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常说:农村是游子心中的故乡,穷人眼里的荒凉,富人眼里的天堂,诗人笔下的远方。所以,农村并没有像城市那样的繁华,而这一切却都是那么的真实而骨感,足以使一个斯涵意志的人泯灭于大山幽谷之中。当然万事皆有可能,今天的乡村振兴正上演着一个又一个奇迹。
何为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因地制宜。同时,根据乡村的历史文化、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的分类有效推进。为了号召和激励人才回乡建设乡村,2023年7月,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我的家乡我建设”活动实施方案》。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年轻人不断流向城市,让乡村的发展失去活力,致使村委班子多为年龄大的村民。如果能够激励更多能人回到家乡参与建设,乡村振兴也会自然而然地落地生根。为倡导品行好、有能力、有影响、有声望、热衷家乡建设事业的专业人才、经济能手、文化名人、社会名流等能人回乡参与建设是方向。我们既要发挥返乡农民工见识广、视野宽、经验多的优势,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参与家乡建设;我们还要鼓励引导退休干部、退休教师、退休医生、退休技术人员、退役军人等回乡定居是基础;我们更要通过岗编适度分离等多种方式,鼓励城市在职科教文卫体等工作人员定期服务家乡。比如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毛致用在卸任后回到家乡湖南岳阳西冲村,第一年就帮村里申请了60多万的农业开发项目,改造了村里的沟渠灌溉系统,接着又帮助村里获得了一个300多万的国土整理项目。此外,同济大学设计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林家阳退休后,回到家乡温岭市石塘镇海利村,用毕生积蓄加上贷款共计1000余万元,打造大师奖博物馆,并为家乡培养设计师;中国人民银行哲里木盟分行监察室原主任格日乐退休后,回到故乡白音茫哈嘎查治沙造林20年。当然,也有一些地方不够重视退休人员,缺乏整体安排,影响参与。但摆在我们面前的是,2035年间,平均每年2000万人退休,他们这批受过高等教育、思想观念开放且收入高的人群,如果能有效参与乡村振兴,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为了留住人才,我们必须解决居住环境、改善生活条件等问题,即每个人都关心的落地配套方案,也就是确保他们住房和入乡随俗,以及当地政府如何配备资源对接的核心问题。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副院长兼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林辉煌说:“乡村振兴真正需要的是两类人,一是在地化、出不去的;二是对农业有感情和兴趣的,且愿意从城里回去的。”他解释道,前者由于家庭、自身健康等原因留在乡村,他们一般是对碎片土地进行整合进行适度规模生产经营的农户,因此为愿意种地的人提供空间和支持是一种更低成本的振兴策略,后者是一个思路,但需注重把基础建设和保障的短板补齐,如政府道路、医保衔接等,让他们回得去、留得住。当然,在提供他们有利生活条件的同时,应守着土地私有化这根红线。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点。
乡村的产业要紧紧围绕保留乡风乡韵乡愁这一原则,坚持一村一特色、百村百面貌的发展理念,着力打造若干示范标本,并通过改水、改厨、改厕、改房、绿化、美化、净化和文化建设,形成乡镇与村社相融合的示范体系,让人人都能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对此,我们在培训骨干的同时,还要发展村镇电商,采取传、帮、带的方式,让留守人员参与,帮助村民开发文创产品,销售竹笋、茶叶、土鸡蛋、橘子、白莲等农副产品,引导本地村民开设餐馆民宿,使产业发展彰显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当然,如果条件允许,技艺传承人的挖掘与培养也能形成品牌特色。
文创撬动是乡村振兴的底色。
乡愁作为人们对故土往事的一种怀念,涵盖了传承千百年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人文关怀等各种非金钱所能替代的文化遗产,而安居乐业、共创家园、共享幸福的愿景就是要深挖农耕文化。搞乡村振兴,不是说都大拆大建,而是要把这些别具风格的传统村落改造好,要实现生活设施便利化、现代化,能够洗上热水澡,村容村貌要整洁优美。
在现实生活中,老宅作为民众日常生产生活的场所,有些不在文化遗产名录中,我们不但不能去摧毁,而且要加大力度保护,同时要通过讲故事赋予它文化内涵,比如广东东莞南社古村的经验值得借鉴,他们跟文化学者李培军、李翠薇合作,深耕当地文化,先后推出了《南社印记》《南社印记·楹联》《南社印记·小楼深巷》《茶园泥公仔》等书籍,吸引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他们通过招、拍、挂的方式获得土地的使用权,在村里创建文创项目,有的租赁当地村民的闲置房屋,改造成文创工作室,吸引了一些有创造力、有情怀的艺术家、青年创客入驻村里,开设文创公司和投资民宿。当然,除南社古村外,还有很多类似的古村、古镇正在努力地深挖当地特色文化,比如江西南丰紫霄镇藕塘村,从族谱与整理老人口述历史入手,完善村志、保护古宅,传承文脉,紧紧围绕着明代唐贵妃文化(有一篇宣传古村文化的已收录《唐游记诗画中国》),讲好人物故事的同时,号召村民共建共享古村。
旅游合作是乡村振兴的源泉。
为了保证对本地资源的有效挖掘与保护利用,早期当地政府应进行交通、通信、用水、河道治理等硬件投入,待其初具规模且有了客源基础后,可由村集体、村民和政府按等比入股设立旅游专业合作社。旅游专业合作社要统筹村范围内的旅游项目建设、运营和乡村旅游发展,指导村民开设特色餐饮、精品民宿,参与乡村旅游项目。村民可以将房屋、土地、就业等方式加入,全村形成共创共享的良好发展态势,最终形成“政府搭台、文创撬动、产业支撑、旅游合作社联动”的发展机制。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壮大村集体经济和激发村民参与的热情,政府尽量不要参与后期分红。
成功案例分享助力乡村振兴。
地处赣东偏远山区的藕塘村,又称唐妃村,建村至今有600多年的历史,这里明清古建筑错落,小桥流水人家,红色、绿色、古色相依,风景独好。为落实“十四五”重点帮扶村项目,2021年7月,江西省网信办派魏建辉(队长)、陈武亭、孟珂举三位同志进驻藕塘。根据《南丰县重点帮扶村示范建设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工作队在“党员夜话”的闲聊中,“诊断”出了群众的“心头病”,将结合村里的实际情况,除做好传统村落申报和改造村民居住环境外,决定发展红虫生态养殖留住农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魏建辉积极主动引进客商,流转120亩荒地,通过“资金+土地入股”的方式发展红虫养殖,预计每年增加30余名村民就业。该项目落地不久,2023年3月,又引进了稻螺种养,让当地老百姓看到了希望。为此,工作队的同志在村民口中形成了良好的口碑,有村民把他们的姓名改成打油诗,其中队长魏建辉的评价是:魏魏群山,建功立业,辉煌腾达,幸福藕塘。队员陈武亭的评价是:陈生有为且武功了得,亭台楼阁而志在远方。是的,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工作队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经过深入细致地了解本地实情后,不断推陈出新,一步一个脚印、一桩桩落地的实事,从脏乱差的河岸到崛起的乡村绿道,从古村保护到入选中国传统村落,从党建云平台到乡村数据库,从引进项目到落地生根,从销售土特产到商标注册,似乎很难做到的事情一瞬间就变成了一个个故事浓郁的品牌,引领时尚。现在的藕塘,面貌已新,产业兴起,游人接踵而至。
藕塘之所以会有现在的成绩,固然离不开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持续不断的经费扶持密不可分,但是也不能忽略村民们的参与和支持,因为所有项目落实都会涉及土地问题,包括居住环境的改造等。从以下村民自治的行动可以看出:
2017年6月,村民捐款16678元,打通了村中内部道路;
2018年6月,村民捐款27686元,对宗祠、响祠进行抢修并填造广场;
2019年2月,村民征收池塘拓宽了马路,方便车辆出行;
2019年4月,在外创业人士募捐资金9600元,对唐妃江进行了拓宽和淤泥清理;
2020年7月,村民征地改造唐妃桥边广场;
2021年2月,八户农民自行征地并规划新农村;
2021年2月,设立维修基金,请人打扫公厕;
2021年11月,村民配合村委租用荒地120亩,确保红虫养殖项目落地;
2022年2月,村民捐款6万多元(不含捐地),配合政府共同打造一江两岸;
2023年2月,村民捐款7万多元,打造庙下生态停车场。
当然,村民自治的项目远不止这些,但足以看出他们建设美丽家乡的决心和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江西南丰县洽湾船型古镇,为了让古建筑焕发新的生命,拉动旅游经济,县委、县政府多方筹措资金,镇政府更是派出主要领导驻村实施创建,挖掘历史文化、赋予古村发展新动力。另外,白舍镇上甘古村,为传承古村文化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村民自发捐资修建文化牌坊和傩面具文化石等,开创了自力更生的先河。
综上所述,乡村的兴衰由外在宏观资源环境与内在发展潜力,以及致力于乡村建设的人来决定。在此背景下,我们应抓住政策所带来的红利,充分借助互联网的发展契机,拓宽上下游渠道、积极打造集体品牌,进一步提高本地村民与新村民的参与程度,比如紫霄镇藕塘村数字乡村云平台,赋能完善乡村数字化治理,助力农民致富。又如央视主持人撒贝宁带领的山水小分队进入市山镇包坊村,探寻一颗蜜橘《山水间的家》在央视一套播出,让人感受到自然人文和乡村之美的同时,有利于带动当地旅游和产业发展,从而实现了乡村社会的稳定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