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期风云录之一


        东汉桓帝在德阳前殿去世。东汉中央政府尊皇后窦妙为皇太后。因为还没确定皇位继承人,因此由窦太后暂时主持朝政。窦妙贵为皇后,却不是汉桓帝所喜爱的妻子。汉桓帝最爱的女人是田圣。田圣本是一采女,因长得美艳,被汉桓帝看中,把她提拔为嫔妃中的贵人。东汉皇帝后宫妻妾分为四等,分别是贵人、美人、宫人、采女。田圣是地位仅次于皇后的妾。窦太后掌权第一件事就是杀死贵人田圣,以泄心头妒恨。汉桓帝心目中没有她皇后窦妙,只有田圣等美女,能不让她又妒忌又痛恨吗?窦太后的父亲城门校尉窦武召集侍御史河间人刘鲦商议皇帝的人选。刘鲦推崇解渎亭侯刘宏。刘宏是河间孝王刘开的曾孙。刘宏的爷爷是刘淑,父亲是刘苌。刘淑与刘苌的爵位是解渎亭侯。刘苌去世后,他的儿子刘宏继承解渎亭侯爵位。城门校尉窦武把这个皇帝人选向女儿窦太后汇报。窦太后当然尊重父亲的意见,于是皇帝的位子幸运地落在了12岁的刘宏身上。窦太后提拔刘鲦为光禄大夫,与中常侍曹节一起持节率领中黄门、虎贲、羽林等侍卫随从千多人,迎接刘宏进京当皇帝。

 

窦武是父凭女贵,由于女儿掌控了东汉政权,窦武从城门校尉的中级官员进阶为大将军。大将军是当时最高军事统帅,相当于现在的军事委员会主席。窦武的政治盟友前太尉陈蕃官职也得到升迁,任太傅官职。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司徒胡广这三人统领尚书台事宜,也就是这三人将是国家大政方针的谋划者与决策者。由于汉桓帝去世得突然,又没有立即拥立新的皇帝,那些尚书们都担忧自己的身家性命,装病不肯上朝办公。太傅陈蕃用书面文字狠狠地批评了这些装病的尚书们,这些尚书们没有办法,只好带着忧虑的心情,去中央政府办公。

 

解渎亭侯刘宏与光禄大夫刘鲦、中常侍曹节一行人来到夏门亭,大将军窦武持节到夏门亭去迎接这个新皇帝,然后让刘宏乘坐诸侯王规格的青盖车到德阳殿。再然后,刘宏即皇帝位,为汉灵帝。葬汉桓帝在宣陵,祭庙称为威宗。大赦天下。

 

先前,护羌校尉段颎平定西羌。西边的少数民族羌族臣服东汉朝,而东边的羌族先零等部落却未臣服。度辽将军皇甫规、中郎将张奂,多年来向这些羌族部落招安,有些羌族人归顺了东汉朝政府。但归降后又反叛。汉桓帝还在世时,下诏书问护羌校尉段颎说:“羌族先零等部落不断地反复背叛我朝,而度辽将军皇甫规、中郎将张奂各拥强兵,却不能平定东羌族。我想命令你率大军去讨伐他们,不知你有什么好的战略?”护羌校尉段颎上书回答说:“东羌部落数次背叛,但是现在已向皇甫规投降的有二到三万帐落。所以,残余不臣服的东羌部落所剩也没有多少。张奂率大军迟迟没有进攻,是担忧已投降的羌人,跟反叛的羌人暗中勾连。叛乱的羌人还集结在一起,他们的士兵与马匹都很疲惫。我认为,这些东羌人狼子野心,很难让他们顺服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军事打击他们。东羌部落只剩下三万多个帐落,居住在边塞之内。地形不复杂。他们有很大的危害性,经常扰乱并州、凉州两地,侵犯三辅地区。逼得西河郡与上郡的郡政府只好搬迁到内地。安定郡与北地郡都陷入危险之中。云中郡、五原郡、汉阳郡,将近二千余里的领土被匈奴人、羌人占据。对待这些暗疮毒瘤,如果不消灭他们,他们就会发展壮大。倘若用骑兵5000人、步兵10000人、战车3000辆,军事预算54亿钱,时间三到四年,就可以真正平定东羌部落,使匈奴永远归服。据我估计,在汉安帝时期,羌族人反叛,用了14年时间才平定叛乱,花费军费240亿钱。在汉顺帝时期,羌族人再次反叛,用了7年时间才平定叛乱,花费军费80亿钱。用了庞大的军费开支,都不能把羌族人诛杀殆尽,以至于他们的残余势力重新反叛,遗害无穷。我愿意用我低劣的才能来平定这些羌人叛乱。”汉桓帝批准了护羌校尉段颎的军事计划。于是,段颎率一万士兵,每人携带15日的口粮,从彭阳县直插到高平县。在逢义山跟东羌先零等部落决战。由于羌人军队人多,段颎所率士兵很害怕。段颎命令大刀兵种与长矛兵种在前面,夹杂弓箭兵种与强弩兵种。两边是骑兵,守护着步兵的两侧。他知道战争中士兵士气的重要性,他在战场前线激励士兵们说:“我们远离家人几千里,到这里战斗。我们向前就能打败敌人,逃走就会大家全死在这里,大家共同努力,奋勇杀敌立军功。”说完就大声喊叫起来,全军都跟着喊叫起来,步军与骑军一齐冲向敌人,大败叛羌。这次决战杀了叛羌8000多人。窦太后下诏书褒奖段颎:“等到东羌全部平定,再合并论功行赏。现在,暂时赏赐段颎20万钱,在段颎儿子中,任命其中一人为郎官。”并且,窦太后命令财政部与国库调拔钱帛财物,作为段颎军队后续军事行动的后勤保障与军费。提拔护羌校尉段颎为破羌将军。

 

因刘宏当皇帝的关系,追尊汉灵帝刘宏的爷爷刘淑孝元皇帝,奶奶夏氏为孝元皇后;刘宏的父亲为刘苌为孝仁皇帝,母亲为董氏为慎园贵人。4月,太尉周景去世。司空宣酆被免职,东汉中央政府任命长乐卫尉王畅为司空,任命太中大夫刘矩为太尉。

 

东汉中央政府根据拥立刘宏为皇帝的功劳大小,依次封赏。封窦武的爵位为闻喜侯;封窦武的儿子窦机为渭阳侯;封窦武兄长的儿子窦绍为鄠侯,迁官步兵校尉;窦绍的弟弟窦靖为西乡侯,任职侍中官,监羽林左骑。中常侍曹节为长安乡侯。这次封侯爵11人。涿郡人卢植写信给大将军窦武说:“你在汉朝的地位,如同周公姬旦、周召公姬奭在周王朝一样。拥戴圣明的皇帝,关系到全国人民,很多人议论说,你的功劳最大。你不过就是在皇家宗室子弟选了一个做皇帝,这算什么功劳?我劝你,不如辞去闻喜侯的爵位与其它赏赐,保全你的身份与名誉。”大将军窦武才不会听卢植这书呆子的话,放着好好的大将军不做,放着好好地闻喜侯爵不要,这人活在世上还有什么意义?人这一世本来就是为了名利两字而生存的,没有名利,也就没有动力。不过,窦武没有怪罪卢植,对卢植其它的合理化建议也没有采用。

 

卢植,字子干。他身高82寸,声音洪亮,个性刚毅有大节,志向远大。年少时与同学郑玄一同拜马融为老师。马融是外戚权贵,经常让歌女在众人面前唱歌跳舞,而做为学生的卢植从来都不正眼看一下,这种做法让马融很敬佩。卢植学有所成后,是博古通今,为当世儒家大学问家。蜀汉开国皇帝刘备与军阀公孙瓒曾经是卢植的学生。窦太后因陈蕃曾经为她说过话,帮过她,让她成为了皇后,没有陈蕃也就没有她窦太后的今天。所以,为了感谢陈蕃的恩德,特意封陈蕃为高阳乡侯。陈蕃觉得这样的奖赏太大了,于是说了一番拒绝的话:“我听说分割国家的土地,作为封爵食邑,应该是以有大功劳与恩德为标准的。虽说我没有什么高尚的道德与廉洁的品行,但是我知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道理,所以,我不能接受这个高阳乡侯的爵位。如果我厚着脸皮,接受了爵位,上天会降罪于我的,也会降罪给老百姓。”陈蕃多次上书辞让。但窦太后觉得欠了陈蕃的人情,这个人情不还的话,心里不舒服,所以不同意。陈蕃比窦太后还固执,硬是不肯要这爵位,而且还上书10多次,来辞让这个侯爵位。

 

作者简介:李文武,著名管理学家。《博锐管理在线》《中华品牌管理网》《中国管理传播网》等知名管理网站专栏作家。又是多家媒体与网络作家。研究:历史、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