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张军

官员为何有腐败机会
尽管“腐败”是个法律术语,具有明确的非法性质和价值指向,但在很多人眼里,经济学家似乎总比政治学家和法学家更能容忍“腐败”的行为。这不难理解,因为(正统的)经济学家的理论一直有重实证分析而丢弃价值判断的传统。而且,如果“腐败”行为在一些条件下的确改善了效率或克服了一些效率的障碍,岂不是真有立功的表现?
果真如此吗?在我看来,对经济学家的这般看法其实是一个错觉。这是我在17年前对大量研究文献梳理后得出的结论。当年,为了写一本关于特权的经济学分析的书,我花了相当多的时间去涉猎关于“腐败&rdquo...
中国经济规模何时追上美国
本文摘自张军《被误读的中国经济》
最近国际国内关于中国何时成为世界上最大经济体的预测频繁出炉,版本多多,当然也大同小异。早在2003年的时候,高盛就有一个预测,今天看起来显然是非常保守的。它的预测说,中国经济的规模在2039年可以接近美国,2041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这个预测太保守,因为它当时认为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会降低为大概5%,之后只能增长3%。显然,这是一个被证明错了的预测。当然,它也没有估计到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变化速度。
实际上,尽管人们一直对投资过多的诟病不绝于耳,但中国经济在2003年之后的增长速度依然强劲,着实让很多经济学家汗颜。按照名义值...
高昂的成本正在控制着中国经济
本文摘自《被误读的中国经济》
50年前在伦敦经济学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流体力学出身的新西兰经济学家Phillip发明了那架模拟宏观经济流量平衡的机器,一直摆放在伦敦经济学院STICERD研究中心。在1997年伦敦经济学院100周年庆典之际,这架机器捐赠给了伦敦的科技博物馆。用水来模拟宏观经济形势是抓住了问题的核心。在宏观上,经济形势是通过流量(flow)反映出来的。凯恩斯70年前终于告诉我们,宏观经济就像是流动的水,流量和流速的大小怎么样,从哪流来向哪流去,这些是政府要关心的问题。
科斯对经济学的最大贡献在于创新
科斯对经济学的贡献,不在于他发表了什么分析技术,不在于他对很多问题做了实证研究,也不在于他发表了多少篇论文,重要的是他的一生至少在看待经济学最基本的这些问题上面,有了非常不寻常的原创性的创新的想法,所以我觉得科斯是一个伟大的创新家,可能他每篇文章都在创新,都在超越已有的经济学家的研究的范式、研究的结论,以及研究的逻辑。
改革开放以来,我认为对中国经济学界影响最大的外国学者有两位,一位是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奈,另一位就是科斯。
上世纪80年代末,科斯的思想开始被介绍到中国,我自己有幸成为介绍科斯思想的中国年轻经济学者之一。
厂商理论的开拓者
我们了...
如何成为真正富强的国家
本文摘自张军著《被误读的中国经济》
拥有波音飞机制造公司对美国的经济安全有多重要?这是一个我从没想过的问题。但是前不久我在国家会计学院演讲时,一位听众向我提出了一个关于“经济安全”的问题。他在提问中说道,每个国家都会考虑经济的安全,美国就是一个特别注重经济和国家安全的国家。我问他,何以见得?他回答说,美国的波音公司之所以不愿意与中国的飞机工业合作或者合资,就是处于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的战略考虑。类似这样的判断似乎最能迎合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我不能肯定这样的判断是否属实。也许他的判断是对的。但即使这样,我们还是要区分政府...
再说中国经济未来的增长靠什么?(节选)
这些年来,我与我的同事和学生们合作研究中国经济,多有感受和心得。认真和独立的研究总是能让我发现,很多问题的真相并不像那些流行的看法描述的那样直截了当。大多数学术界的人,特别是我的经济学家同行(包括那些著名的经济学家),只要不在自己从事的狭窄的研究领域内,一般在很多问题上也只是职业的外行,人云亦云在所难免,甚至在一些问题上轻易地说出一些不适当或似是而非的言论来,也并不奇怪。而发达的媒体充当了不懂脑筋的放大镜,渲染了那些肤浅的看法和结论。结果,一个经不起严肃分析和推敲的观点往往就大行其道,占据我们的主流话语。
举例来说,现在几乎所有的财经记者...
余永定、张明:支持资本账户开放的理由有效吗?
[“少谈些主义,多研究问题”,这是今天在对待中国经济发展问题上依然应该坚持的原则。“中国经济再平衡”的言论空洞无物,貌似合理自洽,但却是教条主义和拿来主义的产物。关于中国的资本项目是否要尽快和完全开放,反对者的声音除了林毅夫的演讲之外,余永定和张明的文章也值得阅读。]
近期,关于中国政府可能加快资本账户开放的表态纷至沓来。有传闻表明,中国政府有可能在今年下半年宣布一个资本账户开放的时间表。根据这个时间表,中国政府将在2015年实现资本账户的基本开放,在2020年实现资本账户的全面开放。一旦上述传闻变成现...
​余永定、张明:支持资本账户开放的理由有效吗?
[“少谈些主义,多研究问题”,这是今天在对待中国经济发展问题上依然应该坚持的原则。“中国经济再平衡”的言论空洞无物,貌似合理自洽,但却是教条主义和拿来主义的产物。关于中国的资本项目是否要尽快和完全开放,反对者的声音除了林毅夫的演讲之外,余永定和张明的文章也值得阅读。]
近期,关于中国政府可能加快资本账户开放的表态纷至沓来。有传闻表明,中国政府有可能在今年下半年宣布一个资本账户开放的时间表。根据这个时间表,中国政府将在2015年实现资本账户的基本开放,在2020年实现资本账户的全面开放。一旦上述传闻变成现...
可改革的体制:中国经济成功秘笈
中国“两会”历来备受关注,本月两会似乎格外引人注目。这不仅因为揭晓中国新一届国家和政府领导人名单,还在于在近年经济持续减速和社会对改革的高涨需求面前,人们更期待中国政府制定出促进和确保未来新一轮增长的政策。
2010年后,经济增速下滑让中国政府处境更加复杂。没有人确切知道减速状况会持续多久,而对经济能否重回2009年之前的“体面”的增长速度,政府显然也把握不足,以至于近年增长目标都下调至了7.5%以下。多数经济学家对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前途也开始表现出悲观情绪。一个有着30年超高速增长辉煌记录的经济体是否真的迎来低速增长时代?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