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如君子,中国人自古爱竹
气态安闲,韵度翩翩,清风高洁——明代夏昶墨竹。明代的夏昶(1388—1470年),善画墨竹,以法度谨严的楷书笔意入画,气态安闲,韵度翩翩,别具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魅力。他的墨竹“时称天下第一”并传播海外,“绢素一出,能令朝鲜、日本、暹罗海外诸国悬金争购”,有“夏卿一个竹,西凉十锭金”之谣。又有俗谚云:“林良翎毛夏昶竹,岳正葡萄计礼菊。”他称自己的写竹是“游戏翰墨”,以锋画劲正的欧、虞笔意去写修竹的潇洒清润之趣,李东阳称赞他“太常作画如作书,银钩铁画变扶疏”。其画法讲究法度,结构严谨,起笔收笔均以楷法运之,既能笔墨厚重,又不乏潇洒清润之姿。他善于将墨竹置于自然环境中加以描述,在竹画中融入山水画的笔墨意境。夏昶他笔下的墨竹图,竹叶纷披,落墨即成,用笔劲利遒健,潇洒清润。片片竹叶于风中摇曳,各尽其态,风情万种,夏昶画竹,强调气韵生动,主张“一气呵成”,不见复笔,山石以斧劈皴法大笔侧锋挥扫而成,从首至尾,气脉通连飞动。夏昶《清风高节图轴》,图中墨竹因风飘举、摇曳多姿。近竹用浓墨以楷书笔法描绘出鲜活之态,远竹和竹竿用淡墨轻染,制造层次分明之感。山石以斧劈皴淡墨少勾,浓墨点苔。叶分向背,墨化五色,作者自题“清风高洁”。
画竹下笔劲利,潇洒不繁,山水亦出笔不凡——清代的墨竹名家诸昇。诸昇(1617-1691年后),字日如,号曦庵,仁和(今杭州)人。擅长兰花竹石,亦能山水。画竹下笔劲利,潇洒不繁;发竿劲挺秀拔,横斜曲直,不失法度;竹叶皆个分,疏密有致,所画雪竹尤佳。诸升写竹图,恪守古法。自然写生,笔据真实,师鲁得之,尤精雪竹,用笔劲利匀整,笔下的墨竹生态各异,诸昇墨竹的笔法和神韵,十分讲究用墨,充分利用墨色的浓淡干湿变化来营造画面的氛围和层次,使画面当中竹影婆娑、若隐若现与傲然挺立、了然于目形成虚实对比,塑造出了一定的空间感。每幅墨竹都配以八段诗歌作为题跋,诗画相映,仿佛置身于画中,竹声绕耳。成为清代的墨竹名家。山水亦出笔潇洒不凡。传世品有《雪竹图》、《竹石图》、《竹石》扇面等。
竹如君子,中国人自古爱竹,退而修齐治平、义利兼顾,进而天下为公、厚德载物。以竹比德君子,君子亦如竹。文人与竹相守相生,物我同一;退而修齐治平、义利兼顾,进而天下为公、厚德载物。竹的人文精神在中华文明历史的长河中薪火相传,宅让漂泊的心灵安定、专注、凝聚,指引中国人成为清正、宁静、明辨的人。明朝时期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李东阳《题竹》:秋雨烂百草,青青修竹林。解使秋声爽,还令秋色深。清代画家、文学家郑燮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取法于徐渭、石涛、八大山人,而自成家法,体貌疏朗,风格劲峭,主张继承传统十分学七要抛三,不泥古法,他通过观察和艺术创作的实践,提炼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理论,师承自然,又高于自然的境界。 重视艺术的独创性和风格的多样化,所谓未画之先,不立一格,既画之后,不留一格,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写竹子气节清高,不与百花争艳争香,也借喻作者自己洁身自好、超脱世俗的亲近自然的为人处世的方式。“心虚节直耐清寒,阅尽炎凉始觉难,唯有此君医得俗,不分贫富一般看。”“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诗人由自然界的风竹之声而想到了老百姓的疾苦,好像是饥寒交迫中挣扎的老百姓的呜咽之声,充分体现了作者身在官衙心系百姓的情怀。
天地得正气,四时无易心。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扇窗——竹。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带有精神性的物种。它包含了中国人独特的现实与心灵的周遭,孕蓄了一个民族疏影清魂的历史,持贞守节的品质。“猗猗修竹,不卉不蔓,非草非木。”文人将风雅、气节注入笔端,在墨画里续写着世事的沧桑,人生的幽微,道说的妙理,天然的枢机。墨竹抚育了人的心灵,彰显了人的人格品质,标志着人对幽深玄妙、未以言说之境的探索。竹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扇窗。它在诗里,在画里,在日常的生活里;它打通了现实与心灵、天与人的相对相隔的境况况,成为中国人共同体认、带有精神特质的心物。南朝梁诗人刘孝先)《咏竹》: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 无人赏高,,徒自抱贞心。 耻染湘妃泪,羞入上宫琴。 谁人制长笛,当为吐龙吟。北宋宰相、文学家王珪《竹》 诗云:天地得正气,四时无易心。 生来本孤节,高处独千寻。 月影龙蛇动,风枝箫籁吟。 如何枫与柳,亦拟傍清阴。
竹子,亭亭玉立,婆娑有致,不畏霜雪,天地得正气,四时无易心。竹子四季常青,且未出土时先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有君子之风。竹身形挺直,宁折不弯;是曰正直。竹虽有竹节,却不止步;是曰奋进。竹外直中空,襟怀若谷;是曰虚怀。竹有花不开,素面朝天;是曰质朴。竹超然独立,顶天立地;是曰卓尔。竹虽曰卓尔,却不似松;是曰善群。竹载文传世,任劳任怨;是曰担当。竹子空心代表虚怀若谷的品格;其枝弯而不折,是柔中有刚的做人原则;生而有节、竹节必露则是高风亮节的象征。竹的挺拔洒脱、正直清高、清秀俊逸也是中国文人的人格追求。北宋宰相、文学家王珪《竹》 诗:天地得正气,四时无易心。 生来本孤节,高处独千寻。 月影龙蛇动,风枝箫籁吟。 如何枫与柳,亦拟傍清阴。
蔡律 2023年9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