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圭武观点103科研资源应尽可能向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倾斜
这多年,一些高校和科研院所,在课题资金分配、人才称号评选等方面,存在诸多领导处处优先问题。这种状况不仅严重制约了科学技术的健康发展,也产生了很不好的社会影响,危害极大。国家强大,科学技术是第一驱动力,科研人员是第一人才资源。如何让第一驱动提供最大动力,需要科研资源应尽可能向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倾斜,也就是说要把最好的武器装备配备给第一线直接战斗人员。
当然,科研资源向第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倾斜,这种办法也有弊端:主要是对一些既搞科研又搞行政的人员可能不公平,对这些人的科研激励不利,而且这部分人中有很大一部分人也确实是科研骨干。
但这种办法的好处巨大:一是可以激励更多人从事科研,同时,也让科研工作者有更多精力和时间专心搞科研,而不是无谓浪费很多宝贵时间。二是也是破解学术官本位的一种有效办法,可以促进科研行政管理更多向服务职能转变。三是也有利于提高科研质量。因为实际得利和挂名的,也是第一线实际干活的,权责对应,实际干活的自然有更多积极性确保质量,科研方面的假冒伪劣必然会大大减少。
总之,利弊综合分析:弊端应是短期和局部的,但好处是长期和全局的,而且越往后,好处越多越大。
具体科研资源如何向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倾斜:一是在课题资金分配方面,应尽可能向一线倾斜,不担任任何行政职务的一线科研人员应有优先主持课题权。二是在发表论文和出版著作资助方面,不担任任何行政职务的一线科研人员应有优先发表权和优先资助权。三是科研办公条件方面,不担任任何行政职务的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应有优先满足权,应尽可能配备最好的办公设备。四是在帮助解决就业方面,应优先考虑不担任任何行政职务的一线科研人员子女的就业问题。五是在人才称号评审方面,如优秀专家、领军人才等,不担任任何行政职务的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应成为优先考虑对象。
保障机制:如何确保科研资源应尽可能向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倾斜,不让其流于形式:第一,有关科研人才管理部门,包括涉及人才评定、课题评审等相关部门,都应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设计,并尽可能严密化,同时还要强力执行。第二,纪委监委要把该制度的执行列入巡视巡察范围,对明知故犯执行不好的,要严格追究相关负责人责任。若有必要,也可以考虑实行一票否决制。一票否决制虽然副作用很大,但面对关键问题,还是需要发挥好其严厉作用。这里我们要认识到,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制度,任何制度设计都存在利弊问题,其利弊并且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然后根据利弊大小进行取舍。这里我们是否选择一票否决制也是这样。好,谢谢,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