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庄子》78:《杂篇》选释之6
“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的意涵是:知足的人不因利禄而牵累身心,怡然自得的人即使利益受损也不会不安心,修养内心的人即使没有名位也不感到有何羞惭。
“ 圣人以必不必,故无兵;众人以不必必之,故多兵。顺于兵,故行有求。兵,恃之则亡”的意涵是:圣人不把合情合理的事物当作理所当然的拥有物去占有,所以没有纷争;一般人把并非合情合理的事物当作理所应当的拥有物而势必得而拥有,所以纷争涌起。纷争的目的,就是贪求利益。依恃挑起纷争谋利,必然导致得不偿失的结果。
《道德经》第三十一章有“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之句,其意涵是:战争之类的强力手段用于解决问题,其预期后果是不确定的、高风险的,综合考虑可能的关联影响、长远影响、反馈影响,其预期风险损失大于风险收益,所以,理性的行为者通常不会选择这一手段。《列御寇篇》此段文字,与之有相近的意涵。
转摘自钟茂初:《<庄子>新识及其生态文明启示》,光明日报出版社202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