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性改革的逻辑:权力与改革的关系
其实在发展中国家之中,“改革”并非中国之专利。自上世纪70年代末拉美国家爆发经济、金融危机,从而开始经济自由化改革以来,改革的潮流就涌动不息。再加上80年代中期中国的经济改革全面拉开序幕,80年代末苏联东欧集团土崩瓦解开始经济转轨,更是给整个发展中国家的改革大业打了一针强心剂,从此改革真是世界潮流、浩...
作者文章归档:章奇
我讲的题目是《市场环境与国企改革问题》。这个题目不是很确切,我主要想谈的是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产生这个问题的根源,以及它对判断现在国有企业改革的前景有什么启示?我认为这一根源的产生和市场环境是联系在一起的,所以起了这样一个题目。
今天主要想谈一下软预算约束问题。这个问题很多人已经谈过了。像企业高杠杆、高负债,许成钢老师在无数场合提到很多次,包括今天上午专家也谈到了。最终都来源于软预算约束的问题:即你有问题不要紧,反正我给你继续提供资源,不会让你破产退出市场。但是我今天给你提供资源,反而为明天创造一个更大的问题,创造了条件。所以软预算约束问题是创造问题、铺开问题、引来更多的问题,...
马克思曾说,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给资本主义制度准备好掘墓人,其主要动力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而无产阶级在这个过程中失去的只是锁链,得到的却是整个世界。
过去一段时间来,发轫于华尔街的次贷危机已经发展至整个金融体系的金融危机,范围所及,甚至蔓延至整个世界。各国金融管理当局手忙脚乱,应对的方案也是争议不断。最让大家跌破眼镜的,是政府部门出手,要么向危机中的整个金融体系注入资金,严防金融支付链条的中断,要么直接接管危机企业,主管机构由最后担保人一变而为最大的股东。不少观察家看得明白,后者实际上就是把金融机构国有化了。再加上美国当前整体经济前景看淡,一时间,质疑因为...
浦山先生是中国最早获得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并在1949年后毅然返回中国的第一代经济学人。老先生曾经在外交部、朝鲜战争中国谈判代表团、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政协等各单位和机构工作过,为新中国各条战线均立下了汗马功劳。“浦山奖”即是以老先生的名字命名的,中国世界经济学界的最高学术奖项。
最近,第一届“浦山奖”终于评选出了结果。得到最佳论文奖的有两篇,一篇是姚洋等著的“中国出口品国内技术含量升级研究--来自全国、江苏省与广东省的证据”,另一篇为汪德华等著的“政府规模、法治水平与服务业发展&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