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证券化 (Asset-Backed Securities,ABS) 是一种以特定资产组合为基础,通过发行证券来融资的金融工具。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资产证券化被广泛应用于帮助财政稳定化和银行系统改革。本文将分析资产证券化如何成为财政紧张局势下的破局之策,并探讨其逻辑。
一、资产证券化的背景
在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全球经济陷入了严重的衰退。其中,美国和欧洲国家的财政状况急剧恶化,许多国家的公共支出和私人部门投资都陷入了停滞。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不得不采取紧急措施来挽救金融市场和保护经济。
二、资产证券化成为财政宽松的破局之策
1.资产证券化可以提供财政资金
危机期间,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挽救金融市场和保护经济。其中包括,实施《美国经济刺激计划》(American Economic Stimulus Package,AESP) 和《美国复苏与 Reinvestment Act》(American Recovery and Reinvestment Act,ARRA)。这些法案提供了数百亿美元用于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就业率和稳定金融
2.资产证券化可以利用现有的资产来融资
在危机期间,许多金融机构的资产价值急剧下降。这些金融机构的资产是高度杠杆化的,这意味着它们借款的规模远远超过它们拥有的资产价值。在这种情况下,金融机构需要额外的资金来弥补资产价值的下降。
3.资产证券化可以提供更加灵活的融资方式
传统融资方式需要借款人提供抵押品。这些抵押品通常是房地产、车辆或其他资产。然而,在危机期间,这些资产的价值可能下降,甚至为负值。
资产证券化则可以利用现有的资产来融资,不必提供抵押品。这意味着金融机构可以利用它们现有的资产来获得资金,这些资产可以是房屋贷款、商业贷款、信用卡债务等。这为金融机构提供了更加灵活的融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