关心。多数VC都会要求有一个或两个董事会席位(取决于投资所占比例大小),主要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公司的发展、为公司的发展出谋划策、开拓资源等。最近几年国内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出现了一些企业家和VC投资...

Read more

企业需要CCO


  如今大家都熟悉中外企业的高管的一些称呼,CEO(首席执行官,抓决策、拍大板)、COO(首席运营官,负责日常运营管理和项目执行)、CFO(首席财务官,财务一把手,管钱管投融资)、CTO或CIO(首席技术官、首席信息技术官,负责企业的IT规划和IT系统的正常运行)。我觉得是时候了,企业得考虑有个CCO,有个领导问我是“首席客户执行官”吗?不是,我说的CCO是企业的“首席智能移动终端执行官”(Chief Cellular Officer,手机也叫 Cellular Phone)。

  为什么需要?许多地球人都开始注意到,智能手机在逐渐取代笔...

Read more

一个误导年轻人的概念: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这几年经常有刚加入社会的青年学生问我“平衡”这个问题,无非是“您事业繁忙,怎样做到家庭生活的平衡?”。就这个问题我曾经当面问过杰克韦尔奇,他的回答是,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平衡”,这是个“个人选择”而不是一个问题。言外之意,这是你个人的决定、个人的选择。一个始终想出人头地、出类拔萃的年轻人,他或她在工作上的付出是自愿的、是充实的;一个想随大流甘愿“平平稳稳过一生”的人,她/他当然更倾向于八小时后充裕的自有空间和时间。我严重同意杰克的观点,“平衡”不是个问题,是你的选择,你自愿的选择。

原谅我用个比较土气、比较露骨的例子,讲给广大的青年朋友听听,自己去体会吧:小张有份不错的外企工作,每天准...

Read more

“平衡”的方法


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当然是个有意义的话题,尽管象我上一篇文章中讲的,它是个“个人选择”。你选择了超负荷的奋斗,期望有超过大众的汇报,这是自愿的选择,没什么可骄傲的也没什么可内疚的;毕竟人生就是一个经历。

然而,不是没有“平衡的方法”, 我的体会这个方法也是高度个性化的。(1)培养一项卓越的体育技能。我认识的朋友中,有长期坚持每周两次的激烈体育运动项目。比如羽毛球、篮球和网球;有的每周至少一次游泳、爬山等。体育项目被证明是个十分有效的消除疲劳、恢复精力的手段。(2)交上一小帮非工作上的朋友。友谊是人生里程中重要的一部分,大喜大悲之时、一筹莫展之时都是知心朋友们提供了温暖的缓冲。友谊还是你给予...

Read more

蓄水池和集客区


英文中有个很有意思的词 “catchment”,大多数市面上的辞典解释都不是我这里要说的意思。在专业的市场调研分析或商业模式建立的时候,有的专家会用到这个词。catchment 直接的翻译是“蓄水池”、“流域”等,但在商业和管理咨询中,说的是一个现象:局部结果受周边甚至远端因素的影响,就像一个中央蓄水池,它水的来源可以来自许多不起眼的小河、小溪,尽管该蓄水池的多数水主要靠每年的几场大雨。我们把这个蓄水池称作在商业模式上创造了一个catchment area。 

再比如,房地产的价格上涨不一定和本地经济收入水平直接挂钩,可能购买该地房子的主要是周边一些二线三线城市的小业主...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