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少中高端实用型人才流失海外和民间?


  作者:欧廷君

据今年2月20日《日本经济新闻》一文报道(1),在日“高端外国人才”有66%来自中国,远远领先于第二名印度和第三名韩国。截至2022年6月底,获得日本居留资格的高端外国人才数量有17199人,按照66%的比例来算,也就是说约有11351人来自中国。

  这个数据表明,我国中高端人才流失确实不是小数。拿2018-2019年留美人数为例,留美人数高达到369548名,占美国留学生总数的33.7%。尤其在2019年,留美人数达历年最高,虽受疫情影响,留美趋势有所下降,但截止2022年,中国在美留学生依旧高达到34.89万人左右。同时,还有国内因多种因素造成,我国现有不少真才实学的中高端人才流落民间,正如曾在基层工作多年的国务院总理李强在近期答中外记者问时一针见血地指出(2):“我长期在地方工作,有一个很深的感受: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高手在民间。”

  大家不禁要问,我国真才实学的中高端人才(特别是社会科学方面)为何流失海外和民间?发达地区及西方国家为何能够吸引这么多中国中高端人才?仅仅是待遇吗?我看非也,因为绝大多数中国公民均受过传统文化的熏陶,除极小数个别例外,没有谁愿意离井背乡远离祖国,谁不愿意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究其根源,可能是我国各城乡区域、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对中高端人才在事业舞台上受到限制和体制内惯用的高学历、高职称等血统论、关系论有一定关联,而造成这些真才实学的中高端人才远走他乡或流落民间。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竞争环境,我们要不断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赢得更多国际话语权。其拥有真才实学的各类中高端人才至关重要。可以说,如果各城乡区域公共管理、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3)“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这样,就能真正拥有和利用一大批真才实学的人才,我们的改革成本将会极大降低,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必能在波涛汹涌的国际竞争浪潮中行稳致远。

  因为人才是社会与单位繁荣富强的基石,特别是真才实学的人才,他(她)们是推动社会生产力、改善生产关系的第一动力。只要拥有和充分利用真才实学的人才,就必能有力促进各区域、各单位、各企业持续永恒发展。

  古往今来,汉高祖刘邦为什么从一个小亭长成为大汉王朝的缔造者,其关键就是他善于重视和重用人才,明朝开国帝王朱元漳也是如此,文,善于诚请宋濂、刘伯温、李善长,武,善用徐达等将士,以弱胜强地打败各路诸侯和推翻元朝统治。我国近代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在周总理亲自关怀下,不畏美国政客的阻拦,历尽艰辛,想尽办法回到祖国,为我国开创“两弹一星”而惊耀世界。水稻杂交之父袁隆平,在当时湖南省委和中央的关怀下,通过多年的潜心研究,成功开发了一、二、三代杂交水稻,解决了人类社会吃饭难的问题。

  在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史上,如何发现人才、引进人才、利用人才、培养人才的例子枚不胜举。不管是古远史记,还是当今与未来的发展,时势造就人才,人才推动发展,良好的环境是吸引人才的关键。唯有不拘一格地发现、引进、利用和培养人才,为我国各城乡区域、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注入强劲的发展动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定能如期实现!(作者系全球品牌、创新、人才、企业家概念科学阐述第一人。亚洲经营智库首席研究员、企业经营战略顾问、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经网.中经在线专家智库特约专家、首席研究员。国内财经、品牌、管理实战知名专家、多家权威媒体财经、品牌、管理、文学栏目专栏作家、诗人)

  参考资料:

1、中国经济网:《日媒:日本高端外国人才66%来自中国,远远领先于印度韩国》地址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8396074907958197&wfr=spider&for=pc

2、新华社:《李强总理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地址链接: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0266563370180581&wfr=spider&for=pc

3、党建网:《善于用才方为爱才之道》地址链接: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7711849868427476&wfr=spider&for=pc